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碧元 《老年人》2013,(6):50-51
近日,我有幸拜读了何先绪老的《鳞爪集》,通过读这本书,了解了他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何老年轻时曾为政一方,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过放,教过书,直至1979年才被改正"右派"并调入当时的郴州地区检察分院工作。他从检14载,曾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为检察事业做出了贡献的老检察"荣誉称号,退休后又执业律师10年。何老勤于笔耕,创作颇丰,这本《鳞爪集》汇集了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5月,张涵予主演的影片《抢红》在全国公映,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婚姻,张涵予坦诚地说:"是妻子成就了我,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天大地大老婆最大,我心甘情愿做‘妻管严’!"张涵予是当红影星,主演了《集结号》、《智取威虎山》、《老炮儿》、《湄公河行动》等数十部经典影片,20多次荣膺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最佳男主角奖等殊荣。妻子羊梅子也曾是演员,丈夫大红大紫后,外界的巨大压力让羊梅子心  相似文献   

3.
李舒 《中外书摘》2006,(7):14-15
认真 有一次老巴金坐在走廊休息,端端过来,想和外公合影。两个人坐好后,我说这样呆坐着不好,找个东西来看吧。端端就随手抓了一张纸头,我揿下了快门。我说:“好了”,端端就起身离去,纸头也顺便带走了。老巴金却坐在那儿发愣,他还想着那张纸上的什么事,根本忘了那只是一个道具。真是一个认真的老人。  相似文献   

4.
为政在清廉     
晶星点评胡耀邦同志这首诗先在《杂文月刊》上发表,接着《作家文摘》转载,读了后,我拿着唸给几个朋友听,大家都非常喜欢,就将它刊发在我们《爱》刊的"人生扉页"上了。曹操在《短歌行》中不是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的,人生苦短,何  相似文献   

5.
读南宋词集 大学三年级(1963年)时,读毛晋《宋六十名家词》,觉得婉约词中,名篇佳句也小少,而当时的宋词选本却很少涉及,颇感不公。我认为南宋婉约派词人在谋篇造句、铺叙勾勒上具有独特的成就,可惜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不为喜欢宋词的青年读者所知了。我有意搞一部以选婉约词人为主的南宋词选本,弄了几个月,环境发生变化,没有搞成。但在读南宋词的过程中,有所感触,便记之以诗,得若干首,录之如下。  相似文献   

6.
巴金DE爱     
巴金DE爱文季一德我不愿意看见孩子的小眼清里有一滴泪水,我不愿意让谁伤害一根年轻的头发巴金喜欢下棋。在《巴金对你说》这本画册里,记录了他与肖珊和两个孩子下棋的镜头。巴金穿着白衬衣,坐在沙发里,与儿子小棠棋枰对坐,从容谈兵。肖珊在他身旁观战,女儿小林在...  相似文献   

7.
吴越     
在结束的第八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青年演员吴越被评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下得台来,有记者问吴越有什么感想,她说,我和那些大学生一样,都很喜欢我演的角色。 从拍摄电视连续剧《北京深秋的故事》开始,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吴越便演绎出《浮生》中的都市女孩罗虹、《情感签征》中科学家的女助手林兰和《今生有约》中的女画家王小云等等。仅去年一年,她拍的电视剧就多达80多集。她感慨地说:“我疲于奔命,一直在扮演那种文静的角色,强烈地想改变形象。比如《口红》,那部戏演得我很累,一点一滴老在那儿闷着,全是靠表情和眼神去演戏。随后,又拍了两部影视剧,也全是很阴郁的那种。我前一段推了很多柔情戏,一看剧本的架子就不想演了,人家制片对我说:  相似文献   

8.
唐义 《老年世界》2010,(7):27-27
不知不觉快到了“奔六”的年龄了,咋这么快呢?想想真的不愿意老。 每个人都想长寿,每个人都不愿意老,想起自己的孩提时光、少年岁月、青春年华,仿佛就在昨天。这时候,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想起十七八岁插队下乡的岁月,有苦有甜,苦的是难以承受的体力劳动,甜的是我正青春充满了憧憬和活力。收工回来或者阴雨天我可以读《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等等,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在煤油灯下几个晚上就读完。那是怎样一种活力呀。  相似文献   

9.
父亲如梅     
刘柱石 《老年人》2014,(5):26-26
正如果说,"一岁年龄一岁心",期颐之年的父亲,早该老态龙钟了,可人称"素老"(父亲叫刘麟素)的父亲,却依然"素心"不老,志向不老。我敬重父亲的人品和才华,他让我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父亲曾于1996年(时年74岁)在宁乡县文化馆举办过一次个人书画作品展。当时我因出差在外,未能到场一睹盛况,只是后来读了美术评论家周易先生的赏析文章《人淡似菊,品逸如梅》之后,才对当时的情况略知  相似文献   

10.
李晓 《老年人》2013,(10):27-27
某天,当我们突然怀念图书馆里沙沙的翻书声,就像怀念乡下那些正在簸箕里吃桑叶的蚕——一定是乡愁来了。怀有这种乡愁的人,就像我这样,喜欢在青灯黄卷里倾听夜风掀开书页的声音。前不久的一天,我所在城市的一位老作家吴老邀我一起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听后我哑然失笑,亲爱的吴老,你就不会用搜索引擎么,把关键字百度一下,互联网的大海里,所有的鱼虾海藻尽在网中了。年近八旬的吴老,早年毕业于北方一所著名大学,身世坎坷,那些年在"牛棚"里他坚持读完了《史记》、《论语》甚至《本草纲目》。吴老可谓学富五车,每当他引经据典跟我们讨论什么的时候,我们这些后辈只有洗耳恭听的分儿。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可敬的吴老成  相似文献   

