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具有复杂的心理功能,也是人们意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之一。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现代产权企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人力资源柔性管理在现代企业中逐步被人们所青睐,尤其是知识性员工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需求更加迫切。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是指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以管理的柔性化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人力资源柔性管理不仅满足员工的低层次需要,更满足了员工自我超越、尊重等高层次的需要,对员工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企业创新离不开员工.基于2017年收集的83家企业、805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匹配理论视角,以人岗匹配(包括要求—能力匹配和需求—供给匹配)为中介变量,探究高绩效工作系统(HPWS)对企业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及其包含的能力管理、动机管理、机会管理三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正向作用,要求—能力匹配和需求—供给匹配在上述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且要求—能力匹配在高绩效工作系统、机会管理与员工创新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大于需求—供给匹配的中介作用.建议组织在设计和实施高绩效管理系统时,要注意发挥各管理实践的协同作用,以提高员工的人岗匹配水平,进而促进员工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管理者对组织中员工行为塑造的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梅奥的霍桑试验开始,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就发现,对员工行为的正确管理,可以改善和提升士气,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也证明,行为塑造对于提升组织业绩,促进组织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组织在全球化、劳动力多元化等领域面临的挑战,不同种族、国家、文化的员工在一起共事,管理者发现行为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员工不再因为组织制定的奖励或者处罚政策而变得更加努力,或者说其行为的改变并不是因为这些传统的激励机制。反倒是一些无形的要素在员工行为塑造方面起到了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比如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管理者的身体力行的引导、企业的工作氛围等等,这些似乎都与文化有关。那么,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塑造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体面劳动一直是国际劳工组织、各国政府及各类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体面劳动与敬业度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表现在:体面劳动对内在动机和敬业度均有促进作用,内在动机在体面劳动和敬业度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心理需求起到调节作用,体面劳动对提升具有高心理需求的个体的敬业度具有重要作用。管理者应当从工作本身来激励员工,在此基础上薪酬、福利、晋升等外在激励因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体面的工作,重视员工心理需求的满足等方面激励员工,从而提高其敬业度。  相似文献   

6.
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对人本管理内容评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方法对国有、民营等企业的273名管理者和323名普通员工对人本管理内容的认识进行了实证性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都认为在人本管理内容中情感需要的满足最重要,其次是物质需要的满足,最后是发展需要的满足;但是,企业普通员工比管理者更看重满足员工的情感需要和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且二者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满足发展需要的评价认识上差异不大。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对企业员工的责任,顾及员工的需求,重视员工利益的满足。以人为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分享"和"支持与援助"两个方面:分享就是企业要与员工分享企业的愿景、权力、价值利润以及知识经验。支持与援助就是企业要支持和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个人人力资本增值以及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始终难以满足公司的需要,同时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方式也是公司需要关注的难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从而了解员工的工作状况。同时给予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帮助企业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快乐的企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新世纪企业经营价值链的角度来看,要赢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必须先赢得员工的满意与忠诚。企业管理中传统的“精英视角”,使管理者很难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因而难以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营销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管理者将管理视角“由上而下”、“由外而内”,即由“精英视角”转向“全员视角”,由“顾客第一”转向“员工第一”,像对待顾客一样对待企业的员工,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以促使企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情绪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正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ERG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需要(Growth)。在个体行为模式下,根据ERG理论,员工的情绪管理受到行业特点、工作的物理条件、工作软环境、生活因素以及个人因素等的影响,针对这些方面,企业应该寻求工作物理环境与行业特点相匹配,对员工的情绪管理培训,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以及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和选拔优秀的管理者等方面加强员工的情绪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实现企业的愿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市场较之以前更加开放了,国内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经济实体。在这些企业中,管理者及员工经常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因此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体现得也最为突出。而在这些矛盾当中,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主要最为敏感的管理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由于知识型员工在企业的特殊地位以及具有与一般员工不同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特点,因此对于知识型员工更应该加强情感管理,采取关注其情绪变化,企业塑造情感型企业文化,激发知识性员工工作激情等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国内企业的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性增加,企业间的竞争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信息、决策、研发、创新等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人力资源已成为决定经济发展、企业竞争的稀缺资源。这些变化促使企业管理实践不断创新,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要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过程又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工作岗位之间在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要求上存在差异,而员工与员工之间在能力、兴趣和需求等方面也存在着客观差异。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的人员配备时,既要做到能岗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也要做到员工的需求与员工所获得报酬的匹配。这既是员工产生持续高绩效的必要条件,也是员工与组织达到共赢的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同行业企业间的薪酬差距逐渐减小,人们在择业过程中对工作环境、人才培育机制、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在企业用人、留人方面的作用明显表现出来。而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种促进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管理手段也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人的需要与行为激励为切入点,探讨了企业应如何根据人的需要层次开展行为激励,通过分析认为:企业的报酬机制应在贯彻公平原则的前提下设法满足人的主要需求,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在工作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并将工作设计得内容丰富化、性质趣味化以增强工作本身的激励水平。最终在协调组织集体需要与个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两者目标协调与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7.
在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心理需求的满足缺乏必要的认识,心理契约的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途经和方向.文章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主观性、不确定性、双向性和动态性特点,运用混沌理论探讨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内在随机性和初值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而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活力、经济效益的真正源泉 ,而要开发人的潜力必须了解人的心理及行为。人的需求是激发人的原始动力 ,满足人的需求、激发其期望心理 ,是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公平需要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管理者应尽力做到公平合理。同时 ,在管理中还应提高凝聚力 ,注重人的情绪、情感因素 ,适当控制员工的情绪 ,提高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19.
广东企业员工培训费用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7个地区42家企业员工有关培训问题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广东企业的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效益、培训费用现状,以及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于培训经费的看法,提出了政府应当加强引导和给予政策保证,确保企业培训工作的经常化和效益最大化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企业管理中对企业工作者进行政治思想工作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引导我国企业走向科学发展的关键。它有着团结人心、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责任感、促进企业发展等一系列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的多元化,企业员工思想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更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