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间隔两个月的追踪调查研究,考察求职行为、自我效能与社会支持是否影响就业,意在探讨大学生就业的预测因子。结果发现,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就业的预测效果有正向的显著影响;求职行为对求职满意度有显著效应,对社会支持有中介作用,但对自我效能和求职满意度却没有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求职和就业辅导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很多,但高校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其在专业基础知识、实践及求职技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专业培养体系、目标导向和层次递进有机统一的实践保障体系、全程化和个性化有机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实现大学生在高校就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北京市高校1484位北京籍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签约情况的问卷调查,我们探讨了北京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满意度,分析了影响北京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以及他们求职过程中遭遇的困难,指出目前北京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预期偏高、满意度较低、求职过程中过于依赖家庭的社会资本、求职目标过于集中等趋势,认为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求职信息的透明度是引导大学生公平竞争就业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赵研  王波 《理论界》2012,(11):171-172
在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薪酬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往往又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就业。基于上述现实,本文以薪酬管理作为经济参数分别从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中小企业招工和大学生就业之间关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找到中小企业的薪酬管理和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契合点,提出建立协调的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网络招聘平台数据实证检验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发现,疫情冲击下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两端均受到影响,表现为招聘需求下降、求职人数上升、就业景气降低;疫情对不同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存在异质性;在短期内疫情给毕业生就业带来负向冲击,但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就业形势逐渐好转;毕业生受疫情影响会改变就业地点,调整预期薪酬和期望行业,趋向于选择"慢就业",而获得offer和实际签约的比例明显降低。为降低各类突发事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负向影响,要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进行就业形势监测和预判,将其作为传统数据的补充指标;为提高毕业生就业匹配效率、减缓结构性矛盾,可利用网络大数据开展职位空缺、就业匹配等相关研究,从需求端来引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6.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我国民生问题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虽然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对劳动力,尤其是知识型劳动力——大学生的需求迅速增加,但由于企业声望和传统就业观等影响,民营企业在薪酬待遇、社会保险、业务培训、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企和外企,使民营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声望很低,民营企业一直被视作次要劳动力市场,一直不受大学生群体的重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一直很弱。文章总体上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在吸纳大学生就业方面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营企业对大学生等知识型员工有旺盛的需求,但同时也面临很多障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2011-2014年本专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毕业生人数、就业率、行业流向、地区流向以及入职薪酬等五个方面研究分析"十二五"期间广东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十三五"形势,分别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求职中诚信缺失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寻找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江瀚  王春超 《学术界》2012,(3):230-237,289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就业偏好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偏好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偏好的作用机理。重点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偏好演变中的制度影响因素、企业影响因素、个人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宏观制度层面,户籍制度、就业与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教育制度等对于就业的偏好具有负面的影响;在企业层面,企业需求、劳动强度、用工制度、薪酬分配等左右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选择;在个人层面,年龄、外出就业年限、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主导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偏好。应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求职中诚信缺失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寻找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的步伐有所减缓,但广东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仍逐年增加。每年到粤求职的外省的大学毕业生及广东省往年暂缓就业累积的大学生组成的数量非常庞大,将对当前广东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强烈冲击,使得当前广东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本文通过广东省的产业结构、用人单位、高校及大学毕业生等方面研究分析当前广东省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广东省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秉持不同就业价值取向的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具有高度显著差异。有适度就业焦虑感是当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主流,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对就业非常焦虑的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大,必须引起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是影响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之一。高校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沿,对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以此从高校的角度,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就业机会、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三方面入手,探讨了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和措施,以期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实践有一定的贡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庞春阳  任鹏 《理论界》2012,(9):187-188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紧密联系的两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化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又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具有重要影响。这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为实现两者的良性互构提供了可能路径:以就业教育为切入点,构筑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的系统载体,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以提升就业心理素质为切入点,构筑多层级的职业心理教育载体;以增强就业技能基础为切入点,构筑提升学习能力、人际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的载体系统;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构筑求职能力培养的针对性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具有高度显著差异。其中,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分别与教育、医药、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高度显著差异;教育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分别与医药、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高度显著差异;医药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分别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高度显著差异。发展空间价值取向是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主流,但是大学生对依托专业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逐年骤增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对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家庭、学校、用人单位给大学生求职带来巨大的压力.选择适当的调适方法,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有助于大学生积极应对就业形势,缓解就业压力,从而最终走出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7.
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促进我国大学就业可以从政府、市场、高校和社会四个层面寻求对策。政府主要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岗位、调整大学生供给、建立相应的激励、引导和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制度和政策环境;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机制、定价机制和竞争机制及保障市场运行的法律体系是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内容;高校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和提高就业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提供基本保证;用人单位和家长共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就业则是大学生就业参与主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本科扩招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从用人单位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借鉴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的资深专家和教授的成功经验,对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FDI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服务业FDI流入对东道国就业的影响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前者又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层次,从影响方式来看,既有“就业创造效应”,也有“就业替代效应”;后者体现在东道国平均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人力资本投资、就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FDI流入对我国就业数量的拉动作用不大,但是对提高我国就业质量具有比较显著的效果。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引进服务业FDI,应该以创造间接的就业效应和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为主要目标;在服务业FDI的产业选择上,要大力引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FDI。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劳动力市场求职主体已经转变为以青年求职者(15-29岁)为主体,但在青年就业问题上,大学生群体出现找工作难现象是暂时的,与之相对的受教育程度低的青年群体在就业市场上存在就业困难是长期的.文章首先是对中国青年弱势群体数量的估计,了解供给数量和在就业市场的情况;然后是对这部分群体产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讨论;最后是结论和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