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到了夏天,很多小伙伴总是感到昏昏欲睡、浑身无力。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的、暂时性生理现象,是人体对季节转换而做出的自然调节反应。如何消除困倦呢?夏打盹,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职业时空》2005,(17):52-52
疲劳和香蕉热爱运动是件好事,但也要注意“度”的把握,因为运动过量会导致浑身乏力。运动时身体排出大量汗液,水分流失的同时,身体中很多矿物质也随着汗水排出体外,主要是钾和钠两种元素。身体中钠的“库存”量相对较大,而且钠也比较容易从食物中得到补充,但钾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则比较少,因此运动后更要注意选择含有丰富钾元素的食品及时补充。补充钾最理想的选择就是香蕉,因为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有些人一到夏天就感觉精神倦怠昏昏欲睡,这是怎么回事呢?在长夏或夏季时常打瞌睡是因脾虚湿阻引起的,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中医食疗可以帮您解决这个问题。可食用米仁绿豆汤、山药米仁粥等,起到健脾化湿开胃的作用:中成药方面可用藿香正气胶囊、纯阳正气丸、玉枢丹等:中草药如藿香、佩兰、菖蒲、砂仁、蔻仁、扁豆、荷叶、菊花、决明子、莲子等,可清热化湿。胃口有了,饮食摄入增加,精神倍增,就不容易打瞌睡了。  相似文献   

4.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秋季,“秋乏”如同点了人的睡穴,让人整日哈欠连天。那么有什么办法来改善这种生理现象呢?  相似文献   

5.
保健信箱     
《老年人》2001,(1)
服“寿比山”常查血钾和尿酸问:我近来手指关节疼痛,全身乏力。这与我因患高血压而长期服用降压药“寿比山”有关吗?株洲市顾克仕答:寿比山(即“钠催离”),是降血压药吲达帕胺的商品名。患者每天服用一次,通常的剂量为每次不超过2.5毫克,一般用药后1~2周可使血压平稳降低。  寿比山属利尿类降压药,绝大多数患者按上述常规剂量服用不会增加体内钾从尿液排出,故血钾一般不会降低。然而,也确有1%~2%的患者可能发生副作用。如果出现全身乏力,精神倦怠,尿量明显增多,应警惕低钾血症的发生。建议这些患者及时检测血钾,在医生指…  相似文献   

6.
正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到炎热夏季,不少人都开始昏昏沉沉地"过日子"。以下四招帮你赶走夏打盹。拳头握紧,放在耳朵斜后方,靠近颈部中央的头骨位置,闭上眼睛,头往后仰,感觉拳头支撑着头部的力量,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能释放疲惫感。头昏眼花时,用手指头尖端轻轻拍(敲)打头部,是不错的提神法。先敲头顶部  相似文献   

7.
《职业时空》2005,(9):52
疲劳和香蕉 热爱运动是件好事,但也要注意"度"的把握,因为运动过量会导致浑身乏力.运动时身体排出大量汗液,水分流失的同时,身体中很多矿物质也随着汗水排出体外,主要是钾和钠两种元素.身体中钠的"库存"量相对较大,而且钠也比较容易从食物中得到补充,但钾元素在体内的含量则比较少,因此运动后更要注意选择含有丰富钾元素的食品及时补充.补充钾最理想的选择就是香蕉,因为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  相似文献   

8.
盛夏补钾茶     
苏茯薏 《老年世界》2014,(13):42-42
盛夏,人们稍事活动或劳作,便会大汗淋漓,继而出现四肢无力、疲惫倦怠等症状。此时,伴随着汗液排出体外的除了钠元素之外,还有大量的钾元素。当体内缺钾时,会出现无力、疲乏、心跳减弱、头昏眼花等症状,此外,低钾会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肠麻痹,降低食欲,使人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翠衣香蕉茶 用法宜忌:每日2次,代茶饮。配方:西瓜皮200克,香蕉100克,冰糖适量。制作:1.西瓜皮洗净,切块;香蕉去皮,切小块。2.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加入西瓜皮、香蕉、冰糖,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煮30分钟,去渣取液即可。  相似文献   

9.
霍雨佳 《老年世界》2014,(12):34-35
传统中医认为,“夏三月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的确,夏日气温常常在37-39度,大大超出了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受热时间过长、身体过于疲劳、没能及时补充水分等都会导致中暑症状出现。另外,夏季湿度普遍较高,人体容易受暑湿之邪侵袭而生病。  相似文献   

10.
<正>谁都知道夏季需要多喝水,但如何喝水、喝什么水才对健康有好处呢?夏天,人容易出汗,此时,普通的水就不能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人体大量排汗时,汗液带走了不少无机盐,如钠、钾、镁等。因此,夏天应该多喝一些含有天然矿物元素、弱碱性的饮用水,也就是用天然水源加工的饮用水,尽量不要饮用纯净水、矿物质水等低矿化度、用自来水加工的饮用水,这样才能更好地补充机体需要,同时也可防止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1.
让皮肤美丽一“夏”在7月这个热情洋溢的季节,如若不美丽一“夏”,那可真是太有负于女孩子的如花青春了.气候的变化,温度和湿度的差异,都会对皮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赤日炎炎的夏季,温度上升,气候闷热,极易使皮肤受到伤害。因此,要特别重视夏季皮肤的保...  相似文献   

12.
炎热的夏季,很容易成为心血管病人的“多事之夏”,每年当温度在32摄氏度以上的时段内,总会出现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高温特别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每年也总会听到夏季晨练时猝死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刘绍贵 《老年人》2011,(1):53-53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是大众在日常膳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食疗经验,意在提示人们:冬季适当进食萝卜,夏季适当进食生姜,对人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钾──老年人的“佳友”林森钾是人体细胞及体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改变细胞通透能力、增强细胞活性、利尿排钠、减少肾素分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扩张血管等多种生理功能。新近的许多研究表明,钾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加州地区关于居民饮食的长期...  相似文献   

15.
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但不能“乱补”。  相似文献   

16.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这是人们对睡眠与季节关系的精彩概括。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春困呢?看看中医怎么说。  相似文献   

17.
执着 《当代老年》2013,(8):48-49
炎热的夏季,气温渐升,日光渐燥,身体各脏器也随之发生不小的变化。夏季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身心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养心神——增静减怒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夏季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夏季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相似文献   

18.
8月健康提示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虽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郁闷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可进补。但切记进补不可乱补。另外,各种瓜果大量上市,人的胃口也好了,细菌性痢疾成为了最常见病,要小心注意。  相似文献   

19.
董青松 《老人世界》2014,(12):64-64
据2014年7月8日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啤酒中因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多酚物质及生命所需的磷、钾、钙、钠等稀有元素,故有“液体面包”之称。近期研究发现,如经常少量饮用啤酒,不但可起到消暑解热、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作用,还有减肥、美容、利尿,预防骨质疏松、提高认知能力、降低患老年痴呆风险、保护血管和心脏及延缓衰老等功效。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饮料之一,它的发明与谷物的起源密切相关,据说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我国传统的医学一直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人体要适应天时的变化,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火上加油。夏季养生不仅要做到“心静自然凉”,同时还要注意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