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试论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问题至今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并非简单等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但民主党派又应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及各自的理据 ;进而提出民主党派现阶段的总体指导思想为“三个坚持” ,即 :坚持代表各自所属社会阶层广大群众的具体利益 ,坚持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坚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最后探讨民主党派的意识形态构建及应涵盖的三个问题 :知识分子的价值系统 ,中等阶层的利益诉求 ,政治联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
<正>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党派主要是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第三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致公党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党派代表着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他们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主要倾向是进步的,革命的,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为实现停止内战,抗日救亡不懈的努力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任  相似文献   

3.
党外民主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过程中,民主党派作为合作政党,以其"旁观者清"的优势有利于提出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意见和批评,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有力保障;民主党派由各界知识分子和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组成,他们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可以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借鉴,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学习上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这些民主党派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共产党同这样多的党派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也是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保证。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实践中,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的伟大创造,是中国近代经  相似文献   

5.
十七届六中会全会以后,我国将加速驶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快车道。文化建设的健康高效发展离不开由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文化,爱国统一战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存在对应关系。统一战线目标的达成丰富了文化建设的内涵,统一战线是各方文化发展目标一致的统一战线;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爱国统一战线的任务之一;我们党的统战对象——民主党派、无党派人才荟萃,他们大都是知识分子,有很多直接或间接地从事科技文化方面的工作;统一战线动员的广泛性保证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吸收最广泛政治力量和多数爱国人士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极端重要的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贯十分重视研究和解决中国知识分子问题,提出和贯彻了一系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和政策,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发展,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了知识分子的重大作用。其中关于对知识分子实行“团结、教育、改造”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和政策就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和政策,是解决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国付 《学术论坛》2008,31(4):13-17
周恩来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他的一生为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充分地运用到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特别是在促使两次国共合作、国际统一战线的开展、民主党派的团结和知识分子改造教育等方面尤为突出,他化解矛盾,寻求统一,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政治前提,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具有共同的斗争目标和合作奋斗的历史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的政治基础和必要条件。我国现在的八个民主党派先后形成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原来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以及他们的知识分子。在旧中国,他们都受“三大敌人”的压迫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的要求,这同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在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争取下,各民主党派都与共产党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共事关系。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以后,他们与共产党一起为推翻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国民党独裁政府而共同奋斗。1949年1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名发表《我们对时局的意见》,郑重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性选择。随后,又积极参加了共产党发起召集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及其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并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主党派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过卓越贡献。深入研究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以纪念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启示我们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空前惨烈、复杂的民族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日本帝国主义、汪伪政权、国民党顽固派、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及其各自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殊死搏斗。在斗争中,民主党派旗帜鲜明地站在人民大众及共产党—边,与日、伪…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全面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为出发点;以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成长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与纲领为制高点;以创新思路,激发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创造力为着力点的系统工程,是推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发挥和落实高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5,(3):96-101
文革结束之后,一些作品致力于为知识分子辩护和请命,虽然大都没有获得知识分子自己的话语,但一些作品已经摆脱权威话语的全面笼罩,显示了不同于权威叙述的新特征。当时的文坛存在着知识背景很不相同的三代作家。知识分子话语复苏受益于受过五四新文化影响的老一代作家,同时也受益于50 年代那些“青年右派”作家昙花一现即被扼杀的声音。从不同话语之间的关系看,1980 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三种话语配合最为默契的一个时期。知识分子不仅支持了改革开放的意识形态,而且成功地充当了大众代言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根本上决定着知识分子话语发展状况的因素已经不在外部,而在知识分子的角色意识和自觉程度。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后,中国乡村社会日益落后的现状与知识分子的理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落差,一部分知识分子带着重建乡村社会的理想"下乡",并在20世纪30年代与国家政权改革县政的政治追求相结合,形成了一股县政建设的潮流。这些知识分子通过"民族文化的重构"、"科学的西化"和"国家权力向下渗透"等方式对乡村进行改造,却又因近代以来国家政权的长期不合理而导致的乡村社会转型内驱动力缺乏的困境,最终又无可奈何地离开了乡村。  相似文献   

13.
清朝末年,新闻自由思想传入我国。正在寻觅救国出路的知识分子们从此理念中获得了极大的振奋和热情,不仅将新闻自由的思想广为传播,还通过办报身体力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具有了报人的身份。然而,西方的新闻自由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社会条件迥异的清末,新闻自由理念很难在短期内落地生根。理想化地将其付诸实践,必定和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4.
陆阳 《阴山学刊》2014,(6):100-103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的知识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西方先进思想、技术等的传入,中国的新式知识分子得以形成。这批知识分子的构成复杂多样,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知识分子的特点,他们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教会女子教育与妇女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北方论丛》2002,(6):71-74
近代伊始,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所兴办的女子教育,首开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先河.它倡导天赋人权和男女平等观念,培养了第一代新式知识女性和妇女运动骨干,推动了中国女界的觉醒和社会风气的转变,因而在妇女解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思民 《学术探索》2007,(6):129-133
当代把是否依据知识和真理作为唯一的权威体系向社会批评、建言等,作为衡量知识分子的标准,并强调所谓社会需要知识分子,实承上是需要他们的批评;对知识分子的宽容,实际上是对他们批评的宽容。以此去观照八百年前的苏轼,不难发现,现在知识分子的人生信条,正是当年苏学士所坚持的"言必中当世之过"与处"盛世"而作"危言"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延续和发展。由此可以发现苏轼身上所闪耀的现代理性光彩。  相似文献   

17.
张国义 《学术探索》2010,(1):98-102
生活于民国时期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有诸多议论,其中往往透露出基于学术——政治二元对立思维的学术本位意识,其政治社会关怀则通常呈现为“刺激——反应”模式下的被动状态,从而使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普遍地处于学术——政治之间的紧张与困惑中。  相似文献   

18.
日常交游是士人群体在地方社会中的重要活动。南宋庐陵士人云集,日常交游尤为频繁。在南宋政治、文学、思想和学术等领域表现全面的周必大,乡居庐陵期间与地方士人交游甚密,中年时期与胡铨"郊居从游几十年",晚年与杨万里的交游被誉为"庐陵二大老",他还邀约同甲、士人及门生到"平园"聚会。他们在实现心理认同的基础上"结群"交游,经由日常的走访、赏花、集会及诗文唱和等,构建较为稳定的交游圈,并在地方社会营造和传承颇具特色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付长珍 《社会科学》2007,(11):90-95
自近代中国启动现代化进程以来,广大农村如何应对现代性的挑战,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1978年以来的农村改革,加速了乡土中国创造性自我转化的进程,也催生了农村社会问题的显性化、复杂化。与此相对的是,农村问题不仅没有成为城市知识分子关注的中心,反而被不同程度地忘却和遮蔽,这无疑是当代中国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化景观。依循历史的尺度和伦理的尺度这两个维度,检视知识分子对农村问题的回应和关注点的变迁,从中剖析城市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面相,不失为深化中国现代性问题研究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士人精神逐渐潜隐,且没有可替代的精神资源,由此出现了人才在价值追求上的精神困境,造成一些人才追逐"权"与"利"的现象。重新认识和继承士人精神,有助于在人生目标与人格尊严两方面实现我国人才的自我超越。对于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而言,外则应营造宽容的政治环境,内则应涵养现代士人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