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达到成熟,倍出成果的时期,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时期,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应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应在现时如何进行治党执政,都有着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时期,积累了许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其主要之点有: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在斗争中推向前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普遍而深入的思想整风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效途径;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前提.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不仅对于深刻理解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具有意义,而且对于科学认识和大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有其启迪.  相似文献   

3.
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它统一了全党思想,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主要是通过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途径实现的。探析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路径,为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确立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方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总结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核心理论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给我们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全党开始了解或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同时通过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了正确科学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是延安时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科学理论依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高层领导对调查研究的重视,是延安时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共中央相关举措的出台,是延安时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理论与实践,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产生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影响至深的两大理论成果。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来理论创新的典型特征和经验启示,有利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表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统一;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使中国找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主要的贡献 ,就是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 ,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实现方法。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选择 ,不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焦金波  张天涛 《南都学坛》2008,28(3):115-117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群体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时期,在党的第一代领导群体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由以前的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以前个体的探索发展成为全党的追求,由以前的不成熟走向成熟,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的第一个高潮,体现出自觉性、实践性、自主性、创新性、系统性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