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项目投资面临运营滞后以及债务融资约束的情形下,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构建了企业家签订信用担保互换契约的两阶段投资决策模型。运用动态规划以及均衡定价方法,给出了企业家股权及期权价值的显示表达,得到了两个阶段担保成本满足的代数方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运营滞后和信用担保下企业家的最优投资决策问题。数值结果表明:外部运营时滞会提高杠杆率,导致企业家提前投资,同时会提高企业家第一阶段债务融资的担保成本,但会降低第二阶段债务融资的担保成本;随第一阶段投资额度逐渐增大,企业家的最优投资水平呈U型变化,第一阶段债务融资时的担保成本单调递减,而第二段债务融资时的担保成本呈现倒U型;企业家两个阶段的融资缺口对项目最优投资水平、最优破产水平以及担保成本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上市公司投资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根据行为金融理论和风险定价理论提出对照假设,应用排序组合法和截面回归法实证发现:投资水平高(低)的上市公司后期股票收益低(高)于前期;投资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动态变化,高投资公司前期的股票收益高于低投资公司,后期则相反,表明投资者对公司投资过度反应;投资扩张后,股票收益不一定下降,而且控制投资因素后股票收益与盈利、账面市值比、贝塔没有显著正相关,结果不支持风险定价理论。投资效应的原因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为此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表明中国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导致了投资效应,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资本市场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要求,这为加强金融监管和投资者教育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虑单个供应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研究了供应商的渠道侵入策略和供应链成员的绿色产品开发(GPD)投资策略。本文首先研究了给定供应商的渠道侵入策略下,供应链成员的GPD最优内生投资决策。然后通过比较不投资策略、零售商投资策略和供应商投资策略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利润,得出供应商的最优渠道侵入决策。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在不同的策略组合下,消费者绿色敏感度和渠道替代率的变化对零售商和供应商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无论供应商渠道侵入与否,供应商投资GPD可使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利润达到最高。2)当不投资GPD或零售商投资时,供应商不应该进行渠道侵入;当供应商投资GPD时,如果投资成本较小,或者消费者绿色敏感度较大,那么供应商应该进行渠道侵入。3)基于供应商渠道侵入策略,供应商的绿色投资水平高于零售商的绿色投资水平;基于GPD投资策略,供应商进行渠道侵入后,会提高其绿色投资水平,而零售商则会降低其绿色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效投资是产业链安全的重要保证,供应链信息溢出效应会导致客户信息对供应商企业投资产生影响。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企业—客户关系数据,考察了客户资产减值如何影响供应商企业投资。研究发现,客户资产减值会降低供应商企业的投资水平,这验证了客户资产减值在供应链上存在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资产减值通过使供应商企业的管理层产生悲观预期,以及加剧供应商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降低供应商企业的投资水平,但未通过减少信贷资源供给影响供应商企业的投资。此外,对于非国有控股、较弱议价能力、较低行业资产流动性及较高客户媒体关注度的供应商企业,客户资产减值对其投资水平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为客户信息影响上游供应商企业投资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还为监管层规范企业计提资产减值行为,进而提升供应链整体投资效率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条件风险值度量准则下,建立了考虑不同风险偏好的供应链创新投资决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供应商单独投资和联合投资2种情况下供应链的创新投资水平。给出了联合投资时投资分担比例必须满足的区间,确定了供应商主导和制造商主导下的最优投资分担比例。研究表明:制造商喜好风险可以增加市场中的产品数量,提高供应商创新投资水平;供应商可以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抵消制造商因为风险规避带来的消极影响。当制造商分担供应商的部分创新投资时,供应商的创新投资水平和制造商的产量均得到了提高,并且供应商主导下确定的最优创新投资分担比例大于制造商主导下确定的最优创新投资分担比例。最后用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0—2007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投资的构成与分布状况、大股东控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效应、成长能力与投资行为的关系三个方面研究了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特征。主要结论是:(1)上市公司不同年度的投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性,并且维持投资水平的比重较小,而增量投资水平占据主体。(2)大股东的性质对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法人股控制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小.而国家股和民营控制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3)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大,就越能够通过控制权来决定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增量投资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成长能力对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效应,中成长性公司和高成长性公司的平均投资水平要高于低成长性公司,反映了这些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机会。最后.本文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沿用基于消费的资产定价模型设定,将行为金融领域中离散时间框架下的情绪资产定价模型拓展到连续时间框架下,把异质性纳入Lucas纯交换经济体,构建了一个含有异质性投资者的动态情绪资产定价模型,并使用中央计划者问题求解出异质均衡.通过加入投资者情绪因子,本文得到情绪投资者的主观股利增长率,并将其用于动态异质情绪资产定价模型的框架中,以此刻画理性投资者和情绪投资者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是影响收益的重要因子.数值算例与敏感性分析表明投资者关于股利信息的错误预期将会导致横截面股价漂移率增大.  相似文献   

