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小刀 《经营管理者》2013,(12):104-105
近来,“土豪”这个词忽然又流行起来。所谓“又”,这与土改和革命时朗的“打土豪,分田地”有关,那时土豪贴上为富不仁、盘剥贫苦农民的标签。然而,现在网络中引申为无脑消费的人民币玩家,  相似文献   

2.
碧红 《领导广角》2003,(4):26-28
“他曾在农村当过8年农民,连肉也吃不上”;“这不就是我心中的他吗?很纯朴又很有思想”;“他既是我的夫君。又是我的兄长和朋友”;“女儿很像他,也和他最亲”。  相似文献   

3.
“土豪”     
“土豪”是目前一个极具传播性的网络新词。土豪被中国人所熟知。与土改和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有关。那时的土豪.是被专政与被打击的对象。为富不仁、盘剥贫苦农民、破坏革命等是他们的标签。但现状的“土豪”.其含义已经彻底改变。这个网络词语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土气的富豪”.  相似文献   

4.
迎面走来的他,与传言中不修边幅的“土豪”形成巨大反差:一身皮衣皮帽,衣着合体、走路带风,沉思时目光深邃辽远,大笑时如顽童般两眼眯成一条缝,跟你交流阅读卢梭《忏悔录》感想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的确,这个曾经赤贫到连几块钱学费都交不起的农村少年,有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辛酸过往。而今,已届耳顺之年的他,身价百亿却异常低调。他用大半生的奋斗和努力,对“土豪”二字作出了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我常讲句话“同事间没有真朋友”,因为同事间存在利益关系。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他跟我提起在他当部门经理时.行长对他挺好的,可是等到他被提升为行长助理以后,行长对他的态度就变了,  相似文献   

6.
寇军 《决策探索》2013,(23):36-36
11月28日,新华网上的一篇报道中,转引了《商业周刊)中文网的一段内容:“最近韩土豪特别闹心,人长大了,烦恼也多了,韩土豪身为一个城市人,他的烦恼竟然是没有农村户口,矫情到不行。农村户口为何如此紧俏了?”  相似文献   

7.
转化     
一次某议员碰到总统林肯,对他对敌人的态度表示强烈不满:“你为什么要试图跟他们做朋友呢?你应当试图去消灭他们。”“我难道不是消灭敌人吗?”林肯温和地说,“当我使他们变成朋友的时候。”图/韦尔乔文/王玉北转化@王玉北  相似文献   

8.
张西振 《领导文萃》2008,(18):124-127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这位朋友刚刚留学回国,在一所大学供职。前几天来信向我诉苦,说他的那位“混蛋”系主任千方百计地挤兑他。这本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我这位朋友机敏多才,初来乍到即崭露头角,而且性情刚烈,生就一把刀子嘴,上司既然少才缺德,不怕他、恨他才怪。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乡镇的田头,我和一位任乡党委书记的朋友不期而遇,两人席地而坐,我请他谈谈当基层头头的感受.他苦笑着脱口而出:“一言难尽!”我让他说说最重要的感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老兄,最大的感受是‘课外作业’太多。”“‘课外作业’”?这新鲜的名词,引起我的兴趣,赶忙拿出笔来记录,认真地听他对我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0.
马涛 《决策探索》2013,(21):44-45
土豪为啥老是被“损”?从财富角度讲,土豪们具有可观的财富,却缺乏合理管理和消费财富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寻访毛远新     
叶永烈 《领导文萃》2008,(7):106-109
毛远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因为他是“文革”中的风云人物,一度成为辽宁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后来成为毛泽东的“联络员”。他深得毛泽东和江青的信任。差一点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一位朋友告诉我毛远新来沪的消息,1991年7月我便前去访问。  相似文献   

12.
洪向华 《决策》2010,(8):80-81
领导干部不仅要与记者“做朋友”,还要学会与“朋友”合作,不断提高设置新闻议题的本领。  相似文献   

13.
郭宇宽 《领导文萃》2013,(1):103-105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画作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太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  相似文献   

14.
穆懿夫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副中国字,一排4个大大的“福”字。虽然不会说中文,他地道地拼出“福”的中文发音,“这是几年前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我知道,那是吉祥好运的意思。”  相似文献   

15.
秦兴玲 《科学咨询》2007,(14):31-31
“老师,我不是不懂那些道理。可我妈妈一天到晚唠口刀,我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她越说做不得的我就越要去做。”这是一个离家出走被找回来的女孩对我说的话。家长会上,家长们也满肚子委屈:“现在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他要什么我就给什么,可他怎么还是要跟我们对着干呢?”“我们骂也骂了,打也打了,道理也讲了,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相似文献   

16.
赵希庄 《领导广角》2000,(11):27-28
原河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厅副厅长张景祥被“私人感情”诱入了“友谊的陷阱”;原湛江海关关长曹秀康被他自认为“真正称得上朋友”的人送上了断头台;胡长清被“大款朋友”周雪华“钓”着一步步引进了深渊,直到临死前他才明白:“交朋处友糟塌了我的一生,毁掉了我的前程”;陈希同和王宝森是作为“铁哥们”抱成团一起走向腐败的;成克杰也有一帮前呼后拥的“铁杆朋友”。为什么同一条路却走出了如此殊异的归途呢?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4则     
《领导文萃》2011,(9):52-52
神父与上帝 小彼得自豪地对他的朋友说:“我叔叔是神父,所有的人都称他尊敬的神父。”小保罗说:“我叔叔是主教.谁跟他说话都称他阁下。”小拉克乌斯不服气了:“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叔叔体重150公斤。所有的人见了他都喊道:噢!我的上帝!”  相似文献   

18.
袁沈钢 《经理人》2006,(2):51-51
对员工上网行为监视的“间谍游戏”是工作效率的真正杀手朋友A经过在上海几年的打拼,业务终于做得顺风顺水了。一天, 我致电给他,请他出席我公司一款新产品开发的研讨会。电话那头他显得很无奈:“我抽不开身,因为我离开后员工上网行为没法控制,导致公司资源浪费啊!”对A的缺席,我并没有半点责怪他的意思,站在他的角度,我当然理解他的良苦用意:他担心员工对公司网络资源的滥用,会蚕食他的企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林夕  古修一 《领导文萃》2006,(5):143-146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曾是大学讲师,90年代初下海经商,靠做计算机软件起家,现在是我们这个城市最大的软件生产商和代理商,个人资产早已过千万,迈入成功者行列。就在前不久,他的母校邀请他回校为毕业生做《成功之路》主题演讲。按说这是好事,但他却为此苦恼了几天。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并没有成功,虽然他现在的身家,不知令多少人羡慕,但距他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得知他这一“苦恼”,我的第一感觉是他未免有些矫情,于是戏谑道:“如果你的目标是比尔·盖茨,那你的确不能算是成功。”“那当然啦。做软件的,有几个不想成为比尔·盖茨呢!”他一本正经地说…  相似文献   

20.
张贤亮 《领导文萃》2008,(21):132-135
国文兄打来长途,说他有两位朋友办了一份杂志.请他约些名人写点有关廉政建设的文章,并说张洁、叶楠、晓声等都写了。有了那些名家谈廉政,我就没有什么话说了,因为我肯定同意他们的意见。不过.由于我呆在远离北京的“老少边穷”地区,倒经常能接触到许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不知怎的,也许我是井底之蛙,一提起“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仿佛他们比东南沿海及中原大城市的人更能代表“国情”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