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阊运论词承衍孙麟趾“畅词趣”之说,所编《湘绮楼词选》以词趣为标准选词,采用“趣”、“妙”、“灵”等话语评点词,寻求“绮语”与“合道”的契合点,试图阐释和回归“诗庄词媚”的观念,反映出清末民初对词体审美特质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对“以诗为词的定义和评价,是宋代词学的一大公案,千百年来聚讼纷纭,颇难求得一致的见解。王水照先生主编的《宋代文学通论》似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开拓了新的思路。署名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指出:“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可知宋人已将“以诗为词”视为苏轼所代表的革新词派的显著标志,而苏轼本人亦不否认,反引为自豪,并以大量的词作实践公开弘扬他“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从而独树一帜,自成一派。那么,何谓“以诗为词”?历来有不同理解。有的认为“以诗为词”就是不注重词的音…  相似文献   

3.
从词地位的提高、“兴观群怨”诗观对词的影响以及“温柔敦厚”的审美趋向三方面分析了在儒家诗学影响下的词学发展,说明儒家诗学这一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学进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诗人,又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温庭筠一方面抓住诗高度词化的特质并加以转化与创新,开创了“婉约词”的新天地;另一方面又坚持分体意识自觉进行诗词有别的创作,确立了他对诗词这两种文体的不同审美追求。温氏恋情诗是婉约词产生的基础和桥梁,又是词向前发展、不断完善的动力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花间集》对民间曲子词过渡到文人词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花间词”既有文人“长短句之诗”的文学性,又具有民间曲子词的娱乐性,欧阳炯提出“诗客曲子词”这一称谓正好揭示了这种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晏殊词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词有别。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①即词虽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上有逊于诗,但在抒写情致的深度上却有所开掘。由于“词为小道”、“词为艳科”的观念影响,词这种文学体裁受到的封建伦理方面的约束就少得多,因而在表现世俗人情的真、深方面就具有了更多的自由:朱乔尊云:“词虽小技……盖有诗所难言者,委曲倚之于声,其词愈微,而其旨益远。”②刘体仁云:“词中境界,有非诗之所能至者,体限之也。”③王拯云:“(词)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  相似文献   

7.
古人称词为“诗余”,这固然说明了词与诗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说明中国古代历来是以诗为文学正宗与正统的。其实,词与诗虽然同为压韵体、格律体、分行体,却有很大的不同。且不说宋人视词为“艳科”,是个人花间樽前娱情遣兴之具,而诗则“风雅”,为关乎国计民生之体。用今天的话来说,诗写社会重大题材,词写个人琐小题材。这种观点并不可取,但却说明了当时人对词与诗的分野。即便说到押韵与格律,词与诗也有根本的不同。最早的诗是可以歌唱的,是歌曲的歌词,但大概从战国时期起,诗与曲就没有必然的联系了,诗歌独立而为诵读吟哦之体。…  相似文献   

8.
苏武是北宋词坛的革新家,他将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展到词的领域,自觉地“以诗为词”,对宋词进行多方面的改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苏武的词题材丰富,“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①使宋词终于跳出“浅斟低唱”、“假红依翠”的狭小境界,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②,十分精当地概括了苏武在提高词品、扩大词境方面的突出贡献。在词风的变革中,苏武确实不遗余力,多有创建。其中首要功绩是创立豪放词风,从根本上动摇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词学观念。改变了婉约纤…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情感语言”的最高形式,其情感表现是通过词的情感意义而实现的,而词的情感意义则全因说话者和受话者主观意念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一首诗是一些词的有秩序排列,其文法和逻辑意义是相对稳定的,但其联想意义却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对同一读者来说,也可以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如此便出现了审美多元化和诗文多义性的问题。 在教学中,为了真正解决一些传统诗田阅读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除了研究教材以外,更重要的是研究教法。 一、要重视阅读的直觉性 由于诗词里“情感语言”非真亦非假,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表达,因而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温庭筠诗、词创作的分析比较,探讨了他在“词境”开掘方面的贡献。其主要表现是:一、温词专主艳情,以“绮怨”见长,缩小了词的题材范围,却从一个方面开掘了抒情的深度。二、温诗中的凄怨感伤情绪在词中得到了强化,使词成为一种专门抒写“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的抒情文学体裁。三、温庭筠在词代诗兴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其诗中已有了具有“词境”的作品。而且主要在于温诗中的某些片断的意境构成在词中扩展和延伸了,温诗中许多具有柔美特征的语言成了构筑词境最适用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1.
“销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在诗、词、戏曲和小说等诸多文学体裁中都有所体现.它既代表一种情感范式,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宋词中的“销魂”,可以从文学源流、审美意象群以及美学意境三个方面展开多种维度的阐释和理解.销魂主题,是中国诗化思维和身体诗学的艺术呈现.  相似文献   

