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2009,(3):41-43
半年前,或许谁也不曾想到一场大洋彼岸刮起的金融风暴,会给中国职场人带来如此严重的影响,半年前,职场男女穿着光鲜、举止优雅地出入各大写字楼,工作经验丰富,薪水优厚,个人的职业生涯之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2.
周末的午后,在一家商场门口遇见曾经的同事蓝。 半年前,蓝嫁给一高富帅,从此脱离职场的苦海。蓝离开后,我们这拨擅长八卦的小女人议论纷纷了许多天。  相似文献   

3.
聚焦     
过半中国职场人士不到一年半就要找下家
  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分析称,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毫无概念。在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相似文献   

4.
早在半年前就出现的新兴职业——网络钟点工,最近一段时间却成为职场的最热话题。按照互动百科网的解释.网络钟点工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存在雇佣关系的劳动者,在网络上受雇于同一雇主的劳动时间每天不超过4小时,劳动报酬以小时作为计算单位的一种非全日工作制的用工形式。这种“网络钟点工”通常是雇主在网络上付费,然后让“网络钟点工”为自己做事,  相似文献   

5.
封顺 《成才与就业》2011,(Z1):50-51
即使我只是浩瀚宇宙中一颗渺小的星星,也要竭尽全力发光发热。五年前,我既兴奋又忐忑不安地推开了中国邮政上海邮区中心局的大门。刚踏进职场时,我曾一度  相似文献   

6.
聚焦     
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分析称,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毫无概念。在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相似文献   

7.
四年前,罗灿宇考入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出于对模具制造专业的喜爱,他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如今,踏上工作岗位一年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已从一个"小工",成长为一名catia设计工程师,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如今,他的脸上已经褪去了当初的稚嫩,洋溢着成熟和自信的神采,再也没有初涉职场的紧张与茫然,也没有职场"新人"的胆怯。因为在毕业后的一年间,他有了历练、有了沉淀,  相似文献   

8.
仇荃 《成才与就业》2014,(Z1):37-39
正年终岁末,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开始安排起了一年一度的年会。今年春节来得早,围绕着作为职场岁末的重头戏——年会,各式彩排已经火热上演。如果说央视春晚是全国观众的年会,那么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年会则是与同事或工作伙伴的团圆节。能歌善舞的肖安入职才半年,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公司年会。为了在年会上大秀一把自己  相似文献   

9.
职场感悟     
这里讲的是一个新加坡人的职场经历。他去过很多国家,每到一个国家都会积累一些经验。两年前他来到上海,一切都从零开始。他凭着自己的经验,现任上海季诺意式休闲餐厅首席顾问,并在其他公司兼任不同要职。他觉得人在职场,重要的是把握自己。他叫世帝文,今年才三十七岁。  相似文献   

10.
《成才与就业》2013,(18):25-26
常言道:职场如战场。职场自然有职场的法则和规定,虽然其没有法律强制性,但如果你不小心违反了这些规则,一样会造成"损失"。《职场法则》栏目将通过节选小说《一位行政总裁的手记》,带你亲身体验"职场规则",通过小说中记录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你从他人的经历中总结经验,更好地了解职场生存法则,从而为日后的职场拼搏提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