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留珠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0(2)
今年是陈直先生逝世20周年暨诞辰100周年,我们无限缅怀这位学术宗师。陈先生运用“文献与考古合为一家”的方法,在屡经深耕细作的秦汉史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提出的“搞人民史”的主张,同国外史家所谓的“自上而下”的研究取向,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从时间上看,陈先生还应是一位更早的先行者。以陈先生治学思想为主线而形成的研究秦汉史的科学方向,是为“陈直学”。对陈直著述中失误的批评指正,应是陈直学在新条件下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陈直先生逝世20周年暨诞辰100周年。为缅怀这位长期从事秦汉历史和考古研究并为我国学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代宗师,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邀请历史界、考古界、文博界专家、学者50余人聚集一堂,于2000年6月2日举行了“纪念陈直先生逝世20周年暨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会上,专家学者就陈直先生的治学思想、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与学术业绩,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关于陈直先生的治学思想与治学方法,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陈先生从来不以考据自拘,而重视史实宏观和史实意义的阐扬,在“求真”这个基点上,陈先生关于秦汉历… 相似文献
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3)
陈直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980年逝世。省历史学会、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于今年6月5日,在西北大学召开了学术座谈会,纪念陈直先生逝世十周年。陈直先生于1950年经教育部长马叙伦推荐,由西北大学校长侯外庐聘请,来西北大学历史系任教。一生著述三百万字,涉及史学、考古、文学各个方面,尤在秦汉史与秦汉考古上建树极丰,所著《史记新证》、《汉书新证》、《两汉经济史料论丛》、《居延汉简研究》、《文史考古论丛》等书,在国内外史学界享有盛誉。陈直先生生前还担任陕西省社联、陕西省历史学会的顾问。他的学术遗产,是我省史学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导夫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4)
纪念著名回族学者马宗融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于1992年9月4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召开。宁夏、上海、北京、四川等地的60余位回族文学研究工作者、编辑以及马宗融先生生前友人、子女等出席了这次座谈会。 马宗融1892年9月5日诞生于四川成都,是中国现代不可多得的回族翻译家、作家、学者、文化活动家和回族文学研究的倡导者和先驱者。其主要著述和译作有《法国革命史》、《拾荒》、《伦敦》、《罗马》、《仓房里的男子》、《春潮》、《蜜蜂与蚕儿》和《两个狐狸》等。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得到了四川省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书记王东明,副书记、省长魏宏同志会见了与会部分代表;省委副书记柯尊平同志到会致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同志主持会议。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李铁映同志作了《重读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大会主题报告。这个报告,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刻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论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等重要理论观点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逄先知等几位同志作了精彩的大会发言,使大家很受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1,(2):F0003-F0003
李国香先生是西北民族大学已故著名教授,在国内维吾尔语言文学领域是泰斗级大师。2011年是李围香教授诞辰90周年,为了纪念李国香先生,促进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由西北民族大学主办、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承办的“纪念李国香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即将在中国西北重镇兰州召开, 相似文献
7.
邢贲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4-15
2015年是金岳霖先生诞辰120周年,为此,清华大学哲学系特隆重举行金岳霖纪念会、第六届金岳霖学术奖颁奖会和金岳霖思想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国内哲学界的一次盛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葆桢先生1938年因抗战从江苏辗转到重庆,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1956年底进入西南师范大学任教,至1990年去世,虽历经磨难却锲而不舍,创作了大量的绘画作品,培养了众多的艺术人才,将一生奉献给了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时值苏葆桢先生逝世20周年之际,回顾苏葆桢先生的艺术人生以及在艺术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9.
吴景超先生的学术思想与学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绍堂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4,41(5)
吴景超先生属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是中国社会学的开创者之一。其学术生涯可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各有成就、特点及其成因。最后阶段虽成就最少,但先生之坚持最感启后人。吴景超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宽广,视野现代,视角科学,成果卓著,社会关怀突出,诸多结论具有前瞻性,在中国社会学学术史上留下了里程碑意义的建树。吴景超先生的学术风格,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他的学术境界和学术功力。 相似文献
10.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0-10
2008年是新中国老一代著名学者、红学家吴世昌(1908-1986)诞辰100周年。9月16日至17日,纪念吴世昌先生诞辰10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在其故乡浙江海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宁本地的70多名专家学者、吴世吕的弟子及家属等相聚海宁,探讨吴世昌的学术成就及为人所事,亲切缅怀这位大家的卓然风采。 相似文献
11.
邰红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93-96
《五石脂》是20世纪初宣传反清思想的著作之一。它采用笔记体的形式,站在汉民族立场上,搜罗宋明两代毁于“髡胡”的遗事,激发民众的民族气节,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它灵活驾驭复杂的材料,显示了娴熟的叙事技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保留的大量资料和贯穿其中的严谨科学的态度,又使它具备了相当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赵淑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伟大的文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是鲁迅人格中交相辉映、密不可分的两个侧面。已往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前者。作为杰出的教育家,鲁迅具有强烈的爱国忧患意识、博大的仁爱情怀、极强的自我约束能力、高度的负责精神、鲜明的现代意识和实事求是精神。这些品质,既造就了作为教育家的鲁迅,又是鲁迅留给后人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今人追忆一代大师陈寅恪多从其文章与人格入手,而甚忽略先生对于后辈学子的关怀,本文主要论述了寅恪先生为学生荐事、荐文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赵康太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0,33(6):19-26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研究和戏剧理论的开拓者,陈瘦竹的学术研究以创建中国特色戏剧理论体系为终极目标。他的学术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本原则,以中西贯通和人格独立为问学基础,以奋发图强和励学雄伟为求道精神,以实事求是和学派建设为学术风骨。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陈瘦竹基本完成了中国特色戏剧理论体系创建的基础性工作。陈瘦竹的学术精神是我们反思学术迷失,唤醒学术良知,回归学术本真,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难得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何言宏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27-35
陈思和教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史上的重要学者,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他所具有的重要而独特的学术思想,在于他的包括学术研究、学术教育和学术出版在内的相当丰富的学术实践,更在于他的超越学科限制、深邃博大的学术世界与广阔的人类世界和中国现实的深刻联系,以及在这样的联系中体现出的独特的知识分子精神。 相似文献
17.
章继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3):12-14
《陈垣学术思想评传》将陈垣1948年4月25日游颐和园照片题词中的“厓岸”解释为“厓山”.并引发出关于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的议论.这是评传作者不明训诂、蹈空立意的误读。评传的说法较有影响.特此辨析。 相似文献
18.
纪健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5):1-6
金克木先生是一位智者型的学者,他具有一种超越知识的学术智慧。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他的学术智慧略作探讨:一、求知的智慧。他勤于读书,善于自学,注重门径,讲究方法,追求知识的新鲜、精粹、深刻、通透、扎实和应用,注意探究人类思维的异同,体现了一种追求博通的求知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求知境界。二、治学的智慧。他打破了人为的学科门类的界限、古今中外的时空界限和有文无文的载体形式界限,达到了会通的治学境界。三、表达的智慧。他基于自己的学术追求,创造了一种“通俗”的学术语言,既通俗易懂,又高雅不俗,既通连群学,又出入自如,具有某种学术“元语言”的性质。显示了极高的表达智慧。最后,就金克木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学术异同作了简略的对比。 相似文献
19.
刘文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59-68
刘祚昌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和学贯中西的学者。他为新中国世界史专业的奠基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是美国史和英国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改革开放后,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世界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美国史研究和杰斐逊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刘祚昌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学术人生曲折而辉煌,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