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与古希腊理性传统哲学不同的是,克尔凯郭尔拒绝理性的绝对统治。在他看来,和理性相比,信仰才是人更为深层的需要,信仰才是人存在的真理。信仰虽然高于理性,但通向信仰的道路也是有章可循的。本文就试图站在文本的基础上揭示克尔凯郭尔通达信仰真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克尔凯郭尔与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相反,强调人的个体性,认为群体是荒谬的,只有个体的人才是信仰的真正主体。在他看来,信仰就是孤独的个体在恐惧和绝望的内心体验中走向上帝的过程。他把人看作一个不断生成着的存在,认为个体的人只有借助对上帝的信仰,才能摆脱精神的绝望,最终回归自我,“成为自己”。克尔凯郭尔的个体主义宗教哲学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维度。  相似文献   

3.
对比克尔凯郭尔与黑格尔哲学实质的不同和在源流上的关系, 着重突出克尔凯郭尔宗教哲学的入世情怀;结合文本解读克尔凯郭尔哲学的精神实质;得出结论:克氏的入世宗教预言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促使现代人对生活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4.
索伦·克尔凯郭尔思想兼有哲学和神学两个维度,舍弃其一,就说不通。此外,他以反讽的、否定性辩难的方式进行写作,其目的不是让一方胜过另一方,而是让其两败俱伤,让理性陷于绝境,从而引向信仰。克尔凯郭尔志趣在于揭示理性主义生存方式的困境,以面向上帝的个体生存之路为归宿。  相似文献   

5.
克尔凯郭尔“相信”有一个悖谬的世界,他相信荒谬的力量,相信不相信,以此磨炼他的意志。他引用圣经中亚伯拉罕的故事,说明信仰就是对不可能之事所报的热情。但与一般的有神论不同,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也同时是一个与上帝搏斗的过程:他不是无神论者,但是他信神而又与神过不去,使理解成为一件不可思议之事。这种态度,使克尔凯郭尔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与黑格尔不同的纯粹个人的世界,强调精神的个性与纯粹性。  相似文献   

6.
鲁迅与克尔凯郭尔都是人类文明的警示者和沉睡国民的唤醒者,在他们的思想构图中,群体永远都处在与个体的对立性并置模式中,他们都把批判的锋芒对准无所不在的群体.鲁迅文学世界中的群体形象以及他对群体的深度开掘与克尔凯郭尔的"个-群"对立模式有许多相通之处.本文只拈出"看客"和"无主名"在鲁迅与克尔凯郭尔之间展开比较阐发研究,力图彰显鲁迅群体观的哲学、心理学深度和普世性广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叔本华意志哲学和克尔凯郭尔信仰哲学作了比较研究:其一是探讨为什么它们都以传统宗教为归宿,却同时成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开端,由此加深对西方哲学现代转折的理解;其二是分析叔本华走向东方宗教和克尔凯郭尔回归原始基督教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何以殊途同归,由此揭示东西方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展望了东西方思想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克尔凯郭尔的基督教信仰观与鲁迅的国民信仰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式微是关系到西方"现代现象"的重大精神事件.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克尔凯郭尔痛惜地指出:"我们的这个时代若是有信仰,它就应当像其它一切时代一样可爱".而在被纳入现代世界格局的中国,"先知式"的思想者鲁迅也敏锐地看到:"佛教和孔教一样,都已经死亡".鲁迅早在留学日本时期就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等人发生了"精神相遇"关系,信仰缺失是他们"社会--文明批评"的一个共同视点.  相似文献   

9.
从思想谱系看,克尔凯郭尔存在主义哲学上承德国浪漫主义,下启张扬意志的现代思潮。在表达方式上,克尔凯郭尔追慕苏格拉底的思想"助产术",倡扬间接交流。因而其学说的呈现状态,既不是哲学化的思辨形式,也不是宗教的论证过程,而是通过一种诗学化的建构策略来完成的。文章以克尔凯郭尔最具诗学特征的著作《非此即彼》为例,解析其学说的诗学建构方式之因由、生存哲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思"与"诗"的整体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书刊简讯     
罗特:《克尔凯郭尔》Sφren Kierkegaard.By Peter Rohde.Translatedby Alan Moray Williams(Allen and Unwin.Pp.164.)据《泰晤士报文学增刊》(1964年3月12日)的评论员说,罗特从事于一项艰巨的任务,试图以“通俗的”方法叙述克尔凯郭尔的生平与著述。传记的上半部一直写到考萨尔(Corsair)事件和克尔凯郭尔同该杂志的编辑戈耳德施米德和主要撰稿人莫勒发生冲突为止,这一部分写得很全面,而且这些材料在有些地方对英语读者来说是新的。例如,罗特较详尽地叙述了克尔凯郭尔的访问柏林并且纠正了他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