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9):58-63
本文基于Swarm平台开发了一个针对我国连续双向拍卖交易机制的多Agent人工股市模型来研究融资融券保证金比率对股价波动性和市场有效性的影响。本模型对中国股市的现行制度,包括连续双向拍卖机制、涨跌停板制度、T+1清算制度、融资融券及当日回转交易制度进行了仿真,并且按照中国市场机构中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建模,比较好地模拟了中国股市的基本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在中国股市的现行制度下,较低的保证金比例可以降低股价波动,促进市场效率,但低保证金比例带来更多的保证金追加次数,远高于高保证金比例。因此,在现实的融资融券交易中,采取适中的保证金比例可以在市场的效率和风险中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2.
融资融券是否通过投资者情绪影响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文章从投资者情绪视角出发,利用融资融券标的五次大规模调整事件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了融资融券对股票系统性风险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推出后,股票的系统性风险平均上升了6%,且融资制度和融券制度对系统性风险具有截然相反的影响.一方面,融资制度(杠杆机制)放大了投资者收益和风险,从而放大了投资者情绪,导致系统性风险上升;另一方面,融券制度(卖空机制)下,投资者乐观和悲观情绪都能得到充分表达,导致系统性风险下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融资和融券交易发展不平衡,卖空机制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该结论加深了对融资融券制度如何影响系统性风险的理解,同时也对如何解决融资融券的非对称式发展和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小先 《东南学术》2011,(5):168-175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或将导致信息不对称扭曲资产价格,对投资者造成伤害。本文将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加入管理层持股比例指标,建立起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下的资产定价模型,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所造成的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手段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深股市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管理层采用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没有监督效果,相反却促进了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程度;而对公司管理层采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具有监督效果。进一步地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仅体现在机构投资者增持组中,而在机构投资者减持组中,没有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这些结论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力度还不够深入,现有的机构投资者对于信息使用和识别的能力可能还很有限。  相似文献   

5.
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以其庞大的资产规模、畅通的信息渠道、专业的投资理念在资本市场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机构投资者究竟是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还是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的机构投资者,以其庞大的持股规模、通畅的信息资源以及同时同向动用大规模资金的能力无疑会对资本市场的稳定产生重大的影响.其理性投资有助于抵消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而其“加大资本市场波动从而谋取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则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可以类比于产品市场“寡头垄断”中的厂商地位,厂商有通过自身优势及彼此之间的“价格联盟”制定产品市场价格获取高额利润的冲动,机构投资者同样有通过自身资金优势增大资本市场的波动,从而获得低买高卖所持有股票等资产最大化投资收益的冲动,这无疑会加剧资本市场的波动.不过,也不能将资本市场波动的责任强加于机构投资者身上,毕竟机构投资者也仅是资本市场中众多参与者之一,其并没有稳定资本市场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美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践考察后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较大作用,一方面决定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另一方面还取决于机构投资者赖以存在的金融制度环境.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上看,只有养老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能在公司治理中发挥较大作用,共同基金和保险公司并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的激励.从根本因素上看,美国金融制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及投票权的限制对其参与公司治理的消极作用起了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中的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在选择股票时,保持了应有的理性.本文研究发现:总体上而言,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量成反比关系.但也有例外:当第一大股东持股量很大或者很小时,机构投资者持股量都很小,机构投资者持股量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成倒"U"型关系,表现出理性的选股策略.但是,机构投资者选股时并不关心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盈利能力、风险水平和发展能力等指标.  相似文献   

8.
姜力 《兰州学刊》2012,(4):83-88,186
在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中,深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绩效,有助于促进市场监管和行业创新。文章将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按照流通市值的规模划分为大、中、小三类,借鉴Jegadeesh和Titman(1993)研究惯性现象的研究方法,以机构投资者日持股数据为基础,通过研究机构投资者针对不同规模公司的持股数量和个股收益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机构投资者针对这三类公司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绩效。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针对规模较大的公司主要采取反转策略,其增减仓行为对个股收益率的影响会持续半年左右;针对中等规模公司,机构投资者在短期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策略特征,只有在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才表现出反转特征,其增减仓行为对个股收益率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月到六个月之间;而在小公司的投资策略和绩效上,机构投资者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统计意义上的投资策略特征和收益特征。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53-63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究竟是否理性,一直是备受争议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话题。本文引入主成分分析法,结合随机效应的面板多元回归模型,运用2008年1季度到2016年1季度A股市场全部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进行评级调整时更加偏好非基本面的无形信息,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非理性;但从持股比率调整以及投资收益的角度看,机构投资者更关注基本面的有形信息,表现出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外的融资结构理论和实践,企业融资的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券融资、最后才是股票融资。在我国,企业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银行借款、债券融资。本文以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为因变量,以资产负债率、股本流通性和公司业绩为解释变量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价值与资产负债率和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提出现阶段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加大股本流通性,重视机构投资者建设。  相似文献   

