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民族高校特困学生暴露出的思想问题也日趋突显,这给民族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高校特困生思想教育成为贫困生资助和教育工作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目前民族高校特困生思想特点,从资助体系建设、人文关怀、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加强特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校特困生能否全面发展,是关系到学校和社会能否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关注特困生的情感状况,给予他们物质保障,引导他们锻炼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切实做好特困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为实现校园和社会的真正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随着收费上学体制的实行,民族地区高校特困生比例明显上升。教育部为此明确指出:“切实做到不使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拥有特困生比例高达50%的云南民族学院,是全国特困生比例最高的高校之一。但是,近年来云南民族学院却动用各种措施,真正使特困生做到了—预科部发现两位傣族学生迟迟未归。副院长批示道:决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三月的春城,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座落在昆明莲华池畔的云南民族学院校园内,不时传来朗朗书声。但预科部却发现该部98级2班吴克慧和4班召罕虎两位傣族学生,自寒假回家后至3月中…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民宗委资助少数民族特困生沈阳市民宗委为帮助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完成学业,决定每年从财政拨款中拿出一定资金资助少数民族特困生。最近市民宗委对来自9个大专院校、高级中学的满、回、朝鲜、蒙古、锡伯族的11名特困生进行了资助。(王俊)广州市宗教界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广州市宗教界人士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最近,市宗教界支持民族教育委员会向全市宗教团体、寺观教堂、宗教教职人员和广大信众发出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倡议,呼吁为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学、杂费资助,根据认捐情况,市宗教界支…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19.96年12月4日,宁夏酸妞野生饮品有限公司“奔向21世纪爱心助学活动捐款暨文体界人士结对资助宁大特困生仪式”在宁夏大学举行。酸妞野生饮品有限公司向宁夏大学288名特困生捐款3万元,以资助他们度过难关,完成学业。在仪式上,文艺界知名人士蔡明(回)、郁钧剑、王刚(回)、何阳(回)等11人结对资助了15名特困生,并与他(她)们亲切交谈、合影留念,以示鼓励。在资助意向上,蔡明、郁钧剑、王刚、王静等人还特别提出资助回族贫困大学生,使7名回族学生受益(其中蔡明资助2名,郁钧剑、王刚、王静等各资助1名)。回族艺术…  相似文献   

6.
读书梦圆过之后文/普丽春摄影/李美勋———云南高校贫困生的现状与思考1994年秋,在全国普通高校资助困难学生经验交流会上,人们获悉:目前,我国的一般高等院校中,特困生占5—10%,贫困生则达10—30%。按此推算,仅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特困生便...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发生在湖南省军区312名团以上干部与革命老区桑植县380名特困生之间的感人故事。自1996年起,湖南省军区团以上干部先后与桑植特困生结成“1+1”希望助学对子,一年又一年的捐钱捐物,一年又一年的爱心奉献,380名特困生顺利完成了中小学教育,有的还进入大中专院校深造。省军区干部用真情和爱心谱写了一曲当代军人与老区人民感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8.
这是发生在湖南省军区312名团以上干部与革命老区桑植县380名特困生之间的感人故事.自1996年起,湖南省军区团以上干部先后与桑植特困生结成"1+1"希望助学对子,一年又一年的捐钱捐物,一年又一年的爱心奉献,380名特困生顺利完成了中小学教育,有的还进入大中专院校深造.省军区干部用真情和爱心谱写了一曲当代军人与老区人民感人的乐章……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在新世纪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预科教育模式面临新的变革。针对民族预科教育模式的过渡性、层次性、特殊性特征,以及目前民族预科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特困生多、学习基础差、教材不统一、办学经费不足等问题,未来的民族预科教育模式应设定一年制教学模式和二年制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原则、培养特色、教学方法与教学考核等方面切实适应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要求,达到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建设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浓章 《民族论坛》2009,(10):56-57
<正>一、高校贫困生现状及贫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1.高校贫困生工作现状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的平均比例已达到在校人数的30%,特困生比例为10%~15%,且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1]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  相似文献   

11.
