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德"是历代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必然论及的重要范畴之一,汉末社会枇判思想家王符以儒家为宗,兼容道法,表达了颇具社会批判特色的德论思想;通过批判骄奢淫靡之风,重申了作为君子人格之根本标志的伦理德性;通过批判巫祝迷信盛行,力倡以民为基、知贤用贤、德法并用的仁政德治.  相似文献   

2.
《温公家范》(以下简称《家范》)为北宋司马光所著.它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反映我国封建社会家庭道德关系的家范,出于著名的政治家之手、产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为维护封建礼教而服务是司马光撰写《家范》的宗旨所在.他把封建的政治渗透于封建的伦理之中.从整体上看,本书是司马光宣扬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的一部分,反映了本人一贯主张的忠孝立身、以礼治国的政治观点.全文结构单一,以丰富的史实为论据证明其观点.语言精炼、层次清晰.全书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孟子的“窃负而逃”的主张入手 ,阐述了儒家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和家庭人伦秩序之上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设计 ,指出儒家对这一秩序的维护是 ,对每一个具体的道德主体赋予判断“真礼”与“非礼之礼”、“真义”与“非义之义”的职责和权力 ,判断的依据是能否保证家国一体的伦理秩序设计的稳定。儒家的这一伦理秩序设计导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可能产生规则至上、规则统治的法治主张  相似文献   

4.
儒家伦理在家庭关系维系中秉持"爱人"的"孝文化",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对于当前中国传承、践行传统美德,实现道德教育的中国化具有独特的价值。立足于此,本文主要从儒家伦理之"孝文化"出发,详细阐述了关涉"孝文化"的实践路径以及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政治与伦理的关系是历代思想家所关注的理论问题 ,也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和伦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从属于政治学 ,并从成就最大、最高、最广善业的政治目的出发 ,设计了家庭伦理和公民伦理 ,提出了政治是公共事业、政治制度的价值理念就是公正不偏等思想 ,表现出对政治生活的伦理道德价值上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国历代王朝出于对亲属间基本情感和伦理义务的尊重,设计制定了一系列赋役减免制度。这些制度,旨在协助民众履行其对父母妻子的伦理义务,以个人伦理义务的履行为国家秩序之基础。这些制度所蕴含的亲属伦理旨趣,也许可以成为治疗当今中国个人税负法制无视纳税人之家庭伦常责任之弊端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政治与伦理的关系是历代思想家所关注的理论问题,也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和伦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亚里士多德把伦理学从属于政治学,并从成就最大、最高、最广善业的政治目的出发,设计了家庭伦理和公民伦理,提出了政治是公共事业、政治制度的价值理念就是公正不偏等思想,表现出对政治生活的伦理道德价值上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8.
战国末思想家韩非以冷静和尖刻的理论在先秦学术史上独树一帜。他师出儒家,但公开背叛山门,斥其为“愚诬之学”,明确反对儒家以仁义孝悌为核心的伦理价值观。他赞赏道家之学,但其学说又不同于道家,他们虽然都是以批判现实为伸张点,但道家批判现实是为了调头往回走,由人的自然和自由进入了幻想世界,而他批判现实是为了挺胸向前进,开辟  相似文献   

9.
二程即程颐、程颢,是北京著名思想家,宋明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尤其在儒家伦理哲学方面,其贡献极为突出,为具有高度哲学智慧的、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伦理思想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把儒家伦理学说推进到它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 天理论是二程对儒家伦理哲学的最大贡献。它开启了宋明理学新时代,在儒家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关于其理论的哲学成就,时贤论述颇多,作者在此所要着重指出的是它的伦理学意义,并尝试探讨其哲学伦理化和伦理哲学化,即哲学与伦理学紧密结合的内在逻辑,以略补学术界之遗缺。  相似文献   

10.
运用语料库软件检索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考察“family”以及“Family words”在《接骨师之女》英语原文中的使用情况,进而验证该作品所蕴涵的浓厚的家族情结,梳理传统儒家家庭伦理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嬗变.华裔作家谭恩美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双重立场,在以西方视角反思中国儒家家庭伦理的同时,又以东方视角反观西方家庭伦理.通过融合中西方家庭伦理的精华,谭恩美在作品中成功地创造了梦想家园“育婴堂”,实现了华裔美国家庭伦理的理想构建.  相似文献   