8.
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效率促进还是抑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投资效率为核心,通过基于流动性特性的条件关系检验和基于预期投资偏离的无条件关系检验,探讨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投资中的角色。研究发现,当公司很可能面临投资过度境况时,更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加剧了该现象的发生;当公司很可能面临投资不足境况时,更低的内部控制质量同样加剧了投资不足现象的发生;相对于内控较好的公司而言,内控较差的公司更可能出现在偏离正常投资水平的无法解释的极端投资组;公司层面和会计层面重大内控缺陷对投资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整体而言,内控缺陷更多的公司,其之于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更加严重。本研究表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公司投资效率的重要途径,亦是从微观层面防止中国经济投资过热或过冷,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意味着当前监管机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决策是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  相似文献   

9.
连立帅  朱松  陈关亭 《管理世界》2019,35(8):136-154
非财务信息可以反映企业内在价值,反馈至股价中则有利于引导企业的投资行为,但其要求市场上拥有大量具备信息搜集、解读与分析能力优势与践行价值投资的投资者,而开放资本市场有利于将发达资本市场的成熟投资者引入新兴市场国家,实现市场合理定价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的外生事件,本文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对非财务信息定价与企业投资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会提高企业投资与非财务信息定价的敏感性,表明该交易制度能够增强非财务信息定价并影响企业投资。这种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股价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决定因素,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会提高长期债务融资与非财务信息定价的敏感性,从而影响企业投资的融资支持。本文研究表明,通过资本市场开放引入发达资本市场投资者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增强股价对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供应商技术创新条件下,以供应商单独投资和制造商-供应商联合投资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企业间决策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技术不确定性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比较了两种情形下双方的投资决策制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创新技术可行性的增加,供应商会提升投资的水平,制造商会降低投资的分担比例;联合投资不仅提高了供应商技术创新投资水平,同时也扩展了供应商创新技术的可行性区间。  相似文献   

