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从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我国金融深化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政府的金融约束政策在维系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此产生的对利率的管制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并且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其负面影响也日趋增大.本文通过对利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央行利率政策对储蓄与投资的效应分析,阐述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提出了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型金融运行体制;建立了以多种间接型金融调控工具为主体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了多样化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的国际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建立了较为健全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国有商业银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尚未真正建立;金融宏观调控机制不够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全适应金融现代化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偏高,潜在金融风险仍然较大.今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调整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改变经济金融结构不对称格局;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健全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喜 《学术交流》2003,3(3):83-86
我国目前主要通过银行中介 ,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在现有体制和经济关系中正不断积聚金融风险 ,降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 ,影响资本形成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加强有关的制度和基础建设 ,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及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以疏通全社会范围内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  相似文献   

4.
金融深化与中国金融稳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秋  刘殿新 《学术交流》2006,(1):96-100
金融深化在改善金融制度、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秩序动荡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金融相关率逐渐增长,金融机构组织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健康成长,这个过程正是中国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迄今为止,我国虽然尚未发生全局性的金融动荡,但我国金融业同样存在大量不安全因素:如金融机构高居不下的不良资产,保险业的无序竞争,上市公司的不良业绩等等。在金融深化进程中,保持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谨慎开放资本市场,稳步推行金融产权改革,准确把握金融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是资本运营的核心.中国的金融体制源于计划模式,资源配置主要靠财政,不是银行.在体制转轨中,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在金融实务领域,存在着五大观念误区银行只能国家专办;国有银行只能给国有企业贷款;贷款必须提供实物硬件抵押;不是积极"寻贷",而是消极"惜贷";只是单纯放贷,不是兼顾投资.面向WTO,中国金融的发展走向是重新构筑金融体系;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实行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尽快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率作为金融资源的诱导手段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以及市场“最灵敏”的调节机制 ,在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在计划和市场经济双重体制交替运作的环境里 ,在金融法制不健全 ,监管不力的状况下 ,场外金融交易的活跃以及金融业的违规经营 ,使严格行政管制下的现行利率机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显露 ,利率市场上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充分反映出利率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说 ,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和金融法制化的建设呼唤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7.
信息之窗     
《社会》1993,(11)
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说,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深化金融改革,其内容主要有六点:——中央银行行政化。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金融政策、管理金融企业、调控金融市场、发行流通货币等,不从事金融业务,不搞企业化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专业银行企业化。所有专业银行一律改组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市场原则进行充分觉争,优胜劣汰;——银行利率市场化。银行有权自定贷款条件,在中央银行规定的最高利率和保护利率幅度内,银行可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定利率,灵活调整利率,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资金供求;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生活中,利率是很稳定的因素,它不是根据市场调节的,所以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逐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以利率为操作工具对存贷款利息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作用程度也随之体现出来。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针对新形势下对利率的作用规律认识的要求,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利率作用的规律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全社会的金融化进程与真实利率之间正相关关系;其次,中国转轨经济时期利率对物价、M2、贷款等经济指标作用的改变;最后,将利率的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综合考虑形成对经济总量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9.
西宝  温玉杰 《学术交流》2002,1(3):43-46
由于中国住房金融市场发展历史和政策原因 ,在市场竞争、业务运行、市场体系、金融工具和产品营销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 ,利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住房金融政策比较研究的方法 ,借鉴相关住房金融政策经验 ,以建立、健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中国住房金融政策。应建立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 ,建立健全住房抵押贷款机制 ,实行差别利率等政策。  相似文献   

10.
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决定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 ,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 ,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