11.
家族企业的繁衍,在东西方各有其伦理动因,分属不同的文化。其伦理动因在家族企业的存在、发展之中,无论是作用的范围还是作用的程度均有较大差别,在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现代价值的探讨中,涉及东西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之比较就在所难免。不能以"叛离家庭"(或"以家为本")与否,作为衡量东西方家族企业伦理动因差异的唯一标准和作为是否具有"优秀的文化基因"的判别标准。以"家为本位"特征的作为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繁衍主要伦理动因的儒家家族主义,并不一定就不具有优秀的"文化基因",而只具有否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孔子的仁学思想罗坚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偏重于政治伦理。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儒家学说从诞生之日起就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历代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对儒学作出不同的解释,使之独执中国文化、思想界的牛耳。儒学作为中国最悠久、最丰富...  相似文献   

13.
以伦理为本位是儒家学说的基础特征,也是传统《中庸》观的基本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哲学集大成者、宋明理学批判总结者、17世纪启蒙思想家,王夫之以实有论对传统《中庸》现重新定位,以哲学思辨代之伦理本位,为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发展和传统《中庸》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线,在吸收先秦法家、阴阳五行等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汉代儒家今文经学的伦理教育思想.董仲舒将伦理教育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主线,其所主张的“三纲五常”“德主刑辅”的道德伦理教育内容,以及其教育原则和方法成为儒家伦理教育的典范.其思想既是对以前学说的继承,又有其自身特色,对西汉之后儒家伦理教育思想与人们的社会道德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朱子《家礼》对日本近世丧葬礼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熹不仅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而且也是儒家伦理的躬行实践者.他编纂的《家礼》一书,曾经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家庭伦理产生了巨大影响.中世后期,《家礼》传入了日本,对日本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习俗,尤其是对日本的丧礼和祭礼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即对《家礼》对日本近世丧葬礼俗的影响进行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16.
文化血脉是慈善伦理的根基。寻找当代中国慈善伦理发展的正确之道,必须研究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文化,把握其慈善伦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儒家慈善伦理以"仁爱"和性善论为基石、以"义以为上"的价值观为支撑,道家慈善伦理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为基石、以善恶报应为支撑,佛教慈善伦理以慈悲为核心、以因缘业报说为支撑。尽管三家特点不同,但它们都融合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血脉中。21世纪的中国,慈善伦理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在伦理观念、伦理关系和实践形式上加以变革,才能更好地承担起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严谨的儒家家庭伦理因其封建专制性而遭到新文化的抨击.在这种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以个体本位和个性意识为基础,站在女性立场上观照儒家家庭伦理文化.她们通过大量家庭矛盾的揭示和女性悲剧的描写,对儒家家庭伦理文化的弊端进行了较为理性的价值批判,为女性摆脱旧家庭的禁锢从而获得"人"的自主意识,为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家庭伦理文化观,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儒家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伦理中的美德思想、美德典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动力,儒家倡导的历代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因素,儒家代表人物提出的一些伦理思想作为传统伦理道德文化,还能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儒家规范伦理的核心理念是爱有等差,内外有别,血缘亲情具有优先性,亲疏、贤愚不能等同.孔子梳理了三代以来的家庭伦理规范,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伦"理论.他们所建构伦理规范体现出以仁为本源,以礼(伦理规范)为表征,据仁以成礼,非设礼以限仁的宗旨.但是,宋明时期的一些儒家思想家背离了这一宗旨,使某些规范伦理失去仁爱的内核.儒家规范伦理建立在人性本体或天理本体的基础之上,具有特异性伦理规范优先于普适性伦理规范、现实性与超越性寓于一体、逻辑起点(道义论)与运行机制(目的论)悖反等特性.  相似文献   

20.
将儒家伦理化约为差序格局,认为儒家伦理不能适应陌生人社会,这种判断只是关注了儒家的血缘亲情伦理和礼的差别性待遇,而没有认识到儒家伦理的多重维度。事实上,儒家在人与人之间、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还建立了普遍性的关系伦理、交往价值理性和相与之道,这种伦理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效,而且对中国现代陌生社会和陌生人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也是有效的。通过儒家关系伦理和相与之道的多重图像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