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支谶译经共有双音词1778个,它们是由1022个语素构成的。这些语素中构词量为10以上的"高频语素"共计34个,它们还可以再细分为87个语素项。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影响它们构词的因素主要有"语法属性"、"语素项分布"以及"语义特点"。支谶译经中还有9个构词数量较多的佛经语素项,它们倾向于构词前位,这与定中式的强势语义模式"提示特征+事物类"有关,"类推"机制也是造成它们能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汉语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非常丰富。文章列举了"右扩式"亲属称谓词的表现形式,总结分析了其构词特点。指出"右扩式"称谓词除了"中心语素 词缀"这样的构词方式之外,还有其他的构词方式,如:"中心称谓语素 与之称谓含义相同的语素"等,并指出"右扩式"亲属称谓词中表示姻亲关系的居多,在语音表现上不受双音节基本音步规律的限制,多为三音节。  相似文献   

3.
刘艳平 《兰州学刊》2007,(3):195-196,122
古汉语借代词非常丰富,其产生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就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素逆序词,它们是指构成语素相同、语素顺序互为倒置的一组借代词.文章从它的词义、适用时代、修辞作用、语法结构、词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它们的出现适应了语言表达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4.
试论《春秋左传》中的尊称和谦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话双方的尊卑关系为主线,全面考察<春秋左传>中所见的尊称和谦称,揭示春秋时期尊谦称的使用规律及其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马丁内的"双重分节"原理和语素形位原理,对世界三大主要类型的代表性语言的语素音位系统与语素形位系统的关系作了对比研究,证明了正是这一关系决定了语素的文字类型,即语素音位系统("第二分节")能否满足语素形位系统("第一分节")的区别性音位结构需要,决定了语言与世界两大类型文字(以汉字为唯一代表的语素文字和各种拼音字母代表的音素-音节字母文字)不同的适应关系.汉语和日语的语素音位系统由于不能自足、有效地区别各自的语素形位系统,无法单纯靠音素或音节字母拼音来满足区别性语素形位的需要,而要靠增加超音位结构的形位手段,即用增加区别性的表义字形来弥补数量不够的区别性的语素音位结构.归根结底,是语言的语素音位结构特点决定了文字类型.  相似文献   

6.
亲属称谓在社会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延边地区朝鲜语亲属称谓,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男性话者使用的68个亲属称谓为研究对象,对宗亲的面称与背称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的亲属称谓与其他朝鲜语方言相比,称谓系统相对简单,可分为曾祖、祖、父、己、子、孙、曾孙等七级,固有词占绝对优势;在构词方面,复合式合成词较多;辈分、性别通过不同的中心词和语素加以区别,一般语素位于中心词之前,具有对待最为疏远的姻亲亲属更为尊敬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必须打破"亲属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的指标与参数有多种,核心是城市空间的开放性与城市社会的开放度.在当代社会中积习而成、并不断扩张的"亲属结构",正在成为影响中国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深层与根本的原因."亲属结构"主要表现在血缘、地缘与学缘三方面.分别指以亲属、乡土、学校为中心而形成的资源配置方式与信息交换机制,它们通过资源、权力与信息的控制以及人才与人力的配送而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使拥有良好硬件设施和发展潜力的中国城市在很多方面沦为一个放大的家族组织、宗法社会或隐形的利益小集团.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年代,中国城市的根本出路在于,必须打破"亲属"结构,实现自身更高层次的开放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汉语表达谦敬,古今都习用“请”。如今提倡语言美,“请”在礼貌用语中十分重要。“请”为何能表达谦敬?从古至今其词性、意义和用法有何变化?本文试作粗浅探讨。“请”为谦敬之词,表达说话时对对方的尊敬。那么它是否一产生就有表敬作用呢?这要看其本义。《说文》:“请,谒也,从言青声。”可“谒”又作何解?《说文》:“谒,白也,从言曷声。”“白”即“表白”,现代汉语中已不单独使用,只作为语素还活在“自白”“道白”等词语中。由此见,“请”的本义即表白。表白要用语言,故“请”从“言”。  相似文献   

