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地农民利益的损失不仅是巨大的,也是综合的、全方位的,本文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体现,剖析了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分析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重要意义,并从完善土地征地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机制、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失地农民的规模以及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和市民化问题,并从社会保障制度、征地制度和就业促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往往以公共利益为由征收农民土地,拓展城市范围.但由于目前的征地补偿机制不完善,各方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引发了农民时征地的普遍不满.土地征收补偿事关失地农民生存权,只有从农民权益保障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构建我国土地征补偿制度,才能最终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高娟 《管理科学文摘》2011,(30):122-124
在既有征地制度下,失地农民往往无法得到合理补偿,很容易引起失业和社会不稳定现象。这就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在土地增值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出现了很多与征地有关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现象,严重地威胁了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尽力维护我国农民的权益,对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局限性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土地征收公平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顺喜 《领导科学》2006,(19):50-51
失地农民的“土地换保障”养老安置是否能落到实处、起到实效,关键是要一手抓“土地”,一手抓“保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征地补偿环节和纳入养老保障环节齐抓严管,双管齐下,形成规范征地制度和加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良性循环。一、因地制宜进行征地制度改革1.以人为本,依法治农,是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根本出发点。政府不应是市场利益的争夺者,而应是市场经济规则中公正的维护者,要从根本上理清农村土地问题上的社会公正与效率、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格局规划与权利义务配置等问题,并将之贯穿于相应的立法中,制定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征地拆迁的规模和力度,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失去土地和房屋,成为被城市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虽然国家在逐步的重视失地农民的生计,但是失地农民的合法权利仍然很难得到保障。探讨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安排的有效方式、政策制定和有效实施路径,对于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都具有重要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指出影响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三方面原因,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四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苏盈 《管理科学文摘》2012,(11):127-128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本文分析了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监督缺失、对失地农民补偿标准过低、安置方法单一等问题。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从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公平高效的征地程序、完善法律体系、尝试多种安置途径等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全部或部分土地。近年来,绵阳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各种问题和矛盾日趋激烈,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以绵阳市失地农民经济生活状况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形式对274户失地农民家庭进行了统计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大征地补偿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强村转社区软硬件建设以及为失地农民提供全方位心理辅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改革征地制度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要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要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征地后农民长远的生活出路问题,为失地农民建立一个可持续生活的保障。从重要性,社会经济影响以及财务支出来看,现阶段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内容主要应该从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着手。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俊 《科学咨询》2005,(13):28-31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改革征地制度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要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要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征用土地现象日益增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凸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些人群的利益。本文将先介绍目前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试图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72,自引:1,他引:172  
在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 ,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现行的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方式单一 ,导致大量失地农民转化为城市贫民 ,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为主要资金来源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一、引言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或社区为改善和提高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及其措施 ①,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高就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土地正在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也在急速增加,并对社会稳定与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农地在非农化过程中形成了巨额地租。如何根据稳定与发展的需要构建协调各级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要协调好相关主体的利益,应当遵循社会稳定标准和社会公正标准。然后,通过对国家征地模式、集体土地直接非农化模式和国家征地并部分返还的模式进行比较,探讨了其利益分配特征及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15.
对上海7村2281户农民的调查显示,征地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大部分被征地农户收入不降反升。研究发现,失地农民收入的上升源于三方面因素:多元的就业途径避免了失地失业现象,多源的财产收入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多重的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征地并不一定降低农民收入这一现象说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另有根源。分析表明,在现行征地程序安排下,农民不能完全参与征地利益分配过程,充分表达意见,获取土地所有权人应有回报,才是引发失地农民问题的深层根源。因此,未来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赋予农民完全的征地谈判权,实现程序公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商业性征地中的政府行为成本与失地农民对政府行为态度之间的博弈,探究商业性征地中的政府行为成本支出与失地农民权益维护关系,从中得出政府逆向行为成本与失地农民权益关系成负相关,即降低政府逆向行为成本能有效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因此,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要降低政府逆向行为成本,尊重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合理需求,妥善处理政府与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进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业人口一夜之间由"农民"变成"居民"。当前,对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地制度、征地制度、补偿金额等方面,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问题。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和工作以来的亲身经历,从心理行为特征分析的视角,归纳出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五个问题,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安置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管理混乱,地方政府地随意等问题。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的相关法律,平等保护每个公民的私权利,建立失地农民户籍、住房、保险和教育培训保障制度,建立征地监督罚处管理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安置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失地农民大量出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失地农民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现状,对如何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更好更快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究其原因在于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因素。本文从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机制等方面就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