12.
黄庭坚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以诗为词”,其词有本色的一面,也有非本色的一面。大体而言,黄庭坚词多为艳科题材,超过七成以上内容呈现了男欢女爱、离愁别恨、节序宴饮等传统内容,呈显了“以词为词”、本色的一面。局部而观,黄庭坚词继承了苏轼的“以诗为词”,创作了隐括词、回文词、集句词、言志之词、茶词等“以诗为词”的题类,边塞词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言志词继承了苏轼诗之言志功用入词,呈显了“以诗为词”、非本色的一面。黄庭坚词植入宋诗“以俗为雅,以俗为新”的创作观,采用柳永的“街谈市语”入词,并以其“夺胎换骨”之诗法尝试用俗语写雅词,实现了对苏轼“以诗为词”的出新。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秋浦歌》第十四首“炉火照天地”,诸家歧见甚多,主要表现于:对此诗写作年限的考订;对结构层次的分析;对“赧郎”一词的理解。此诗盖作于天宝十三年秋或次年春;“赧郎”一词,并非指冶炼工人,而是吴语中歌者语助之词;此诗结构,并非“见→感”,而是“见→闻→感”  相似文献   

14.
词自隋唐产生,发展到宋初,并没有人突破“词为艳科樊篱”。词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式样,其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严重挑战。至苏轼,“以词代诗”,拓展了词的题材空间。在苏词中,人生历程中的生死、离合、荣辱、誉毁,成功与失败,通达与穷困,种种意蕴,如闪闪的珠贝,唾手...  相似文献   

15.
诗是各种艺术的灵魂、“文学中的文学”。从逻辑上说,诗是审美感叹加语言媒体。从发生学角度讲,诗是作为舞乐歌词和吟诵性文体存在与发展的、以讲究节奏和旋律的精粹语言作为媒体的审美感叹。舞蹈则是能够把含有诗意和激情的乐歌用身子唱出来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论商品经济对唐五代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兴盛于晚唐五代有多方面原因,而商品经济的繁荣有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唐代商品经济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远远超过前代,尤以东南和西蜀为甚;它使得相当一部分人改变了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味。词所追求的目标正是赏心悦目动听的多维效果,而外来乐曲的适时传入,如醉人的春风吹拂,使其迅猛成长。词从诞生那天起就摆脱不掉美人的“倩影”,《花间集》奠定了词的艳情传统,直到苏轼以诗为词,词才得以解放。  相似文献   

17.
《诗》之后,汉魏乐府多为歌谣,乐府之后诗歌逐渐走向了格律化、案头化,至唐宋词随燕乐兴而兴,至南宋又随燕乐衰而衰,此后文人填词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我国古典诗词衰颓之后,至“五四”新诗又矫枉过正,割断历史,抛弃了汉语汉字所独有的审美特质,于是也只能是昙花一现,所以有人说20世纪是个“无诗的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后,当代歌词则紧紧抓住了诗歌的文学性、音乐性、民族性和大众性的审美特质,并善于从古典诗词中采得神韵,从民歌中集得灵气,真正是诗起八百年之衰,但其命运同词诞生时一样备受大众欢迎又倍受学界冷落,因而值此之际,很值得振臂一呼:“真诗在歌中!”  相似文献   

18.
五代时期,前后蜀词坛创作兴盛,词人们效法温庭筠,其审美理想趋于一致,从而产生了中国词史上第一个文学流派——花间派,形成了代表前后蜀词风的“花间范式”,对后世词的创作影响深远。既使“词为艳科”、“以婉约为宗”、“诗庄词媚”的词学传统由此确立,导致“本色当行”的婉约词成为千年词坛的主流;同时经过前后蜀词人对多种题材及风格的大胆探索和尝试,也有效开启了千年词坛风格流派多样化的端倪。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是集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文学家、诗人于一身的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秋白的旧体诗词意蕴深厚、意境醇雅、形式多样、古色古香,别具艺术审美价值。就诗人旧体诗词对传统古典韵文接受生态之视角,对其集句诗、仿拟诗、打油诗以及意境与诗源之美接受诸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其旧体诗词既有对于古典韵文外在形式的仿拟,又有对于古典韵文内在意境的汲取,内外结合,形神兼备,“采铜于山”,“自铸伟词”,出神入化,从而构成了秋白旧体诗词的真、善、美与雅、婉、秀兼容并茂的艺术审美特征。秋白旧体诗词之美,主要源于家乡贤哲的熏陶、书香门第的承传、勤学苦读的磨砺及其时代风云的激荡等因素。秋白旧体诗词,无愧为中国三千年诗歌花园中的一株艳丽夺目而雅婉凄美的奇葩。  相似文献   

20.
现代艺术“审美自律”“审美自主”观念对西方诗电影产生过深刻影响,然而在“后文化”时代却面临危机,其根源在于西方哲学难以解决的二元对立。《周易》以“观”的方式认识世界,奠定了中国哲学主客融合的基础,并在美学上表现为整体的美学观点。因此,中国诗电影内含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与西方诗电影普遍追求个体精神世界与现实的分立不同。中国美学具有美善真相统一的特点,电影中不论是审美地传达儒家的仁义、至善,还是道家所追求的本真人格,都使人通往“诗意生存”的人生境界,这即构成了中国诗电影的核心内涵。中国诗电影的人文和审美特质,使其在新时代仍能够发挥自身功能,并在当代社会文化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