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认知角度出发,分析交际双方是如何在话语和语境间找到最佳关联,并通过明示--推理模式来推断出语境暗含,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话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隐喻的语用和认知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会话含意理论对隐喻语用分析的局限入手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的解读进行探讨 ,可以发现隐喻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以共有认知心理为前提的明示 -推理过程 ,听话人通过寻找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获取语境效果来对隐喻作出合理解读  相似文献   

4.
根据关联理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任何话语都是具有关联性的。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理论,关联理论强调了语境效果及推理模式。翻译是一种涉及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推理活动。因此,译者诠释原文的时候必须在分析选择语境翻译的过程中调整翻译策略,寻求原文与译文语篇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视角阐释了交际的实质,认为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一种“明示推理行为”。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说话人将要强调的信息通过某种手段把信息意图明白无误地展现出来;对听话人而言,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认知语境进行推理,获知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文章以关联理论的明示一推理为理论框架,解读了交际中的认知语用推理的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认为,广告活动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活动。广告信息理解过程的实也就是受众通过语境要素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对广告中双关语的解释一般有两种,分别依赖于两种不同的认知语境,即受众的先前(现有)认知语境和将广告主考虑在内的共同认知语境。寻求最佳关联是受众进行语境选择和决定某种解释并排除其他解释的关键。为此,受众须遵循关联原则并结合自身的认知语境,从语音、句法、语义及语用等层面寻找广告双关语的明示交际线索从而领会广告主的真实意图。广告双关语在广告交际活动中既能受众的注意力,又能将受众导向最佳关联,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这就是关联视角下广告双关语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分析话语,其主要交际模式是明示推理交际。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即说话人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明示刺激行为把自己的信息意图明白无误的传达给听话人;对听话人而言,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认知语境及关联信息进行推理,获得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目的。文章以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理论为框架,解读了明示——推理机制在交际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探求关联-顺应理论指导下的模糊语言的翻译应是一个以关联和顺应为手段,以最佳语境效果为目的,在明示推理中寻找最佳关联和在语境顺应中寻找最佳译文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关联理论中从认知语境相吻合的角度看言语交际的成功;基于明示推理模式,分析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论证了力求在推理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度,进而不断推测、验证使发话者对对方认知语境的假设与理解的期待与听话者真实的认知语境相吻合来达到言语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科技翻译是明示-推理交际行为,其本质是推理.认知语境影响科技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译者运用关联原则结合源语作者的认知语境仔细推理原文,力求使译文概念准确,判断恰当,推理正确.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科技翻译的逻辑思维链就不会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