11.
我退休后才回到长沙,偶然读到《老年人》杂志,不想一见钟情。它雅俗共赏,很符合我的阅读口味,因此,在生活中偶有所感,我便会写下来给《老年人》编辑部送去,慢慢地便与《老年人》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去送稿,我不仅受到编辑们的热情接待,而且常常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受到启发。有一次,我和刘伟辉编辑谈论自己近年来读书的三大收获:一是读《实践论》,培养了我的务实精神;二是读《孟子》,心里有了个"天下";三是读《论语》,发现"仁"是源于  相似文献   

12.
莽原 《老人天地》2008,(3):10-11
美丽的长沙岳麓山下,湖南师范大学一幢普通的教工宿舍里,住着一位年过八旬、有着传奇人生的离休老教授,他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弟子伍大希。两个"最后一次讲演"1944年初,湖南新化22岁的青年伍大希,满怀救国救民的一腔热血,来到闻一多先生任教的  相似文献   

13.
彭国梁 《老年人》2009,(10):34-35
认识范良君先生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他和《新创作》杂志的老社长杨里昂老师是很好的朋友,而我也曾经在该杂志供职。我记得有一次他出了本《心系药业》的书,到杂志社来送书给杨老师,恰好我也在。杨老师就跟我介绍,说范先生是省医药公司的老总,喜欢文学。范先生身材魁梧,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深刻。我当时就把那本书翻了开来,全是与药业相关的人和事,于是,我便看其《后记》。《后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如果不是中途辍学,我也是一名老三届,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位俄罗斯朋友瓦洛佳,春节期间他来我家作客。由于精通汉语,瓦洛佳看到我书桌上的《当代老年》就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完后,还跟我探讨里面的内容,我们俩都觉得这本杂志格调高雅,文风朴实,编排精美,图文并茂。并且杂志内容充满爱心,就像巴金老先生曾经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当代老年》的编辑真正把心交给了读者,为读者提供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介绍了不少保健养生知识,这对提高我们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特别信箱     
汪老师您好: 我是河北泊头一名农村青年,今年19岁,却是《公关世界》的老读者了。93年我高中毕业待业在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它,一读便爱不释手。它使我懂得了CI战略,懂得了公关的意义和作用,使本来就性格外向的我坚定了自修公关的决心。94年我报考了吉林演讲交际培训学院交际公关专业,结业后我的求职虽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总计20次的失败,并没有使我失去信心,因为我有一位良师  相似文献   

16.
女子书架     
□读不尽的杜拉斯“一个爱情故事远比上床45次重要……”讲这话的人叫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位在两次婚姻之外屡爱屡败,又在66岁时爱上比自己小40多岁的大学男生扬·安德烈亚,并与之恩怨纠葛16载,直至还差一个月就年满84岁时死于酒精中毒的法国女作家。年少时光,我第一次接触杜拉斯的作品,便是读她的小说《情人》。后来她这本薄薄的小书仅在我国大陆就陆续出版了十数个译本,我也就只好随之一路“情人”下去。尽管后来我也看她的其他作品,但最终记住的却仍是《情人》的开篇之句:“我已经老了,一天……”而早在另一个一天,…  相似文献   

17.
无厘头之死     
出于对《大话西游》的尊重,在众多的贺岁电影中,我选择去电影院观看的只有《情癫大圣》这一部。黑暗的影院中观众的笑声此起彼伏,我的心却在慢慢变凉。没想到就是这样一部超级烂片,一周票房居然还超过了2000万。我想那些和我一样喜欢周星驰、喜欢电影《大话西游》的朋友,在走出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0月13日夜,我第一次作为济南人民广播电台的特邀主持人,坐在每晚10点开播的夜间热线《金山夜话》的直播节目间里。阿罗就是这一天把电话打进直播间的。他吞吞吐吐地问:你是晏如老师吗?我经常读到你的文章,一直很想与你聊聊。我感觉到他的声音有些紧张而慌乱,便平和地引导他说出心中想说的话。他告诉我,他叫阿罗,现在济南一所名牌大学里读研究生。他的老家在偏远的山区,他历经艰辛才奋斗到今天这地步。"明年我就要毕业了,父母亲友还盼我带上硕士的帽子回家省亲呢。可我却不能了!我是那样地喜欢济南,喜欢学校,喜欢自己所…  相似文献   

19.
姜炳炎 《老年世界》2013,(15):34-34
退休以后,疾病缠身,生活上的麻烦不断,精神上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每天我情绪低落、心情郁闷,与老伴儿、孩子们总是吵架。有一次去朋友家,我发现她家订阅了《老年世界》,我随手翻看起来,这一看,彻底改变了我。《未晚余谈》栏目中《美丽女人书中来》(2013年6期)文章启发了我,让我有了去读书的想法,我原本就是单位工会的通讯员,喜欢文学,上班的时候想读很多书却苦于没有时间,现在退休了,时间一大把,也正好圆了读书梦。先是和邻居、朋友们借着看,后来就去书店淘,再后来我还学会了在网络上购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女》英文月刊报道的话题总是让我感到惊奇。事实上,在刚到中国时,我就被如此解放、坚强的中国妇女的风貌所感动。你们的杂志告诉了我许多了不起的女性的故事。我也喜欢读那些和我一样把中国当成家的外国女性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