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当前国际环境下,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应是开放和外向型的,其核心思想是“保内争外”,即中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宏观指导和支持;中国石油企业应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坚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直面国际博弈。中东国家油气资源丰富,且与中国关系友好,应是中国石油企业对外开展能源合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海湾六国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扩大,其对外依存度也日益加剧,确保能源安全已成当务之急.海湾六国素有"世界油库"之称,是国际能源争夺的主要场所.对中国而言,如何加强与之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中国早已将与海湾六国的油气合作视为对外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原油贸易、石油工程项目承包、兴办炼油和石化企业、勘探与开发新油气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合作.海湾需要稳定的油气市场,中国也需要稳定的油气供应.尽管双方未来的能源合作会遇到一些严峻挑战,但相信双方一定能抓住机遇,在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框架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海湾六国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扩大,其对外依存度也日益加剧,确保能源安全已成当务之急.海湾六国素有“世界油库”之称,是国际能源争夺的主要场所.对中国而言,如何加强与之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中国早已将与海湾六国的油气合作视为对外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原油贸易、石油工程项目承包、兴办炼油和石化企业、勘探与开发新油气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合作.海湾需要稳定的油气市场,中国也需要稳定的油气供应.尽管双方未来的能源合作会遇到一些严峻挑战,但相信双方一定能抓住机遇,在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框架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东能源结构性矛盾与中国—中东石油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中东石油合作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意义重大,中国能源安全本质上是中东地缘政治安全。中东地缘政治具有结构性矛盾、长期化和难以解决等特点,影响到中东石油的安全和稳定供应、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国际油价稳定,也意味着中国能源安全将长期受中东和其他地区能源地缘政治的影响。尽管近年来中国—中东能源合作取得长足进步,但双方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性因素仍显而易见。迄今为止,中国在中东特别是海湾产油国没有获得如苏丹那样的参与当地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重大上游油气合作的突破性成果,中国与中东的油气合作仍然任重道远。本文在论述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与中东的能源合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能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经济结构、社会稳定。当前,中俄两国开展能源合作对双方均有必要,并且存在着合作的现实基础,但是两国开展能源合作既有积极有利的条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因素,需要对此给予综合的考虑。基于此,需要通过加强对俄罗斯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扩大对俄罗斯能源领域投资以及加强中俄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俄两国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开展国际合作较早的区域。本文基于对国际产能合作的界定以及中国与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演进及特征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对中国与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现实基础、重点领域以及相对成熟的产业领域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中国与中东产能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正日益从传统工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向商业零售、金融、通信和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拓展,而中东国家的国情状况、发展阶段和特征、竞争优势等因素影响着中国和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未来中国与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应顺乎世界经济体系调整大趋势,尤其要关注世界能源市场格局变动和政府在产能合作中的作  相似文献   

7.
阿尔及利亚素有“北非油库”之称,中国与之开展能源合作虽起步较晚,却已取得较大成就,主要包括中石化的扎尔扎亭(zarzaitine)油田提高采收率工程,中石油的阿德拉尔(Adrar)上下游一体化项目、谢里夫(Cheliff)盆地112/102A区块和乌埃德姆亚(Oued Mya)盆地350区块的油气勘探项目、438B区块油气勘探项目、Octouat油田设计服务项目和斯基克达(Skikda)凝析油炼油厂建设项目等。随着中阿两国政治关系和经贸合作的日益加强,两国能源合作的互补性亦趋强,且阿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持续改善以及阿《新油气法》的出台均为双方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有利条件,但由于阿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且阿政府对投资本国油气产业的外国公司设限增税,双方的能源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阿能源合作对双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全球国际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中国要恰如其分地评估阿拉伯世界尤其是海湾国家对我国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性及难度,正确处理好我国油气进口来源多元化与经营主渠道的关系。要及时抓住国际形势演变带来的新机遇,同时正视中阿能源合作面临的严峻挑战。新形势下的中阿能源合作要以新能源安全观为指导,积极利用中阿合作论坛等各种合作机制,在互利共赢中推动中阿战略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阿尔及利亚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及利亚素有“北非油库”之称,中国与之开展能源合作虽起步较晚,却已取得较大成就,主要包括中石化的扎尔扎亭(Zarzaitine)油田提高采收率工程、中石油的阿德拉尔(Adrar)上下游一体化项目、谢里夫(Cheliff)盆地112/102A区块和乌埃德姆亚(Oued Mya)盆地350区块的油气勘探项目、438B区块油气勘探项目、Octouat油田设计服务项目和斯基克达(Skikda)凝析油炼油厂建设项目等。随着中阿两国政治关系和经贸合作的日益加强,两国能源合作的互补性亦趋强,且阿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持续改善以及阿《新油气法》的出台均为双方的能源合作带来了有利条件,但由于阿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存在不稳定性,且阿政府对投资本国油气产业的外国公司设限增税,双方的能源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迅速已成为世界性共识.在国内资源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的最佳选择是,积极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以确保石油供应.各种因素表明,中东产油国应是中国的首选合作方.在开展海外能源合作,与一些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或石油输出国互动时,既要重视提高海外能源运输的安全系数,也应以积极、友善的姿态,与周边邻国合作,构建亚洲石油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石油需求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增长。中国的石油外交也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主旋律。中东石油在中国海外油源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非常重视发展与中东产油国的能源合作关系。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石油外交最重要的考量亦是国家利益,中国对中东产油国的石油外交具有政治与经济利益相辅相成、互动互利的特点。石油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为重要,“石油经济”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由此凸现了石油外交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陈柳钦 《科学发展》2013,(1):97-105