9.
从名称问题、性质问题、分类问题、结构问题四个方面对"语素组合体"的研究作一简单的述要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对义素分析及其困惑的几点言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义素分析是现代语义研究的基本手段.但是,义素分析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层面均存在诸多缺憾,以至令人困惑;为了完善义素分析理论与操作,我们主张:其一,对义素的界说应强调"因子"的概念,而摒弃"单位"的概念.其二,在义素分析的操作中,确立义场与提取义素是两大关键程序,而它们都需要"相对意识"参与指导解困.其三,义素分析是科学的、有效的,在汉语研究中引入义素分析,特别需要处理好借鉴、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语素借助式"与"字符借助式"的义素分析并不足以推崇.  相似文献   

11.
名词性双音并列复合词的两个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有的是两个同义语素,有的是两个类义语素,还有少量的是两个对义语素。它们并列组成复合词后,它们的词义和构成它的两个语素义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着相当大的发展变化。其中一部分词的词义仍保留着构成它的语素义,即它的字面义,见形而知义;而另一部分词的词义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的形式又有不同,和语素义相比,有的词语比语素义减损了,只保留了一半语素义,另一半语素义却消失了;有的词义比语素义增大了,不限于语素义的范围,而增大到泛指…  相似文献   

12.
杨烈雄  杨波 《学术研究》2006,(9):145-146
关于文言谦称尊称的词类归属,第一种看法认为是名词,如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说:“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者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它们不受代词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我’或‘你’”。[1](P356)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和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沿用了这个看法。第二种看法认为是人称代词礼貌式,如周秉钧编著的《古汉语纲要》把文言人称代词分成两类,其中第二类是人称代词的礼貌式,包括谦称和尊称。[2]但并没有说明这样分类的理由。我们认为,“谦称、尊称是名词”的看法欠妥,…  相似文献   

13.
"油"是语言中最核心的词之一。在所考察的魏晋文献中,"油"语义场共有五大成员:"膏"、"脂"、"油"、"肪"、"泽"。其中"膏"、"脂"、"油"呈三足鼎立之势,用法类似,"油"代表着本语义场未来的发展方向。"肪"、"泽"的使用比例较少,魏晋以后它们或成为双音词中的语素或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4.
白寿彝以史学而著称,同时在民国时期对朱熹也有颇深的研究,尤其是他对朱熹从学于道谦的研究,着重于从佛书之外得到证据,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他不仅以李侗《与罗博文书》说朱熹“初从谦开善处下工夫来”证明朱熹从道谦学佛,而且最早以朱熹《游密庵》说明朱熹青少年时多次游盘于道谦所居的密庵.他的这一研究对于论证朱熹从学于道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祎琛 《理论界》2009,(8):137-140
20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首先展开对于明清善书的研究,自此中外学术界从宗教史、社会史、思想史等多个角度给予善书较多的关注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出现了很多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面对明清时期大量涌现的善书,目前的善书研究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有关明清时期善书的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中必然将继续牵连、吸引着学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6.
胡淑芳 《江汉论坛》2005,(7):100-102
本文从四方面对钱大群先生<中国"复仇"制度论考>补论过失杀人受害者亲属复仇的规定;东汉对复仇者的制裁;元代复仇制度属于中华法系与蒙古法系的融合;赦免制度对复仇制度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汉语中的构词语素入手,将它们与古代汉语中相对应的单音词进行比较,对比单音形容词降格为构词语素前后的语义变化,从而总结出单音形容词语素化语义演变的特点:形容词中量性特征不凸显、主观性强的非基本性质形容词语素化倾向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X奴"类名称的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润桃 《中州学刊》2008,(2):249-251
"X奴"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词语,大多用作名词,表示人名、物名和品牌名等."X奴"类名称的语义源于"奴"的鄙称义、谦称义和美称义."X奴"类名称的大量产生,与粤方言的强势侵入有关,也与国民思想观念改变以及国民根深蒂固的主奴意识有关.、"X奴"类名称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但目前似乎出现了泛滥之势.  相似文献   

19.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本文对与语素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对语素的性质、语素的构词能力、划分语素的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法律对土地交易有着严格而规范的要求:使用官印契本或具备契尾;买卖土地应诚信、不得重复典卖.制度层面废除"先问亲邻"的传统,缴纳契税过割赋税,禁止买卖旗人土地.但是,明清土地交易的实践中却有极强的变通复杂灵活性:突破"族田不能典卖"的规则,田面、田底分离交易,白契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