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李金风 《职业》2013,(6):128-128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取向正在各个学校扎实推进,其改革方法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六个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为目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
刘小云 《职业》2013,(5):49-50
技校学生的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却很低,究其原因是技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低。班主任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角色地位,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4.
林勤 《职业》2010,(18)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加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一指示精神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核心就是落实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鉴于此,技校语文课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面向技工教育的职业素质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企业需求,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彰显职业特色、强化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技校语文新型职业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姚世红 《职业时空》2008,4(10):152-152
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差别,就是培养目标不同。目前,各类高职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经逐步形成特色,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逐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为高职学生的未来就业与成长提供了保障。但高职学院的英语课程在高职教育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对学生的成长与未来生活有什么用处,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部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学时不断减少,认为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学不会,即使学的不错也无用武之地,在课程安排上不断剥蚀英语的课时,让位于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是以就业创业为导向,职业类学生社团是以服务学生就业创业为宗旨,二者具有相同的目的性。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职业类学生社团的必要性;同时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职业类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武曙光 《职业》2011,(32):136-136
世界著名职教专家福斯特曾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以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出发点,即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整合的状态。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考成绩相对较差,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些学生擅长形象思维和过程性知识的学习。现有的以学科体系设置的电工课程,不利于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电工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使课程设置更加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8.
王瑞贤 《职业》2016,(9):139-140
“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从目前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如何将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双重培养目标上,是当前职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职业院校食品相关专业教学为例,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探索就业导向的实践实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职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的意义所在,并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现代“职业人”,深入工学结合、践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三个方面提出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的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技术员类系列中的高层次人才. "高技能"要求教师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确保学生就业时具备所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应用型"要求教师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设置课程,强化学生"入学即入职"的思想.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原则,遵循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规律,强化内涵建设,围绕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1.
袁素琴 《职业》2013,(27):149-149
岗位教学是教师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结合学生的专业课程,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为根据进行的教学。其内容是:呈现或再现通过创造实际工作岗位的情景,在亲历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和构建知识、拓展能力、产生情感,形成意义上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科学地设置岗位所需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中,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证明,岗位教学能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面临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英语教师缺少学前专业背景、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以西安某民办高校为例,通过分析现状问题及成因,提出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培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改善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向社会输送优质幼儿英语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13.
田雷 《职业》2011,(20):142-143
当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德育必修课程,其作用和意义不言而喻。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该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的功能定位没有确定在职业素养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训练上,而仅是一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课程;第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发展起来,职业教学的特点就是直接面向岗位需求来培养人才,为了有效地达到这一目标,以岗位导向为基础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修科目,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需要一定的改革与创新,在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出现,在新的形势下,为了充分发挥英语科目学习的作用,就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展开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英语科目设置的意义,本文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如何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展开高职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必须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点,必须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直至教学评价,凸显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方春芳 《职业》2017,(10):115-116
技校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为教学目的.但是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存在很多误区,技校教育应该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在计算机教学中,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保证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教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误区,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技校学生应该如何学好计算机知识,旨在为我国技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凤 《职业》2013,(9):156-157
目前的职业高中文秘专业的就业形势怎么样?该怎样合理调整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虽然各类职业学校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课程设置方面。本文就以桐乡综合中等专业学校文秘专业为例,通过师生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调研方法,探究文秘专业礼仪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华 《职业》2008,(20)
笔者从事技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当中,感到技校课程的设置似乎没有紧紧跟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具体需求——强调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出现了在学校里学的知识用不上,需要的没有学到的现象.有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重复出现,耗费老师的精力,也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在此对课程的设置整合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郭兰 《职业》2010,(14)
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会计工作的专门人才,使学生在校期间系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重点掌握财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较快适应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能够独立从事会计实际工作.中职会计专业教育必须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我们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必须进行教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韦巍 《职业》2016,(6):138
职业能力的发展是技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职业能力是技校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电工技校生职业能力培养进行阐述分析,提出技工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改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师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加强实践教学,走校企合作道路,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电力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