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和平崛起视角下的国家软实力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存在的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大国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中国和平崛起不可逆转,必须抓住战略发展机遇.崛起的中国,软实力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软实力的资源实力和行为实力需要我们用客观的眼光和战略的心态来测量和审视,由此找到一条发展壮大中国软实力的合力路径,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国家定位即主权国家根据本国综合实力和外交政策需要,对该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看待与界定.1943年-1945年间,国民政府在外交事务上对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进行界定,积极参与地区事务,参与国际体系的创立,逐渐找到自己的国家定位和国际地位,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身份认同对中国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国民政府外交上的胜利无法掩盖内政的失策之举,为新政权代替也是历史必然.然而,历史的外交遗产将影响着下一代中国人的寻求独立自强之路.  相似文献   

3.
《大庆社会科学》2013,(4):77-77
张丽平指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表现非常抢眼,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层级正在发生变化,正在由外围经济体向核心外围经济体转变。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摆脱单纯的国际支付规则接受者身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力在逐步提高。中国的这种转变不会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现有结构,因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依然掌握在中心国家——美国手中。而且由于资本项目存在严格管制、人民币国际化刚刚起步、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发达等原因,中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力很弱。但是,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分子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这种转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进步。中国地位的提升为国际货币体系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建设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应在国际货币体系建设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此,中国应该在四个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一是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经济实力是推动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角色  相似文献   

4.
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必须能够与开放的国际社会和全球经济体系相融合,并拥有与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大国身份相称的经济地位。不言而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不能涉足国际市场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共享全球资源,而且自己领域内的市场也可能被列强侵蚀和瓜分,而且更会在这个地球上没有铿锵有力发言的权力。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同志运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刻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提出了改革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5.
结构-单元模式的国家身份理论是体系理论.它既重视国际体系的结构因素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又考虑了国际体系的构成单元对国家身份的塑造.在将这一模式用于解释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平、发展等国际体系层次的文化结构,有助于塑造中国合作型的战略文化.而抱持这一战略文化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实践,可以破除不利于社会主义大国地位上升的陈旧理念,可以破解中国和平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诸多难题.同时,中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实践也已引起了中国观念的深刻变化.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则是这些变化的国内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生计观念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伦理的核心观念,一方面,思想家们在倡导生计观念。另一方面,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决定了人们的具体生活情境,在这一情境中,人们追逐和积累财富的效用非常有限,除了使自己和家人提高其身份地位并过上与其身份地位相适应的生活之外几乎没有更多的意义,而要提高自己和家人的身份地位,又决不仅仅是依靠追逐和积累财富所能实现的。因此人们奉行生计观念而不是营利原则,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变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主权不仅是权利(权力),也是国家承担的对国内人民和国际社会的责任.国际社会里存在着要求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主张.实际上,中国主权最初就是以承担、履行保护国内人民的责任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同时,中国主权的早期实践也证明了其对国际和平稳定的责任承担.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中国严格地遵从国际制度与规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为主权代表和维护着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主体身份、地位,所以中国坚定地保护、提升其主体身份、地位.同时,主权也代表反映了具体的权益,中国总是平衡协调这些主权权益的冲突.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中国不是盲目地听从外来的行动指导,而是根据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来承担、履行责任.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中国文化安全与"再中国化"问题的提出,是对西方现代性 ̄后现代性的单边主义文化霸权反思批判基础上的新思维."再中国化"文化战略的呈现与以下九个问题的探讨与解决息息相关: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世界大势;大国和平崛起与"国际文化战争"症候;"中国形象"在全球"国家形象"中的地位;中国"三和文明"应同西方"三争文明"互补;西方"现代性弊端"与中国可持续"文化输出";注重大国软硬实力和重塑"中国文化身份";重新评估"美国精神"与"中国精神"世界化;大国崛起的"精神现代化"与"国家文化安全";"再中国化"的关键在于"走近经典"、"创新经典".  相似文献   

