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当代政治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政治系统”到“找回国家”、从“单一现代性”到“多元现代性”、从“宪法工程学”到“民主社会学”的理论转向。为了给非西方国家“接榫、吸纳、转化乃至超越”西方现代性提供充分的想象和探索空间,应秉持一种兼具整全性和规范性的多元现代性论说——其中,整全性和规范性分别确保了多元现代性的民族性特色和现代性底色。与此相适应的“民主社会学”主张:把政治秩序的社会情境依赖与社会共识基础结合起来,把握现代政治秩序的建构;把民主秩序的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文化条件相结合,把握现代民主秩序的运行。由此,现代政治发展主要包括国家建设、民主建构、社会正义和社会团结等四大基本议程。  相似文献   

2.
后马克思主义奠基性人物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的激进民主政治的意图及其内涵主要包括三重维度:用话语政治替换本质主义政治;用文化政治替换革命政治;用身份政治替换阶级政治。拉克劳和墨菲之所以要提出激进民主政治,其矛头显然直指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策略。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特征如本质主义、还原主义、经济主义等等,使得传统的社会主义策略在资本主义新现实面前一度失语,从而用激进民主政治来替换它显得极其必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拉克劳和墨菲以为自己的激进民主摆脱了现代性的困境,可是当他们强调政治或社会运动中领导权的中心地位时,他们显然滑入了现代性的泥沼,具有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康晓强 《高校社科动态》2005,(2):48-48,F003
就职于伦敦经济与政治科学学院的帕特里克·敦利威是目前英国最富盛名的民主政治学家,《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一书曾于1991年获“麦肯齐政治科学优秀著作奖”。作者在本书中将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三个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系统地比较了多元主义路径、统合主义路径、集体行动逻辑的模型与新右派模型,通过对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解构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它在哲学上表现为以“领导权”为核心、以“链接”实践为基础、以反本质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本体论;具体内容体现为以“对抗”为特征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而具体目标和实践则体现为构建“激进民主政治”的“新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5.
传统民主理论的一大困境在于多数主义不能解决偏好冲突问题而达成共识,社会选择理论更是认为个体选择的理性会导致集体选择的不理性,以此证明民主共识的不可能性,而协商民主理论为解决多元偏好冲突提供了路径。协商民主主张通过主体间的互信合作、协商的公共精神、协商的开放性与动态性来整合偏好冲突而实现理性推动的共识。协商民主的这种思路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从利益的角度看民主政治的发展契机与整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揭示利益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利益的角度探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契机与整合机制,认为各种利益矛盾可能会破坏社会的和谐,但如果能对其进行适当诱导,利益矛盾也可以提供民主政治发展的契机.同时,因为民主政治强调多元利益的表达、鼓励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促进多元利益均衡的实现,所以民主政治是一种利益整合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莫斯卡(1858—1941年)是20世纪意大利知名的“精英三杰”之一,与帕累托、米歇尔斯一起,对构筑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颇具特色的“精英主义民主观”做出了重大贡献。莫斯卡从小便立定学术志向,后转益多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想视角,并以如椽巨笔撰写了体大思精的《政治科学要义》一书,奠定了其思想大家地位。莫斯卡深受马基雅维利式现实主义政治观之影响,并在与同时代思想家如克罗齐、帕累托和米歇尔斯等人的交流碰撞中,在对于政治实践的亲身参与和体悟中,不断砥砺思想锋芒、调适思想架构与完备思想要旨。莫斯卡的“精英主义民主观”是对现代大众民主浪潮的系统反思,力图在新的时代情境下诊断大众民主所固有的缺陷与弊病,旨在对症下药,设计出一种平衡精英统治与大众民主的多元主义制度构架,如此才能维持一种中道与均衡的良善政治秩序。莫斯卡的“精英主义民主观”折射出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之对立统一,是对民主观的一种极大丰富与延伸。后世思想家如熊彼特、米尔斯、达尔等人对莫斯卡的民主观进行了扬弃,打造出了一套更加丰富而完整的精英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围绕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问题,学者们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政治制度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党内民主发展及监督制度、政治参与等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原理的解读和阐述。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性质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的具体表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的对策选择及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依赖启示等方面对以往的研究做一梳理,便于今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吸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理论传入中国,激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协商民主制度激发了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因此,仔细梳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关于协商民主概念的论述,理清协商民主作为一个政治过程所应该具备的要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吸取协商民主理论的精华来指导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有基础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对胡“好政府主义”思想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公正的剖析、重点分析了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好政府主义”政治主张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好政府主义”被付诸实践的基本史实,肯定了这一主张在反对北洋军阀封建专制统治,反对当时流行的无政府主义,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共和思想等方面的积极意义,论述了他们不愿意发动人民群众,不从根本上推翻封建专利制度的改良主义本质,指出了“好政府主义”思想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