11.
基金投资策略选择是学术界、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将基金投资策略量化为组合收益的市场情绪敏感度,首次在微观层面对其按照市场状态分类界定为迎合情绪策略与修正情绪策略,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探究基金的投资策略选择对其流量、风险和经理努力程度产生的系统影响,从行为委托代理视角剖析基金业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金采取迎合策略时,对投资者特别是个体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但会对投资者利益造成隐性侵害,表现为基金未来的风险增大、收益降低,且基金经理在无需付出更多努力的情况下可获得更高报酬.进一步分析表明,基金经理为取悦投资者的消极放任行为是其业绩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基金采取修正策略时,产生的系列影响则完全相反.本研究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实践、基金治理与监管,及解释基金市场异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Python爬取百度指数平台搜索量数据构建投资者现金股利情绪指数和高送转情绪指数,并以此为基础考察A股上市公司的股利迎合行为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和高送转行为均呈现出明显的迎合特征,并且公司对投资者现金股利情绪和高送转情绪的迎合会导致股价崩盘风险上升.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在具有融资需求的情况下实施现金股利迎合和高送转迎合的动机强烈,而在大股东存在减持意愿的情况下倾向于实施高送转迎合.本文通过构建大数据股利情绪指数对公司股利迎合行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的拓展,并对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决策以及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风险项目价值的风险投资最优中止时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止决策能力是影响风险投资公司长期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现有中止决策方法忽视了风险项目发展过程中信息对项目价值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中止决策时机。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从贝叶斯后验估计的角度提出了风险投资家后验概率的信号学习过程;然后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在确定对风险项目最优投资水平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风险项目价值的最优中止时机模型;最后对最优中止时机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本文提出的最优中止模型考虑了风险项目发展过程中新信息释放对中止时机的影响,解决了分阶段投资情形下的最优中止决策问题,为风险投资家及时做出中止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该模型还可用来分析风险投资家对风险项目的最优投资水平问题,为其做出最优决策提供参考。此外,模型的分析也为风险项目创始人通常发生的逆向选择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股票流动性、股价信息含量与企业投资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微观结构和公司财务学的交叉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以2001年~2007年仅发行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高频数据构造相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报价价差衡量股票流动性,考察股票流动性、股价信息含量与公司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股价信息含量呈倒U型关系,但是股票信息含量的大小并没有影响到投资和股价之间的敏感性,说明市场上的投资者可能更多的是挖掘管理者已有但没有披露出来的私有信息,而不是管理者没有的私有信息,因而管理者并不需要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此外,股票流动性与企业投资水平正相关,意味着股票流动性通过扩展企业的投资机会集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使用不同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均没有改变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5.
公共项目与其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即项目系统。公共项目的环境包括企业、政府、私人投资者、顾客、股东等利益相关者,以及投资项目所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此引入群决策理论,综合考虑公共项目的各相关者的利益以及整个项目系统的和谐建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消费者对质量差异化产品的异质性偏好以及环保意识,建立了消费者效用函数以及产品需求函数,构建了差异化竞争制造商及其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进而,研究了竞争供应链中制造商环保技术投资策略,考察了市场竞争对供应链均衡定价决策、环保技术投资决策以及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制造商总是会选择更高的环保技术投资水平,但消费者也需为此支付更高的产品溢价;制造商环保技术投资会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并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福利,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制造商总是有动机选择投资环保技术,而技术水平较低的制造商则不会有动机选择投资环保技术;市场竞争会导致供应商和制造商定价决策的变化,但此时供应商反而能够获得更多利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产业政策、政府支持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未受产业政策鼓励或未受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公司,受产业政策鼓励或重点支持公司的政府补助、长期负债较多,且该结果在省委书记或省长任期较长条件下更为显著;与此同时,公司政府补助、长期负债越多,其投资水平越高,投资效率越低,过度投资程度越高;进一步地,相对未受产业政策鼓励或未受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阶段,受产业政策鼓励或重点支持阶段的公司政府补助、长期负债与投资水平(投资效率)的正(负)相关关系更强,过度投资也更为严重。研究表明,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偏好基于国家产业政策,为本地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然而,政府与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引发公司过度投资,影响产业政策实施效果。本文不仅为产业政策实施的负面效应研究提供了证据,还拓展并丰富了政策不确定性与公司投资行为、产业政策与公司决策的相关研究。本文研究结论对产业政策实施的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投贷联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驱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推动"产融结合"的重要手段,而合理投资结构成为探索投贷联动机制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本文刻画了供应链鲁棒风险模型支持下投融资博弈的新特征,构建了零售企业投贷联动融资模型,探讨合理投资结构存在性。研究表明:投资方参与零售企业投贷联动融资博弈时,存在协调投资方利益最大化的"投贷联动区间"与最优投资结构,且最优投资结构受市场成长性主导。此外,企业所得税降低导致负债税盾效应减弱时,存在"反啄食顺序"的投资偏好。  相似文献   

19.
考虑研发不确定条件,在研发阶段可合作,产出阶段产量竞争的两阶段动态博弈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竞合模式下,企业的研发决策及所能获得的研发绩效.结果表明,相对于研发竞争,只有溢出效应大时,研发卡特尔下企业才会降低研发门槛值,提高投资水平,同时,企业研发绩效得到增加,竞争研发联盟下企业一定会提高门槛值,降低投资水平,而其研发绩效是不确定的.卡特尔研发联盟优于其他模式,企业研发门槛值最低,投资水平最高,同时可获得最高研发缋效.此外,研发竞争下,溢出增加时企业一定会提升门槛值,降低投资水平,研发绩效可能会增加;研发卡特尔下,溢出增加企业一定会降低研发门槛值,提升投资水平,研发绩效增加.  相似文献   

20.
研究存在获得、吸收和处理信息的成本时代表性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和投资决策问题,结果显示成本的存在意味着消费者仅选择在特定时间更新其决策,且在两相邻决策日间保持疏忽。这种理性疏忽的行为特征将直接影响投资决策,进而产生有限参与、处置行为和高储蓄率等现象。模型明确了成本、财富水平等因素对于投资者的消费、投资决策的影响途径及程度,为如何针对不同投资群体合理引导其消费、投资行为以及健全资本市场机制、完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制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同时通过比对相关研究结果,侧面论证了中国市场主要以短期疏忽投资者为主,为研究摩擦市场中的资产价格异动及信息时滞下的政策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