11.
异质信念、卖空约束和房地产预期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试图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非理性投机进行有效抑制,但是事实证明,简单地通过增加供给或者通过增加交易成本来减少需求都无法真正消除普遍存在的投机行为.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在卖空约束的条件下,投资者异质信念会使得资产价格出现系统性偏差,产生投机泡沫.而当中国房地产市场交易者也存在异质信念和卖空约束时,由于政策管制的原因,房地产市场将看空投资者拒之门外,房地产价格只反映了乐观投资者的意见,进而导致房地产价格被高估,产生泡沫.因此,只有借助市场化手段,通过发行房地产投资基金等方式为房地产市场树立价格标杆,才能有效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样本分类,分别考察了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两类机构投资者在不同的控股环境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检验了代理成本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之间起到的重要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投资基金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促进民营及国有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且代理成本在二者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证券公司持股比例仍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的传导机制促进民营上市公司的绩效,但与国有上市公司绩效无显著关系;民营上市公司中,基金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的抑制效应及对公司绩效的促进效应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3.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深入研究不同性质的非国有资本入股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的影响,利用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的商业竞争类国有企业数据,可以厘清民营、外资与机构投资者股东持股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资本持股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民营资本和外资持股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强度负向调节民营资本持股和外资持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关系,正向调节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民营资本持股、外资持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三者交互项均具有协同效应。这些结论为国有企业引入并合理配置非国有股份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不同市场行情下各类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异质性表现,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险公司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市场稳定,而证券投资基金和证券公司的"羊群行为"则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社保基金由于委托投资机制的存在,其"羊群行为"对股市波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受到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与其自身消极稳健的投资风格并不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5.
IPO抑价反映了市场定价的非有效性,不利于资本市场实现其资源配置功能.我国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尽管适用不同类型上市企业且有不同的交易制度安排,但都存在IPO高抑价现象.基于主成分因子提取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一级市场IPO定价信息效率和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两个层面考察并比较了三个市场IPO抑价的原因.研究发现,就一级市场IPO发行价的信息效率而言,三个市场都相对具有效率,但不同市场对信息的反映有不同的侧重点;在二级市场上,三个市场集合竞价阶段的投资者情绪和连续交易阶段的投资者情绪都对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其中,集合竞价阶段的投资者情绪起了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控制模型的内生性及Heckman两阶段模型校正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就作用机制而言,机构投资者提升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改善公司的信息环境和优化公司的治理结构.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民营企业,机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大;此外,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差异,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香港创业板市场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融资的瓶颈问题,促进自身发展提供了契机.但与国内上市不同,企业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要符合严格的国际化金融运作体系的规范要求,企业运作的规范性倍受国际投资者的关注和审视,它涉及到企业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企业重组、会计制度、运作机制、分配机制等一系列特定的内容.本文基于香港创业板市场对于中小企业上市筹资的规范性要求,从企业的产权状况、业务资产结构、组织制度与经营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论述并分析了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运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国外文献主要是从股权分散、管理层(内部人)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大股东持股等四种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的关系着手。本文针对上述四种具体类别,对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结果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9.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融资方式,在最近一次金融海啸中暴露出了两大方面的问题,其一,在资产证券化影响下监管者对金融风险的转移出现了错误判断;其二,对资产池构造方式创新过度放任,并由此导致了大量信用泡沫的出现,加剧了由于次级贷款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程度.针对此情况,各国政府、行业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积极着手应对,并认为对资产证券化的审视是对这次金融海啸进行反思的核心,提出了金融监管理念的更新--对机构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系统监管.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接近有效市场假说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在市场存在泡沫条件时的投资策略,以及存在监管时其投资策略的选择,发现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并不总是维护市场的有效性,可能会加剧市场的波动;进一步,从加强证券市场稳定性角度必须优化机构投资者结构、健全监管体制和法规、强化社会责任以及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