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农家书屋承担的社会职能包含有为留守儿童教育服务,提出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教育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作为少儿读者中的弱势群体,其阅读权利更应受到更多的关心和保护,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提供阅读服务,是图书馆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合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积极拓展服务渠道,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享受到均等的社会文化权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留守儿童队伍庞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户籍制度改革是根本,学校教育是主渠道,政府参与是主要力量,有关社会组织是补充.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随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缺失监管,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许许多多的孩子却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成了孤单寂寞的留守儿童,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我们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更是责无旁贷.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到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我们该怎么去做呢?该做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在对留守儿童和社会支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留守儿童和社会支持的含义,阐述了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特点及其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伴随农村“打工潮”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内地农村学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加之由于缺少父母关爱、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等因素,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谈几点个人看法,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个社会到底能提供给留守儿童什么样的成长环境?社会关爱与实际的付出,还可以完善到什么地步?留守儿童的尊严可以得到保障与维护吗?据对重庆市五所农村小学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两所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为实验对象,机关干部、大学生志愿者、武警官兵、医务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实验工作组,以活动为载体,从"4+1"层面对留守儿童实施培养干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前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说,"4+1"的培养干预模式是能有效改善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还提出了留守儿童学习焦虑与对人焦虑二大心理健康发展的障碍因子,为实现关爱留守儿童的主要目标进行了初步的实证探索。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信息体系。充分利用学校信息资源,建立起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桥梁,使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协同教育,是解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因外出打工,无法履行父母教育监护权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占86.5%。我校学生762人中,现有留守儿童426人,占学生总数56%,其中有三个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由于这些孩子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快速增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留守儿童教育能否正常进行,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文章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原因,最后给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这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由此,在农民工成为一个社会的大现象的同时,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也应运而生了,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失。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促进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村)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参与为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感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上的引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它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三农问题"的并发症。留守儿童问题是寄生于流动人口的一个社会问题,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目前关于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多从心理健康和社会化发展的视角出发,但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第二,研究多以现状描述为主,缺乏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身体健康影响的深入研究,尚不能从现有研究中明确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具体作用路径。成都市双流县正兴镇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乡镇,对其留守儿童身体健康进行研究,并同全国其他农村地方针对留守儿童的政策进行比对比分析,分析各政策的利弊,并通过研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对政府为提高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而制定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当前教育难点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教育的缺乏等原因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心理问题,应整合社会资源,净化学校社区环境,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改进学校教育方式,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焯娅 《决策探索》2014,(10):37-38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寻求更好的出路,这给经济社会带来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新的群体,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近年来,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妇女却迟迟未进入公众的视野,未受到与老人和孩子同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热点,随着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壮大,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也关乎将来中国的社会的稳定,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的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需要政府和学校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心理指导。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及龙宫镇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资料,运用实地走访调查和访谈法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表现,根据留守儿童呈现的心理问题设计体育游戏方案,对参加游戏的留守儿童进行现场采访,了解他们参与游戏之后的真实感受,以指导研究。体育游戏不但易于开展和普及,也对人的心理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构建体育游戏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李慧 《科学咨询》2015,(3):50-51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加快的过程中,留守儿童的数量却是有增无减,由于这些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亲情缺失,缺乏良好的教育,导致了这些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卫生习惯、社会交往习惯,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怎样才能使每个孩子健康成长,使外出打工者安心工作,使社会和谐发展,使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本文就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