9.
师爽 《天府新论》2012,(1):126-130
中国美术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中所蕴含的比较视野,带来了中国美术现代性进程的独特议题,在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道路上,产生了"引西方以批判中国传统","重建中国美术的民族身份","道路的选择与‘主义’的固着"等经验。这三个议题是中国美术所特有的,深深地带着后发国家所具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从晚清至五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积极探索如何以文化为原动力提升国家实力,深刻阐释文化革新在振兴国家和民族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西方文化资源,实际上构成了那个时期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涵.注重文学的教化力量,依靠文化、文艺、文学的特有启蒙"力",生动、真切地揭示社会真相,改造国民性,是发挥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重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和文化认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我们承认全球化确实已经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进一步断定,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模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同时也模糊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使得某一个特定的民族的认同变得多重,具体体现在文化上就更是呈现了一种文化认同的多极化和非单一化.实际上,全球化之于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消解了认同的"单一性"和"本真性",为一种超民族主义的多元文化认同铺平了道路.中华文化的认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儒学或道学的认同,而是一种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并经过当代重新阐释了的新的多元认同,在这方面,经过后现代语境下重新建构的新儒学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身份制度不只是一个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而是由户籍身份、职业身份、居住身份以及政治身份等子系统综合地组合而成的复杂的社会分层系统,是具有身份制和等级制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国民身份制度,它还是一种社会管理制度。从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基本事实来看,这一身份制度与社会不公问题具有深层关系,并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创新的结构性障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Phinney(1992)多群体民族认同量表和ValkKuar(2001)民族认同量表,以3905名云南跨境民族学生为对象,调查研究了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得出结论:(1)云南跨境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总体上都处于"比较认同"的水平;(2)云南跨境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都存在性别、地州、学历差异。  相似文献   

14.
陈晓杰 《理论界》2014,(11):1-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梦的国际价值,以及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梦采取一种理解、支持和赞同的态度,中国梦获得了普遍的国际认同。同时,由于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道路、国家利益的不同,国际社会对中国梦的认同状况也不尽相同,甚至出现很多蓄意歪曲、抨击和丑化中国梦的情况,致使中国梦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些认同危机。能否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关系到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应不遗余力地强化中国梦的国际认同。  相似文献   

15.
李炳全 《阴山学刊》2014,(3):10-14,29
文化心理与国家身份关系密切,国家身份主要表现在文化心理方面,文化心理特质是国家身份的重要内容,国家身份的确定需要以文化心理为基础,国家身份的塑成实质上是对文化心理特质的培养,国家身份的认同实质上就是具有国家身份所要求具有的文化心理品质。总之,在国家身份的确认、塑成与认同时,必须考虑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16.
古代福建汀州所在的汀江流域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是福建客家聚居的主要区域和文化中心区域,在客家民系发展中起着人口聚落、繁衍和族群认同作用,也成为当今世界客家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最重要的区域。客家只有在通过血缘与文化寻根达到客家族群认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全球化背景下的客家文化重构。  相似文献   

17.
蒋宝麟 《社会科学》2012,(3):183-192
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文史学术界大致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以"新"、"旧"为重要分野。从南高师一直到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时期,该校中文系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治学和教学风格,在当时被视为一个坚守"旧学"的"学派"。一方面,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中文系内部标榜"国学",体现出较强的旧学认同;而另一方面,现代的"学派"建构不仅出于学术认同之别,现实权力之争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包燕 《社会科学》2012,(6):187-192
"国家形象"既是国家现实的呈现,也是媒介建构的结果。以上世纪70年代的《精武门》、90年代的《黄飞鸿》、新世纪初的《叶问》等华语功夫电影为中心,考察影像中的国家形象与时代的互文关系,我们发现当代华语功夫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经历了政治认同焦虑、物质现代性追寻、文化自信重建的深层嬗变。而新近华语功夫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在理想性意识形态的敏锐输出同时,呈现出现实质感的匮乏。走出刻板叙事,实现理想性与现实感的平衡是华语主流商业电影获得有效认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现代性语境中,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身份建构一开始就被置于一个东西方比较中,因为没有他者也无所谓自我.而两性关系恰恰是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最基本单元.百年文学/文化想象对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身份建构/认同充满性别象征隐喻,性别政治其实一直在参与对民族身份的建构,这样的参与不仅仅影响了女性这个性别在民族身份、民族精神建构中的地位、意义,而且还影响了民族身份、民族精神建构本身.性别本质主义已然与我们对民族身份认同/建构上的本质化、凝固化、单一化密切相关,从而忽略了民族身份、民族精神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丰繁多元、流动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从2003年开始,“汉服热”逐渐兴起。但“汉服”的定义实际上存在分歧,对于现代汉服的理解也众说纷纭。现代汉服作为一种服饰符码,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解读:首先,它是古典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反抗,对思想归属的寻找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开掘;其次,它是汉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人们在汉民族形象模糊和全球化冲击的双重焦虑下,重塑身份认同的应对策略;最后,它还是一种消费符号,表达了人们对于文化、学识、才智、地位的想象,在消费社会中对“独特”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