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的瞩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出现了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中国崛起不可阻止”论已经成为西方战略界的一种主流看法.“中国崛起”这个概念是西方人士提出来的,我国学术界则大多采用“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为了避免歧义和误解,中国政府一般不用“中国崛起”这个概念,大多采用“中国和平发展”的概念.本文主要介绍、分析英、法、德三国精英人士发表的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此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欧洲大国精英人士对中国崛起的看法,还有助于深刻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今后拓展公共外交途径、增强公共外交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崛起之后存有诸多疑虑和猜测,认为中国崛起之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实质上这是根源于西方历史经验与现实主义理论.为化解"中国威胁论",中国必须提出一个"崛起之后"的国际大战略.构建"和谐世界"就是一个关于中国崛起之后的国际战略理念和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个大理念的提出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原则,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说明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树立积极的、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最大热点之一。中国为什么能够崛起?中国是因和平而崛起,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提供了中国崛起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也一直为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而不懈努力。中国是怎样崛起的?中国是以和平而崛起,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一贯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和平建设原则,体现了中国崛起有理有利的全新发展战略。中国的崛起将给世界带来什么?中国是为和平而崛起,和平发展谱写了促进世界发展事业的崭新篇章,中国的和平崛起必然激活世界经济"一盘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而又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模式”可以分为本体论层次的“中国模式”和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本体论层次的“中国模式”表征了中国崛起是一种硬实力的崛起,而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则意味着中国崛起是一种软实力的兴起.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是读懂中国、破除“大国崛起困境”的一把钥匙.文化是文明社会的精髓,欲对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有真正的见解,文化的视角不可或缺.基于国家软实力的视角考量“中国模式”及其未来,中国将以“和平啒起的大国”、“文明复兴的大国”、“掌握话语权的大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5.
论文以功能语法为分析框架,对文化关键词“rise"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索引行进行精细的话语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大报中“中国崛起”的话语建构主要采用了四个策略:肯定的归一度、“现在中的现在”的时态、明确断言和客观化情态隐喻的结合、超大比例的名词化隐喻.这说明,美国非常确信中国现在尚未完成崛起,但是已经处于“起飞阶段”的过程之中,而美国却正处于大衰退的阴影之下.因此,美国似乎在有意误导受众高估中国的崛起,从而为遏制中国的战略造势.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和功能语法可以通过共同协作加强和拓展彼此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40年中,对外开放与体制改革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本文将中国对外开放40年分为启动对外开放、深化对外开放、适应规则对外开放和崛起大国对外开放四个阶段,用数据和事实刻画了对外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贸易大国和资本流动大国的形成过程,指出中国已进入崛起大国对外开放模式再造阶段。但中国崛起后对外开放模式再造仍面临着一定的国内挑战和巨大的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7.
将"安全困境"视为大国崛起道路上的重大障碍与现实阻力,是国内外国际关系学界、尤其是新现实主义的一贯逻辑与基本论题.然而,用以探究中国崛起与"安全困境"的互动关系时,国内现有的诸多研究成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确定认知和以偏概全的疏漏,在尚未系统、全面地对中国崛起的源头和历程进行考证与回顾、甚至对于"安全困境"的概念缺乏深刻认知的前提下,简单而论"崛起的困境"致使中国崛起阶段性模糊不清,"安全困境"历史感欠缺,缺乏总体与全局性的历史把握.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着手,对中国发展与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状况、特征及原因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引起世界的瞩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出现了关于中国崛起的讨论。"中国崛起不可阻止"论已经成为西方战略界的一种主流看法。"中国崛起"这个概念是西方人士提出来的,我国学术界则大多采用"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为了避免歧义和误解,中国政府一般不用"中国崛起"这个概念,大多采用"中国和平发展"的概念。本文主要介绍、分析英、法、德三国精英人士发表的关于中国崛起的观点,此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欧洲大国精英人士对中国崛起的看法,还有助于深刻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今后拓展公共外交途径、增强公共外交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尽百年沧桑的中国未来实现复兴和崛起尽管不容置疑,但未来中国将以怎样的方式崛起?中国崛起将如何影响未来的国际秩序?这是当代国际政治理论和中国外交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以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为视角能对此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认为有四股力量推动世界变化。首先,是一批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尽管全球都在讲中国崛起,实际上在崛起的不单是中国,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