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多哈回合集团化谈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出现了以谈判集团为载体的谈判模式。这一谈判模式一方面以集团内部的沟通与协调为基础,减小了谈判成本,提高了谈判效益,推动了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的民主化、透明度;但另一方面,集团的产生也使得谈判中的利益协调更趋复杂,达成最终协议的难度增大,多哈回合谈判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  相似文献   

2.
多哈回合谈判呈现新的特点,成员方的集团化和新兴国家的崛起影响了传统的南北矛盾和南南合作,新自由主义理论的退潮导致了WTO成员面临多元化的选择。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秉持"互利共赢"的对外政策,面临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大国和新成员等复杂定位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历经数十年的风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势头似乎已经无法遏止。政治精英与普通民众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兴致勃勃地嘲讽自由贸易。世贸组织原本打算通过“多哈回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为优惠的贸易条件,但该回合谈判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而且重新启动谈判依然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4.
2001年11月启动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屡次陷入困境,其原因主要存在于发展中成员与发达成员冲突剧烈、利益博弈格局复杂、农业议题坚冰难破,政治因素推波助澜。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特殊背景下,多哈困境无疑严重打击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不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同时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WTO多哈回合谈判与中国的多边外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多哈回合谈判,是中国第一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此类谈判方数量众多、议题广泛、旷日持久的大型多边经贸外交,它为中国全面学习、适应多边经贸外交的游戏规则并积极影响多边贸易体制的运行提供了宝贵契机。通过过去几年积极、务实、灵活的参与,中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下一阶段,中国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自身与谈判有关的能力建设,同时采取市场准入议题和发展议题"两手抓"的策略,推动谈判的成功结束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被视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典,但是这一协议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要求,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则未充分反映.在2001年开始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坚持发展权优先原则,与发达国家展开了艰难的谈判.然而发达国家不愿作出让步,多哈回合达成最终协议遥遥无期.在此种情况下,通过区域贸易协定(RTA)和自由贸易协定(FTA)中的知识产权协议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不失为一条迂回前进路线.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极度恶化的夏天,没有什么人去注意世贸谈判多哈回合的又一次失败。自由贸易论者感到痛心疾首,但其他人却不当回事。在世贸组织基地日内瓦的失败,似乎是一次附带事件。  相似文献   

8.
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认为,美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的让步并不符合美国劳工阶层的利益。在欧洲,法国政治家正在利用食品危机来推动贸易保护主义。在亚洲,数以万计的韩国人抗议从美国进口牛肉。  相似文献   

9.
巴厘一揽子协定为中国保障粮食安全带来了新局面。从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乌拉圭至多哈回合时期,粮食安全关注越来越成为谈判的重点,多哈回合谈判中各大利益集团也就其自身情况表明不同的谈判立场及利益诉求。协定的达成,在确认粮食安全等非贸易关注的重要意义、公共储备计划的"和平条款"、关税配额制度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的同时,又存在文件约束力低下、取消发达国家农产品补贴目标失败、利好政策实施程序及条件复杂等缺憾。对于中国而言,应分析此次协定为增强中国的粮食获取能力带来的政策利好,继续在后续谈判中加强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同时及时地修改中国的粮食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多哈回合”最终达成框架协议8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147个成员就“多哈回合”的主要议题达成框架协议。去年9月坎昆会议失败后,多哈谈判陷入僵局,世贸组织的威信受到严重打击。此次框架协议的达成是多哈谈判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和维护世界经济发展势头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巴拉圭一超市发生火灾,死亡人数超过500人当地时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郊外的一个超市发生大火。截至当地时间8月4日,在火灾中丧生的人数已经上升到504人,另有512人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70人伤势严重。△“信使”号飞船开始水星探测之旅…  相似文献   

11.
相声的演出场所经撂地场子、茶馆和园子、电视台三个阶段的变化,推动了艺术的流变。撂地场子促进了相声形成,世俗化环境使早期相声趋于低俗,场子的复合性也使相声成为“综合性艺术”。茶馆和园子环境较为高雅、观众高层化,提高了相声地位并扩大其影响,促使相声文明化和美化,并逐渐转化为“语言的艺术”。电视作为视觉媒体,使相声吸纳大量戏剧元素,采取表演性结构,使之回归了“小喜剧”。  相似文献   

12.
教师话语作为教学的媒介和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在语言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回顾教师话语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有助于教师规范自己的课堂语言,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电视谈话类节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在我国的风行,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谈话节目在丰富国内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呈现出诸多问题。提升谈话节目的品位,培育出更多的品牌节目,是谈话节目今后发展中要积极面对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学习者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其语言习得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课堂话语。目前,教师话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而对教师话语的研究却严重滞后,尚未引起专家、学者和语言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作者在对教师话语研究现状及最新发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话语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分析了教师话语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教师话语就像一根线,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串连起来,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堂言语交际活动,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习者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通过双向交际和意义协商促进语言习得。因此,教师话语对中国课堂英语教学的启示:改变教师角色,通过课堂互动来平衡输入输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改变单一提问模式,对回答积极反馈,降低学生情感过滤;提高教师话语质量,优化学生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作为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的关键人物,影响了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国政治走向,他的对日外交问题也成为同时期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期间蒋介石对日"和谈"问题进行客观地、阶段性地分析和探讨,通过对他在这一时期的对日"和谈"活动的主客观囚素的分析,力求使人们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蒋介石的对日外交策略做一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教学语言是教师的专业语言,它既有别于科学术语和一般的专业用语,又不同于一般文学艺术语言。教学语言的特性与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关系非常密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教学艺术的重要构成内容,教学语言艺术体现在规范性、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通俗性、针对性和和谐性的统一上。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做好高校院级办公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容,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落实的重要原则。本文从“以人为本”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原则、“以人为本”是办公室人员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关键是要落实到服务中等三方面,对以人为本、做好高校院级办公室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对广东农村452名妇女的调查分析表明:农村妇女的日常沟通具有事件一关系结合性特征,基于事件的沟通对象种类相对单一,基于对象的沟通事件信息相对集中;丈夫、娘家人是农村妇女主要的沟通对象,夫家人处于沟通边缘;农村妇女的对外沟通主要围绕生育遭遇、身体健康和抚育子女等话题展开:夫妻关系融洽虽是妇女评价生活幸福的最主要标准,但很少有妇女与丈夫谈论该话题。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中叶以来脱口秀节目逐渐被大众接受并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艾伦秀》是美国最受欢迎的脱口秀节目之一.预设是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领域,由于自身的特点及功用,预设经常被大量应用于脱口秀节目中.从语用预设的角度分析脱口秀节目的语言运用,指出了四种语用预设在脱口秀中的应用和语用预设在脱口秀中的功能,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脱口秀语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视谈话节目越来越多的受到观众的关注。观众主动发表言论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作为语言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为专家学者也为普通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其中辩论式谈话节目因其话题有可辨性、参与人数多、现场辩论激烈,汇聚的观点丰富多彩而倍受欢迎。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辩论式谈话节目受欢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