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关注国内外年鉴,“附录”是大多数年鉴 所采用的一个篇目(翻阅56种年鉴,有“附 录”篇目的约50部,约占90%)。我国正处于 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些主管部门所管辖的范 围越来越窄;相反,边缘性的、社会性的、独立 性的事物越来越多。因此,有一些内容事实上  相似文献   

2.
作者 李金春 王千永 俞富江 黄长银 铎铎 孙孙 编号题目 1初编年鉴之我见 2浅析企业年鉴信息与企业档案信息的相互关系 3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年鉴编纂工作 4探寻企业年鉴可持续发展之路 5关于《高邮年鉴》设立《趣闻逸事》特色篇目浅述 6浅谈地方综合年鉴条目之特点 7关于年鉴品牌生成的三大问题 8谈谈年鉴的营销策略 9年鉴创新初探 10年鉴创新琐谈 11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年鉴利用率 12年鉴条目撰写概述 13浅议年鉴编纂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14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打造精品良鉴 巧年鉴的采编与创新 16年鉴编纂与利用“分离…  相似文献   

3.
《世界语年鉴》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年鉴。64开,袖珍型,象一册小笔记本可以放在你上衣的口袋里,携带方便。它创刊于国际世界语协会成立的1908年。办了近一百年的《世界语年鉴》,实用性极强,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世运指南”和“代表网络”。每卷正文前有“序言”,正文后有附录和索引,查阅方便。  相似文献   

4.
马国顺同志在《对年鉴“常规性条目”的探讨》一文(见《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第1期)中,提出了年鉴“常规性条目”这一概念,并对常规性条目的形成、定义、特点、撰写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讨,使笔者深受启发。笔者在所供职的《齐鲁石化年鉴》,负责“企业综合管理”篇目的编辑工作,在这一篇目中,“常规性条目”可占到条目总数的60%以上。结合工作实际,本文拟就年鉴“常规性条目”的编写补充几  相似文献   

5.
新的历史时期,各级综合年鉴如何在层出不穷的出版物特别是电子出版物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年鉴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使各级综合年鉴在新世纪取得新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年鉴质量,而提高质量的核心在于提高年鉴条目的质量。因为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位和主要表现形式。在综合性年鉴中,除了特载、专文、法规文件、统计资料、大事记、附录等篇目外,其他篇目均已条目化。可以说,  相似文献   

6.
社会科学年鉴是一门专业性年鉴,在我国年鉴学中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国内出版的仅有《北京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0年出版)、《安徽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2年出版)、《广西社会科学年鉴》(首卷于2003年出版)等。社会科学年鉴的出版得到了各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也得到了社科界同仁的关爱。为了增进社会各界对社会科学年鉴的认识,促进社会科学年鉴的发展,现从“社会科学年鉴的价值与创造”视角,对社会科学年鉴进行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7.
企业年鉴是一部“集万卷于一书,缩一年为一瞬”的现代化管理“信息库”和“资料库”,成为当今品牌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编好企业年鉴,服务企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结合施工企业特点,就当前企业年鉴编辑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旨在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的指示,犹如一股春风,催生了中国年鉴事业的发展。伴随着这股春风,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城济南这块沃土上的《济南年鉴》,于1988年开始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9.
2000年,《海宁年鉴》在“附录”篇中设立“在外部分海宁籍知名人士(副厅级、副教授以上)成果或主要业绩一览”(本文题目及以下简称“在外名人成果或业绩一览”)分目,该分目的设置在全国各地年鉴中属首创。“在外名人成果或业绩一览”分目设立至今已有8年,没有间断。在运作的过程中,有些许的收获和感悟,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书设大事记,编年纪月,创始于宋代,其主要作用是“统建制沿革”,后世仿行渐多,且扩展至重大政事等领域,并有所发展。大事记是修志编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年鉴中的大事记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根据印制和使用方式不同,可独立成篇,也可作为其他条目的内容或附录。  相似文献   

