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颖 《科学咨询》2010,(7):34-34
网络传播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门可从多方面采取适当措施,应对网络传播环境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信息传播的又一次飞跃,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所显示出来的新颖高超的技术特征,为大学生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因其具有形形色色信息包括有害信息,对大学生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主体,在突发事件背景下的态度和情绪影响着网络舆论的走向,关系着高校和社会的稳定。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新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思想动态影响着大学生网络情绪的产生,社会思潮的密集碰撞和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成为大学生网络情绪教育的挑战,政府、媒体和高校要多方合力,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构建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情绪的教育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社交网络、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为大学生求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与此伴随着网络谣言传播事件多发,网络谣言影响着大学生求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业指导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自律与社会监督并重,才能破除网络谣言对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求职的危害,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邢金祥 《经营管理者》2013,(6X):261-261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信息的传播尤其对热点事件所形成的网络舆论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乃至行为。本文分析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产生一定影响,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使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一、当今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我们在小样本预测的基础上自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调查问卷》,在网络上对我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和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顾客口碑意见领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基本手段,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对顾客口碑传播中的意见领袖开展研究。研究从意见领袖的特征出发,提出综合考虑点度中心度、点入度与点出度和结构洞等指标,可以利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对意见领袖进行测量。从顾客口碑传播网络的密度、节点测地距离、网络成分规模等角度所进行的分析发现意见领袖对顾客口碑传播网络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传播范围的影响要大于对传播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顾客口碑传播网络是一个密度较低的稀疏的网络。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化的重要因素。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日益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完善网络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教育的有效治理,国家应当出台对网络的治理体系标准与网站评估政策,努力实现对网络的善治。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已悄悄融入我们的生活。当前,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大学生的特性,运用网络这一便利条件积极探索思想网络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促进学生的品质教育和培养,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在给大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良好环境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来了种种冲击和负面影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教育功能,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并使其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网络依赖会导致人的行为异常、人格障碍、人际交往受阻、交 感神经失调。大学生是网络依赖的易患人群。造成网络依赖的原因涉及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网络依赖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带来负性影响。为预防大学生网络依赖的产生,一是要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的正确性,二是要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可靠性,三是要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不仅是其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还能很好的调节他们的各种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网络在凭借其优势给大学生提供重要服务的同时,还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与阅读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网络环境之下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心理产生的主要不良倾向与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试图通过提出合理的阅读心理调整策略来提高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3.
韩芳 《经营管理者》2013,(7X):256-256
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与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变化息息相关。高校危机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相较于传统舆论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准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舆论生成及传播的特点,有效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论引导,是高校危机事件应对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影响了校园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的发挥,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结合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背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当前社会的现实要求,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当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文章从网络道德观的现状和问题入手,阐述了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的途径和方法,呼吁建立健全网络立法,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多方合作,加强引导,促使高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交往道德观。  相似文献   

16.
曹健 《经营管理者》2013,(16):274-274
<正>一、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意义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知识平台。大学生已经习惯从网络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他们慢慢学会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来扩充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开始明显地改变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方式,大学生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络。互联网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社交网站的基本特点,现行人际营销beacon模式及其优势所在,并通过实证研究中国大学生上社交网站的习惯(时间,频率,动机)、对社交网站beacon模式及这种模式背后利用人际传播进行商品营销的态度、"好友推荐"不同类型、品牌、价格的商品、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等,浅析了哪些类型的商品适合通过社交网站的人际网络进行营销?应该设定在同类商品中低端,中端还是高端价位?著名品牌通过好友推荐宣传效果是否好于新品牌?社交网站上人际推荐"口碑效应"是否存在?是否会因为传播媒介是网络而使"口碑效应"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需要特别关注网络谣言对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结构性矛盾是网络谣言产生的罪魁祸首,虚实交换的互联网是网络谣言传播的巨大温床,流瀑效应的全民参与是网络谣言爆发的行动主体。互联网技术将谣言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扩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网络谣言混乱了政治思想、恶化了政治心理、破碎了政治价值观、攻击了政治意识形态,对转型期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防范网络谣言对政治文化的威胁,首先,应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缓解民众的紧张焦虑心理;其次,应加强网络违法惩治能力,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再次,应加强网络监控能力,威慑网络谣言的传播;最后,应加强网络惩治能力,营造合理适度的网络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播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网络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组结合网络传播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校大学生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从建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网站———绿荫网站入手,就其功能定位、运作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对确保网络条件下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有着重要意义。一、高校学生网站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网站在信息集成、传输、增值上探求自己的特色,在信息的表现方式和手段,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是当前高校共青团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高校共青团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提出了挑战。该文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对当前大学生使用网络新媒体的现状做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总结和梳理了高校共青团在网络新媒体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了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路径,创新性地提出了建设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