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振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科学引导,完善功能布局;二是发力高端装备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三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致力于国产化,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话语权;五是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寻求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六是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铸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不断走强,中东国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才是国家生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石油产业是多数中东产油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东国家为实现经济来源多样化,实施石油发展策略,以增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是势在必然,不断调整和完善其石油战略,则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一个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初以来的中东动荡几乎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它与全球金融危机一样,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对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政府除尊重有关中东国家人民的自主选择权外,还应继续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继续推进中东地区稳定,加强对地区形势和中东各国政情的深入研究,建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长期能源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国同中东地区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中东动荡历时一年多,导致该地区多国政权更迭,并迅速扩展到叙利亚,叙危机已成为这场动荡旋涡的中心.伊斯兰势力的崛起成为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中东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和热点问题走向.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深刻影响了地区局势走向.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有关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原则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肯定.中东形势演变对中国中东外交带来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谋求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东剧变一年多以来,阿拉伯国家蒙受巨大冲击,引起了所有中东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这首先与中东的重要位置有关.这次变局几乎波及所有阿拉伯国家,民众诉求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诸多方面.问题是长年积累下来的,2011年的动荡应是这种情绪的大爆发,虽会推动社会前进,但代价却是巨大的.叙利亚问题前景仍不明朗,目前只维持了脆弱的和平.中国以“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劝和促谈”的方针应对这次大动荡是正确的、主动的,不管外界有多少反对声音和暂时的不理解,都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世界联盟与伊斯兰合作组织是泛伊斯兰主义制度化的产物,伊盟主要通过朝觐平台间接对伊斯兰国家政治施与影响,伊合则通过推进议题的方式直接对伊斯兰国家政治产生影响;我国历来重视发展与这些泛伊斯兰国际组织的友好关系,并取得了宝贵历史经验与良好的成效;在明确我国与泛伊斯兰国际组织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的资源优势、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基础上,探索我国对中东国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人文外交的应对之策,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对中东伊斯兰国家的人文外交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也是亚欧国家特别是中东国家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中东国家经济却在动荡与战乱中艰难前行。从全球经济来看,中国经济和中东国家经济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差异恰恰反映出经济合作中的互补性,双方应该把握历史机遇、利用互补优势、实现双赢的合作。明确中东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中国对中东战略应该把握好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加强国家安全、扩大经贸合作、注重提升软实力等四个发力点。  相似文献   

19.
中东反恐斗争是国际反恐中最关键、最具影响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之一。它与当代的国际体系转型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分不开,又同中东伊斯兰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处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直接相关。从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发展和蔓延的轨迹看,中东恐怖主义既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宗教、民族等内部因素,也掺杂着外来侵略、占领、干涉以及地区国家之间领土、资源和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等外部环境因素。中国的反恐政策既出于保护海外利益的需要,也折射了中国独特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伊朗核问题就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问题,并牵动中美关系的神经。受国家利益的影响,中美之间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博弈十分复杂。直到2013年,美伊关系有了突破,二者结束了长达34年的僵局,展开对话。伊朗核问题的突破进展以及中东复杂的政治剧变,给中国的中东外交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认为,未来十年中,中东地区的主线依然是动荡,中国要积极参与中东事务,有所担当,才能树立大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