十月中旬的一天,吉首大学政法学院的特困生向青腾同学将社会各界人士捐给她的钱留下一部分作为学习生活费用后,余下的6100元又捐给了学院其他贫困生,让他们共同分享社会的关爱。向青腾是该校98级政教班的学生,家住湘西自治州古丈县高峰乡的高山上。一家5口仅3亩多靠天吃饭的“雷公田”,加上父母体弱多病,这几年又逢天灾,家境极为贫困。今年6月21日,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邀请她作为嘉宾共谈“当代贫困大学生”话题。节目播出以后,向青腾的境遇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人们纷纷用写信、打电话、捐款捐物等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马边彝族自治县将接受国家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下简称“两基”)验收。为确保验收合格,马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所有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县“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倾全县之力攻坚“两基”。二、千方百计控辍保学。三、多渠道筹措“两基”经费。2001-2003年共安排“普九”及D级危房改造经费230万元;彝族学生和汉族特困生课本费减免140万元。四、大力争取省、市支持。为切实解决当前“两基”攻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领导多次奔赴省、市…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是通过研究别人的文化来理解人性的学科,同时负有研究现实问题和抢救濒危文化的使命。中国人类学的任务首先是回答中国问题,但也不能忽视人性与文化的关系这个根本追求。中国问题中的关键是西部开发、少数民族、汉族、中华民族等认同的关系和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奈达的“等效翻译”原则看词汇的对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鉴于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对词汇对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翻译不光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的最佳结果是“等效”,而不是“等同”。这里主要针对词汇问题来探讨原语言与译语词汇的对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龙运荣 《民族论坛》2004,(11):55-56
民族问题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们新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民族学问题,正确处理和对待民族学问题是新闻工作的重要方面。一、民族学问题是新闻报道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要讲民族学问题必先谈到民族和民族问题。所谓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关于什么是民族问题,江总书记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论回回民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基本特征是民族学和民族理论学科范畴的概念,是构成民族的要素。本文从共同语言问题、共同地域问题和共同经济生活问题、共同心理素质等三个方面对回回民族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述,认为回族具有自尊、自强意识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居住着回、汉、藏、蒙古、土、撒拉等21个民族,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革开放以来,门源回族自治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教育事业放在先行地位大力推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办学条件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然而,目前该地区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仍很明显,如教育经费不足,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高中和大学的入学率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门源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亟需采取适当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牵动着千百万人民群众,具有群众性。宗教问题从来都是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矛盾交织在一起,同国际问题相联系,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宗教的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将会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更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钢琴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音乐专业培养问题,而是关于人获得智慧、丰富情感体验和艺术修养等音乐素质发展问题;钢琴技艺的养成,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音乐知识传授、臂腕指触键等一系列形体动作技能的掌握,而是发乎于心的能力培养、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过程。如何改革传统钢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重建科学的钢琴教学模式是当今音乐素质教育的一大课题,应用钢琴是一门综合性钢琴基础课。旨在为社会培养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该教学法在继承传统钢琴教学同时,打破精英教学单一模式,通过探索、模仿、即兴、创作等速成学习,启发音乐想象,拓宽思维空间,彰显动手能力,有快乐学钢琴、兴趣学钢琴、速成学钢琴和创造学钢琴四个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涛  高亮 《民族学刊》2020,11(6):72-80, 166-167
罗兴亚问题是一个多世纪前英殖民者在亚洲埋下的诸多“民族问题”之一,也是孟加拉国与缅甸之间难解的“痼疾”。2017年8月以来,罗兴亚问题的再次爆发给相关国家造成巨大冲击。缅甸在打击罗兴亚暴力活动的同时,反对国际干涉,试图牢牢把握该问题解决进程中的主导权,而孟加拉国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等不同层面基于自己的利益考量,寻求将罗兴亚人遣返缅甸,立场的对立使两国关系陷入僵局。而美国和印度介入罗兴亚问题则使地区秩序进一步复杂化,并在舆论和安全等领域影响中国的利益。2020年1月17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标志着中缅经济走廊从概念规划转入实质建设阶段,也给“罗兴亚问题”的解决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