11.
“法制”篇是地方综合年鉴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处于转型时期而“依法治国”的当今,更需要年鉴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纵观地方综合年鉴“法制”篇的现状,笔者有如下认识。 一、篇目名称。目前综合年鉴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2.
《高邮年鉴》《高邮年鉴》是由中共高邮市委员会、高邮市人民政府主办,高邮市地方志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高邮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创刊于1987年,每年编纂出版一卷,至2008年已连续出版20卷。该年鉴全面记述了高邮市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新成就、新经验、新典型。先后创设“体制改革”、“趣闻轶事”等常设篇目和“第四届中国邮文化节”等年度特设篇目,彰显了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年度特点和自身特色,曾经获得全国年鉴综合评比第一届、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研读了几家地级以上的城市综合年鉴,对年鉴的厚度、装帧设计、各类条目的撰写手法以及框架设计、地方特色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收益颇丰,很多地方均值得赞赏。但是,在赞赏的同时,也发现了目前年鉴的通病就是“体胖”、“臃肿”。许多地方的年鉴装帧越来越精美,开本由16K到A4K,从黑白印刷到四色甚至五色印刷;  相似文献   

14.
附录,就是附在正文后面与正文有关的文字或参考资料。在年鉴中,附录又有文中附(即紧跟某个条目之后,对此条目具有说明、追溯、总结作用的文字或表格)和附录栏目(附在全书之末的独立栏目)之分。本文仅就年鉴的附录栏目作一些探讨。如同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有一个飞扬绚丽的豹尾一样,一部质量上乘的年鉴也不可缺少一个内容充实、异彩纷呈的附录。这个附录既有  相似文献   

15.
常州严谨办鉴、科学用鉴是年鉴事业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严谨办鉴要求我们地方年鉴工作者办好年鉴、打造精品。科学用鉴要求我们不仅要办好鉴,而且要将用鉴作为职责与任务,这是发挥年鉴作用,也是体现年鉴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围绕严谨办鉴、科学用鉴,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求真务实,严谨办鉴常州市综合性地方年鉴编辑工作是从1988年开始的。当年10月,首部《武进年鉴》印成,为本市解放后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1991年底,首部《常州年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这是继南京、苏州后…  相似文献   

16.
作为舶来品的年鉴,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虽有编纂,但为数不多。改革开放伊始,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此后各种年鉴应运而生,并且形成规模,成为我国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一、志鉴编修的哲学思维 人的行为受世界观支配,编鉴修志亦是如此。志和鉴是两种不同结构的书刊,志书有比较固定的体裁体例,如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年鉴也有某些形式与志相类似,但表述方法却有所不同。志书要求志文“横排纵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述而不论”,年鉴则不受这些约束。  相似文献   

18.
年鉴用户使用年鉴时,一般是从年鉴篇目入手,从篇目的细胞--成百上千个条目标题中搜寻所需信息、资料。年鉴的篇目,尤其是条目标题构成了年鉴的"窗口"。重视条目标题的编制,是坚持篇目创新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有助于用户检索,强化其"窗口"功能,提升年鉴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年鉴条目的编写质量,增强年鉴工作者的信息观念,对年鉴编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出版专业年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志鉴事业的发展,志鉴编纂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志鉴成果,进一步繁荣了志鉴市场。当然,我国的年鉴事业还处于成长期,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开拓创新。《中原油田年鉴》作为一种专业年鉴创刊于1992年,在13年的发展过程中,全面、客观、及时地记载了中原油田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机械制造、社会文化生活、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发挥了年鉴作为资料  相似文献   

20.
年鉴,是翔实、准确记述一方年度综合情况,被公认为地情大全的资料书,也是经过精心编纂、严格审查后出版,被称为最具权威的工具书。因此,年鉴在文字语言使用上,理应极其严格、严谨、严密,不仅符合年鉴体例的各项行文要求,而且合乎国家关于正式出版物的各项行文规定。然而,笔者从长期的年鉴编审实践中发现,一些不规范行文用语的“常见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