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国际生产秩序造成严重冲击。疫情严重破坏了全球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体系的基础,迫使企业重新考虑全球产业链布局,弱化对价值链效率的追求,更加强调供应链安全和弹性。疫情期间,西方国家加速调整贸易、投资和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向化转变日趋明显。疫情叠加经济、技术、政策多重因素的影响,驱动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短链化、区域化、增加值高度集中、治理模式变革,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趋势,将对我国发展的核心利益带来严峻挑战。对此,我国需要转变发展战略,对产业发展、利用外资、对外投资、国际合作等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2.
"新冠"疫情已经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灾难,引发全球社会各界关注和反思。法国思想家维希留的"速度"理论和德国社会学家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为深入分析和研究"新冠"疫情在全球性爆发与蔓延的成因提供了重要视角。首先",新冠"疫情的扩散是一种科技加速现象,与交通工具及速度中心密不可分;其次,社会加速和现代生活步调的加速与传统行政管理采取的空间冻结之间存在着深层矛盾,这是许多国家对"新冠"疫情响应普遍出现滞后的重要原因;再次,疫情信息传播的加速引发传播效应的深入与扩大,也促成"新冠"疫情影响之大。在此情境下,中国凭借强有力的防控机制及时制止住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对全球防控"新冠"疫情与创新疫情危机管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比"非典"从生产法角度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社会经济背景与"非典"时期存在较大差异,以"非典"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类比此次疫情会低估后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此利用中国行业数据估算的结果更加理想。乐观估计下,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预计降至4%,年度GDP增速降至5%左右;如果复工情况不理想或者疫情扩散造成国际经济局势紧张,预计全年GDP增速将低于4%;如果防控与工业生产受到海外疫情蔓延的拖累,那么疫情会持续影响后三个季度的GDP增长,进而全年经济增长不乐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强调,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经济的平稳运行。"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成为政府目前工作的现实目标,以"新基建"为主的财政政策是对冲疫情冲击经济的首选政策,推动"新基建"投资和深化减税降费政策可以实现稳增长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已造成全球产业供应链中断、消费需求严重下降、金融市场跌宕起伏、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在疫情冲击下经济全球化推进举步维艰,全球经济格局势必被重塑,集中表现在全球产业链、国际贸易、金融货币三大格局变动。在此趋势下,我国发展路径应着力深化同全球其他国家的各项合作,加快复工复产补齐经济短板,发挥我国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老年人的数量逐渐增加、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渐提高,人类的健康预期寿命呈逐渐增加之势。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老年人群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两种趋势有可能得到抑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人口基金以及欧盟统计局的相关文件和统计资料,本文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运用统计分析法、实证研究法、一般逻辑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老年人群的健康预期寿命进行研究,揭示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人口年龄结构和健康预期寿命的特点及其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研究发现,相比较而言,尽管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佳,但"流行病效应"对发达国家健康预期寿命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却更加明显。同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已经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最高点,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对发达国家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6.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冲击下,全球化及其治理体系面临重大转型。虽然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但是,疫情带来的国家和市场主体选择行为的变化,将加速昔日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超级全球化的终结,以多元化、慢速化、区域化和数字化为特征的再全球化将开始登上舞台。同时,未来的全球治理在大国博弈下会发生权力、观念和制度的结构性重塑,呈现权力的多元化、观念的多样化以及制度的碎片化趋势。中国需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球化提供动能,推动与新型全球化相适应的全球治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后疫情时代国际局势纷繁复杂,不仅给世界政治经济带来强烈的冲击,而且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作为增强基础研究的战略性计划,强基计划的施行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本文立足于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形式创新、学生派出机制完善等关键因素,构建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一体的强基计划国...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发生突然、情势复杂、变化迅猛、后果严重,对传统的政府管理提出严峻挑战。2019岁末中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即属于突发公共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治理系统五个方面表现出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成功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防疫工作提供了"中国经验"。本文基于突发公共事件治理的智能互联策略视角对此次抗疫的"中国经验"做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从历史来看,重大事件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往往也促使相关行业加速升级。例如,1928年美国金融危机,催生了连锁超市;2003年"非典"疫情,诞生了阿里巴巴等一批线上零售巨头企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危"中藏"机",疫情或成零售行业进化和变革的"催化剂",加快新零售模式崛起,给消费零售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国际分工形式限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攀升,虽然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较深,深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趋势在不断上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右偏V"型发展趋势,国际分工地位表现出向上游攀升的特征,但分工地位仍相对较低,制造业行业间差异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效应,盲目地深入全球分工体系不利于制造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通过提高分工地位来推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制造业整体升级。中国制造业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节点转移的过程中,需转变垂直分工到水平分工的思路,构建以技术进步主导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制造业价值生态体系,在多个价值环节与全球伙伴进行水平合作,增加中国国内间接附加值率,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以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