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学校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职业技术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而且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对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新时期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
凌蔚 《职业》2010,(18)
语文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中职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和其他课程一样是为了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归宿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适应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高静伟 《职业》2016,(18):137-137
为使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本文从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入手,探讨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建构及其作用和影响,同时提出中职生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个人技能,也要注重个人基本能力以及品质培养的教学方法,以教育出全面发展、高素质、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者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适应学习者个性和职业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的职业学习,培养"高素质"、具备良好"职业能力"的劳动者,职业学校普遍运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多年的职教经验,谈谈对"工学一体化"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董利娟  乔立志 《职业》2014,(21):125-125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对于在校学生而言,不仅要学会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和独立操作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学习能力、团队意识等),即:会做人,会做事。  相似文献   

6.
刘焕茹 《职业》2011,(26):73-74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它由知识、技能、心理、道德等诸多要素组成,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的一种综合体现。一般来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职业学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在学校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李淼 《职业》2009,(23)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上工作的实用型人才和劳动者.该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性使职业教育的从教者在教学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因而,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也必须适应这种选择.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立足职教特点,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增强语文教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形成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内在品质和技能,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职业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了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多少和就业能力的强弱,也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9.
韩枫 《职业》2009,(11)
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帮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升学,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王金堂  王丽 《职业》2015,(6):60-61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专门技能型人才。然而,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忽略了“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的根本目的,轻视了评价对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影响力。现行的评价模式大多采用终结性的、简单的考试方式,评价给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提供的是不尽科学的简单结论。为此,不断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建立基于过程化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过程评价的重要意义、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建立过程化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邓永军  秦永红 《职业》2011,(3):149-150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同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初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同此目标相适应,职业教育有自身的特色。这也决定了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任务的特色,即综合化、专业化、实践化明确,"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适应日后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邱文棣 《职业》2016,(5):33-34
当前中职教育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环节中,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讨论多层次教学评价的开展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加强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工种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  相似文献   

14.
张静华 《职业》2011,(18):102-102
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已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职业学校应当大力开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行为导向教学法,倡导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的手、心、脑等都得到锻炼,在专业技能、事务能力、社会能力方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严贤仕  李会林 《职业》2011,(15):75-75
一、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职业就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素质是从事职业的劳动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和素养,一般包括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等。  相似文献   

16.
刘璐 《职业》2016,(24):137-137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综合表现,并且与个人发展,乃至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对现在社会中由于员工职业素质所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钳工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颜晓华 《职业》2011,(29):133-134
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以职业为基础,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恰恰顺应了这种要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日新月异,中职教育部门只有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李晟 《职业》2009,(35)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学会生存,适应当前的社会,是职业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学中,从原来的<体育>课大纲和教材到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的大纲、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不少改进,增加了不少的理论知识、选用教材和健康教育的内容.但是,大纲和教材远不能与职业教育相适应,无法满足学生将来的就业价值取向和社会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邓志强 《职业》2007,(24):18-19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加强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领域新职业、新工种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6年推出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  相似文献   

20.
邵健 《职业》2009,(36)
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促进职业生计发展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种区别于具体的职业岗位技能,针对未来社会需求,能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综合能力即为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