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政 《理论界》2013,(11):192-194
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经历2个过程和5个环节,教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的传授权同教育对象的接受权之间的权力(利)关系,由此产生传授规律和接受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传授规律必须服从于接受规律,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教育对象的权利,充分调动教育对象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密切联系 ,但既不能用德育工作来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也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取代德育工作。这两个教育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 ,缺一不可。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分别从大德育观和心理教育领域出发 ,都认为对方是自己的一个组成部分 ;研究教育对象的角度、判断问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施教关系都在自己的体系内实施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 ,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适应社会 ,发挥潜能  相似文献   

3.
时机常常被人们视为关系到事情成败的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时机是指存在于一定时空之中,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向互动的交往实践中而产生的一种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客观条件,具有客观性、有效性、交往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正是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交往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才得以产生、利用和创设。因此,可以从建立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创设特定的无声教育情景、培养高超的理性教育机智三个方面找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时机常常被人们视为关系到事情成败的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时机是指存在于一定时空之中,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双向互动的交往实践中而产生的一种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客观条件,具有客观性、有效性、交往性和主观性的特点.正是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交往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才得以产生、利用和创设.因此,可以从建立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创设特定的无声教育情景、培养高超的理性教育机智三个方面找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教育公平几个焦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育公平是教育的内在要求 ,主要涵盖三个层次的公平 :教育权利的公平、教育活动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焦点问题主要有择校的不公平 ,教育活动有形投入方面的不公平 ,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未能实施应有的教育 ,以及对教育结果的筛选体系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利契机。因此,必须在坚持主体性、平等性、有效性及优化性原则的基础上,从教育者的思维方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教育活动的形式与手段这三个方面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现行教育观是"教育者一方对受教育者一方的简单活动论",它内在地衍生出教育实际中的单向度、不平等以及批量生产等后果,其理论失误在于以哲学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理论去抽象地泛论教育活动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并得出了诸如"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关系"等等流行但却悖谬的观点。因此对现行教育观必须进行包括思维方法和思维材料等方面的基础性改造,即改造为"教育者一方与受教育者一方的相互影响论"。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厘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关键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客体的客体性的把握是否正确、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根本属性,对象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是否能够如教育者所希望的那样发挥实际的效果,是教育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必然涉及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各种相关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方法、对象、情景,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社会心理分析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普遍存在逆反心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它的产生极大地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因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得不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教育主体(教育者)、教育客体(教育对象)、教育介体(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环体(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逆反心理产生的成因进行了探析,并以此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关系的呈现、实施过程中的审美显现、教育环境的审美创设、教育者的审美诉求,以及受教育者审美生成等问题.有助于转变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对象和教育者同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因素,研究教育对象的特征既有助于加深对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的重视,又能从这种特征中思索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可塑性特征,从这种"可塑性"概念出发,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知觉、理解和自我构想与心身方面的可塑性,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可塑性未被正视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可塑性价值的途径,即整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塑造的内在因素、创设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塑造的外部条件、不失时机地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塑造的质变.  相似文献   

13.
人是关系性的存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的本真,主体间的理解与"视界融合"是沟通的基础,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是沟通的途径,主体间的共同建构与提升是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刘明月  张源 《学术论坛》2007,30(7):190-193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教育者(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鲜有学者把教育目标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单独的要素.文章认为,教育目标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15.
郑德平  孙鹤 《理论界》2005,3(9):113-11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公平的经济、政治、文化内涵,是能否站在“使人之为人”的高度认识教育发展、认识素质教育、认识教育者的关键,也是社会能否站在“使人成为当前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认识教育公平的关键。探讨教育公平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对信息的获得发生可逆性变化挑战着“师者”的权威;教育对象日益表现出的强烈“叛逆性”挑战着当下思政教育模式;信息的裂变式传播挑战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放弃身份权威、重塑当代教育者形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构建网络化思想政治新模式是应对自媒体挑战、提高思想政治实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赵荣英 《理论界》2002,(6):107-107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要与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高校的德育工作如何适应这一要求,如何使教育对象按社会发展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实现自觉教育,这是摆在高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认真解决这一课题,关键在于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一般地说,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中,教育者是德育的主体,而被教育者是德育的客体,但是从德育工作的整个过程和德育的目的来看,教育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因为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教育者传授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艺术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教育本就是一门艺术。那么,数学教育是一门艺术也就应该是题中之义。本文从数学教育的目的、数学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及数学教育的技巧三个层面分析了数学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所具有的艺术原理,尤其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把数学教育当作一门人生艺术来从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某种属性的同时预期其能满足自身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信赖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它的结构可以分为双向人际信任、要素信任等.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具有简化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化的功能.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关系的基本路径是增强教育者及教育各要素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根据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选择一定的参照系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参照系如何选择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