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为使教育制度适应劳动制度,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改革我国当前的普通教育结构,已是势在必行。随之而来的则是中等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也要相应变化。这就给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一个急迫的任务,迫使它作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它必须相应地调整专业结构,为中等学校培养从事职业教育的师资;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对现有各专业的劳动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中等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新情况。这个任务很急迫,不调整,不改革,就不能适应今后中等教育的需要。这里就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的问题,谈一点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再次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有计划地举办各种门类的中等职业教育,扩大农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工学校的比例,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和解决大量中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我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四化的进程。发展农业中学是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的重要措施。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大批小学毕业生升学需要的增长,一九五八年,山东省曾兴办农业中学两千多处,学生十四万多人。一九六五年,全省发展到五千多处,学生二十八万多人,占当时整个中等教育在校学生总数的24.5%,扩大了中等教育事业的规模,初步满足了广大小学毕业生升学的要求,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农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庆祝国庆十周年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回顾广州市中等教育事业的过去并展望未来,真是又感慨又兴奋。广州市中等教育的其正整顿、巩固和发展还是最近十年间的事情。在解放前,广州市的中等教育一般是腐旧的、落后的和反动  相似文献   

4.
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搞活经济、迅速实现经济起飞的一项基础工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的学校教育,越来越同生产联系在一起,同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  相似文献   

5.
在徽州教育发展历程中,清末民国时期的徽州教育是从封建科举教育迈向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在徽州地域内,不仅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很有影响的乡土教育家和他们创办的名校,而且出现了像陶行知、胡适这样世界级的教育大师。这一时期,徽州初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中等教育从无到有,并有了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6.
序言 当代日本中等教育(中学学期3年,12岁~15岁,高中学期3年,15岁~18岁)的普及率,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高的,作为义务教育的中学校的就学率几乎达到100%,高中虽不是义务教育,但90%的中学毕业生都升入高中。看这些表面现象,会认为日本的中等教育是极其进步的,但如果仔细地进行研究,便可发现,实际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在欧美的日本问题研究者当中,有人把近几十年来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动力归于中等教育的普及和学力水平的提高上。这种观点虽然不能说是完全错的,但只能说仅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已。要看到问题的实质,必须注意对教育的本质问题的研究。 本报告,对当代日本中等教育制度的性质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作现状分析,第二部分作历史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迈 《南方论刊》2014,(4):111-112,106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作为中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职学校,做好校园安全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中职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因素对校园安全管理带来不良影响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创新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确保校园安稳作了对策探析。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指出:“现在,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突出地提出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决定中又指出:“从幼儿师范到高等师范的各级师范教育,都必须大力发展和加强。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我国中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既为教育事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也向教育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早在 1 993年 ,广州市委、市政府指示 ,广州师范学院 (下称“我院”)担负着为广州地区培养中等教育师资和其它方面人才的任务 ,要把广州师范学院作为市属本科重点院校来建设 ,使之成为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师范大学。为此 ,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以适应广州教育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自 1 993年以来 ,我们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一定…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共产主义教育制度的根本问题,是目前我国文化革命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由社会主义准备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我国在继续彻底进行经济战线上、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正积极地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应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农业合作社社社有中学和使学龄前儿童大多数都能入托儿所和幼儿园的任务。应当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有条件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  相似文献   

12.
在“文革”前的十七年中,广西的中等教育结构,从总的方面来看,和经济结构是比较适应的,各类学校的比例也比较协调。1965年的普通中学有1,137所,占中等学校总数的38.7%,中专、农职业中学、技工学校1,803所,占61.3%,其结构比例是1∶1.6。普通中学在校生212,871人,占中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的57.5%;中专、农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在校生157,600人,占42.5%,比例是1.4∶1。由于中等教育的内部结构是协调的,培养了大批的中级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因而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成人高等教育指对成年人实施中等教育阶段以上的专门教育。本文结合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情况,探讨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成人高校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以提高成人高校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宏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造就大量的各类各级专门人才和熟练的劳动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教育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的同步改革,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采取的重大战略步骤。近几年来,上海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的速度如何?有哪些特点?怎样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以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作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学生的认知心理陈毓秦现代中等教育的鲜明特点,是注意发挥学生的兴趣和潜能等主体因素,通过审美和认知的启蒙过程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灵活思考的内在活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引导青少年精神心理之全面发展,包括人格清操和生活理想的培育、认...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改革和发展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怎样完成这一任务?抑制投资膨胀是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7.
日本现行的高中制度是在战后日本教育改革之际的 194 8年开始形成的。当时高中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其一是将战前差别性的复线型中等教育体系改为一元化的单线型中等教育体系 ;其二是尽量为更广大的国民敞开高中的大门 ;其三是在为广大国民开放的学校里实施适合个人的出路、性向及能力的教育。[1]日本高中教育的发展与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不同阶层、不同志趣、不同能力的人们的求学愿望分不开的。日本的高中按设置者可分为国立高中 (国立大学的附属高中 )、公立高中 (都道府县或市立高中 )和私立高中三种 ;按授课形式可分为全日制、…  相似文献   

18.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中等教育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整、整顿各级领导班子,改革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成绩。但是从发展看,我市中等教育的现状同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很不适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教育质量低。就我市初中会考成绩看,市属学校及格率只有20%,不如厂矿学校,全市高考录取率也逐年下降,77年兰州地区高考录取人数占全省录取总数的53%,81年占38.8%,82年占30.3%,83年占25.4%,84年有所回升,占30.9%。二是教育结构不合理。近几年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所发展,但中等教育结构的单一化未彻底改变,中学与中专(技)、职业学校、农中的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既升不了学,又没有就业技能,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前途。预计今后的五年,平均每年将有12000多名中、小学生升不了学。尤为严重的是城关区,学生高度密集,平均每年将有八、九千名学生升不了学,这对学校、家长,学生都是很大压力,也是社会的一个不安因素。这个问题已到下决心研究解决的时候了,如再等待观望,问题将会越来越加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中等艺术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中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艺术学校的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专门的文化科学知识,还要提高自身的社会文化素质。目前,在中等艺术教育中,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教育的现象较为严重,甚至成为一种教育误区的因素。因此,找出导致误区的原因并消除这种误区,对于提高中等艺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田洪远 《理论界》2013,(6):112-114
陈立夫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曾一度控制国民政府的党政和特务大权,尤其是在党务方面更是技高一筹。但很少有人关注他曾在抗战时期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并为中国教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在拟定战时教育方针政策、组织高校内迁和改进高等教育,以及推进中等教育和调整社会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贡献。本文论述了陈立夫在抗战时期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作,希望能够为公平客观地评价陈立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