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三个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在心理学中,幸福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主观幸福感则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课题,以已往研究来看,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家庭,生活事件等一些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本文正是从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编主观幸福感相关三因素量表对内蒙古民族大学2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证性的考察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三个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主观幸福感是测评个体健康人格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有所侧重地对成人学习者进行人格教育,本研究对291位成人学习者的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成人学习者在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以及具体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独生子女的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水平越高,成人学习者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父母的管教程度并未能造成成人学习者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不同学业成绩的成人学习者在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具体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成绩越高者,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也越容易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的评价[1]。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文章试图将大学生性别差异因素引入大学生这个群体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性别差异的关系,对某高校在校294名大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加强自信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有更强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总体性评估,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家庭因素、学习因素、社会关系、人格特征、自尊、控制感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提高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包括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初中生个人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大学生社团参与状况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方法:对332名高校学生社团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并主要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学生投入社团的时间、参与社团的质量均是其主观幸福感认知评价成分——生活满意感的显著正向预测源:大学生在社团中的身份以及参与社团的质量均是主观幸福感情绪体验成分中的积极情感的显著正向预测源。结论:高质量的社团参与活动是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湖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正向指标,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湖南大学生为对象,运用《国际大学调查》(ICS)量表施测,结果表明:当代湖南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要比2000年时的中国大学生感觉幸福得多;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和满足感比男生更多;学历越高幸福感的程度越高;幸福感高低与经济状况正相关;幸福感高低与集体取向正相关,而与个体取向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7.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整体性评价,它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本文从家庭、学习、社会关系、人格特征、自尊等影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8.
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幸福感是根据主体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整体评估.主观幸福感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因而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受到越采越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国内外涌现出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不同学者研究角度、研究方法或者心理观的不同,形成了对主现幸福感研究结论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提高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幸福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心理和谐的一个标准,可以从心理和谐的四个层面(即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对其进行衡量。而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要不断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幸福感是评估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社会支持具体指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学、伙伴等组织给予个体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比男生的水平高。在得到的社会支持方面,女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男生得到的社会支持,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环境。目前学界主要侧重于考察家庭结构与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关系,而对于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影响却鲜有深入探讨。通过文献梳理、定性与定量研究可知:家庭功能包括家庭沟通、互动协调、情感联系和家庭冲突等四个维度,它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虽然大学生们总体感觉家庭功能良好,但相比较而言,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状况却不甚乐观。因此,高校和学生家长应建立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家庭功能,以提高大学生生活满意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个体的生活质量一直以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对个体生活质量的测评主要是通过评估个体对于自身生活的满意度来完成的。然而,生活质量的影响要素是复杂而多变的。因此,正确识别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观因素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可能途径。本文以旅游为视角,分析了其作为现代休闲生活内容及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够激发人们的幸福感,强化享受和满足的体验,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强调了旅游对于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概述及问题提出 (一)自我价值感的内涵、结构及功能 自我价值感的定义,最早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James,他认为自我价值感是当人们实现或不能实现自己的期望时产生的情绪.概括起来其定义主要有7个方面的取向:情感取向认为是人们对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态度、个人价值和能力的感受等;认知取向认为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或评价;情感和认知取向认为是个体对自身特征、性格、社会身份和举止的态度或评价反应;人格取向认为是行为特征、自我评价状态,是个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化论取向认为是为了适应外界的环境文化,人类而具有的一种特殊心理机能,是个体与他人人际关系状态的主观评价;现象学取向认为是个体以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应对各种挑战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4.
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参数,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尺度之一。研究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对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个体生活质量方面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了主体的适应性与社会性。本文以常州地区高校《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为基础,考察社会支持向度下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证实,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对大学生的幸福感有较高的预测性。高校应该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功能,积极建构交流实践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本研究 以绍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EdDiener的生活满意度量表、Kanunann等人的情感量表对233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借以探讨绍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发现:(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性别、家庭收入因素均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家庭收入、家庭背景和消费状况等因素对生活满意维度产生影响;(3)性别因素则对消极情绪维度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的积极性之假设和美德追求的内容,是哲学分支价值论所研究的内容,而价值论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假设。从价值论层面来分析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心理体验及幸福感等理论内涵,实现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第一表现在价值观影响情感,是情感活动发生的基础,同时情感也对价值观有反作用;第二,幸福感是积极心理体验的核心,而对幸福的判断恰恰是价值论要提供的标准;第三,良好的道德行为增进人的幸福感,一个人的幸福必然要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而通过道德行为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够确保幸福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成为女性重要的生活空间。网络参与和网络互动使女性突破了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局限,成为女性提升幸福感的有效途径。网络对幸福感的三个因素——生活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和情感体验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灾区居民的长期生活质量监测是评价灾区重建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对灾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社会交换”和“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等理论为基础,从居民生活质量感知视角出发,探讨了其对灾区重建政策满意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汶川县和北川县五个城镇389位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对理论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居民生活质量感知各维度均对重建政策满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幸福感在居民生活质量感知各维度与重建政策满意的作用关系中均起着中介作用;重建方式只在工作收入、娱乐消费和家庭生活3个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维度上与幸福感之间起着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政府的灾区可持续发展政策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发展利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整体性评价,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积极身体意象指个体对自我身体的积极态度,包括对自身外表持有爱、自信、尊重、欣赏和接受。主观幸福感与积极身体意象有密切的联系,发展积极身体意象是促进身心健康和提升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影响身体意象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等。促进积极身体意象的认知加工策略主要有认知失调干预、适应性反应和女权意识;情感层面的策略主要有自我怜悯和精神性;行为层面的策略主要有具身活动。未来可以开发和应用更多促进积极身体意象的方法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