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鉴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各种危害和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多年来实行稳健谨慎的货币政策,从而使通货紧缩问题成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的危害性要大于通货膨胀,甚至导致经济崩渍.本文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世界经济状况和中国经济形势,对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危害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针对中国通货紧缩问题试探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 ,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的一大难题 ,然而时过境迁 ,自 1 996年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 ,一个不常见的问题———通货紧缩出现了 ,鉴于通货紧缩的危害性一点也不亚于通货膨胀 ,因此探明目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状况 ,摸清其产生的深层根源 ,并探讨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反通货紧缩对策 ,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是“减少货币发行量以提高购买力或减轻货币贬值 ,并引起物价普遍下降的过程。通货紧缩与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相关 ,当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时 ,银行收缩银根 ,减少信贷 ,这就引起了通货紧缩 ,进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基本结束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经济生活中单一通货膨胀将在不同时点上被通货紧缩所打破,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转换发生的经济现象.中国199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通货紧缩就有着通货膨胀的背景,反映了经济运行周期中,存在着通货膨胀与通常紧缩交替的内在机理,其特征是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萧条阶段则面临通货紧缩压力.面对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交替转换发生,政府必须首先明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宏观调控重点,适时适势转换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操作模式,并注意扬长避短,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优势,以及社会公众的呼应和配合.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的轨迹、特征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宏观经济中存在的两种极端的经济金融现象。这两种极端的经济金融现象不仅交替发生,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相互转换,经历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换或由通货紧缩向通货膨胀转换的过程。尽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相互转换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受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制度、世界经济变化、政府调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共同的特征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 ,通货紧缩的现实 ,对通货膨胀提出了挑战 ;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由于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价格水平运动具有两重作用 ,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价格水平的降低 ,甚至出现“劳动生产率悖论” ,成为促使价格水平上涨的一个动因 ,所以“技术型通货紧缩”否定不了通货膨胀 ;当前世界各国对付通货紧缩措施的实质都是通货膨胀的政策 ;从对 2 1世纪通货紧缩的展望来看 ,通货紧缩也不否定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远未投降 ,它只是披上了新的更加危险的外衣。从全球的经济现实来看 ,促使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上涨的的结构性因素及微观内生机制依然存在 ,通货膨胀并没有“寿终正寝” ,世纪性的物价上涨并未结束 ,通货膨胀依然是新世纪经济学的主要“敌人” ,人类驾驭和对付通货膨胀的道路仍很漫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时代的基本结束和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经济生活中单一通货膨胀将在不同时点上被通货紧缩所打破 ,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转换发生的经济现象。中国 1997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通货紧缩就有着通货膨胀的背景 ,反映了经济运行周期中 ,存在着通货膨胀与通常紧缩交替的内在机理 ,其特征是 :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面临通货膨胀压力 ,萧条阶段则面临通货紧缩压力。面对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交替转换发生 ,政府必须首先明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上的宏观调控重点 ,适时适势转换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操作模式 ,并注意扬长避短 ,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优势 ,以及社会公众的呼应和配合  相似文献   

7.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是用物价指数这个单一的因素来对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是否发生以及其严重程度作出判断。但是,理论界对此向来是有争议的。借鉴物理学中克拉珀龙方程的思想,综合“三因素说”,可以结合居民消费价格年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年经济增长率三个因素构建较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系数。用该系数分析 1993~2002年中国经济的实际数据发现,当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系数小于等于 0. 2,大于等于-0. 02时,国民经济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在2007年以来经受了极大的考验,首先是中国经济面临美元贬值,国际资源价格晋遍上涨引起通货膨胀的压力;随后中国经济又经历了由于金融危机爆发引起的通货紧缩的压力。这种大起大落,都在考验着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是保证经济稳定运行的最主要的力量。文章通过对2007年以来货币政策实施状况的分析,试图找到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这一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失衡现象,不仅对一国国民经济增长和发展有重大影响,而且与人民群众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通货失衡现象,成为困扰着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通货紧缩是 1 9世纪初至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出现的经济现象 ,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各国政府也相继对此采取了许多措施。总结起来主要有 :有效需求不足论、消费决定生产论、生产自动创造需求论、欲望饱和论、经济福利论、预算赤字刺激论、债务论、货币供应不足论、以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论、投资论等十大反通货紧缩的主要理论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