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家庭文摘     
《民族大家庭》2012,(1):32-33
《人民日报》刊文提出"嘴上腐败"应尽早入罪《人民日报》2012年1月30日刊登赵蓓蓓的文章说,无论从法理讲还是从现实看,"嘴上腐败"应尽早入罪,因为,医治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的社会毒瘤,亟需入刑治罪这剂猛药。  相似文献   

2.
从评论对象(或客体)的角度来分类,2001年度西藏文学评论大致有三类:1、单独文本赏析式评论;2、文学倾向、作家群——文学思潮综述式评论;3、作者——文本双向式评论。②评论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从评论的文章数量上看,也极为可观。仅11月份之前发表在《西藏日报》上的就有28篇,《西藏文学》14篇,《西藏文艺》9篇,《西藏2001年西藏文学评论管窥大学学报》2篇,其他诸如《雪域文化》、《山南文艺》、《珠穆朗玛》、《羌塘》、《群众文艺》、《西藏法制报·副刊》等报刊杂志上亦时有刊登。但是,蜕去表面的喧嚣与…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由中国作协《民族文学》、《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象山县及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杂志联袂主办的"象山杯·我与奥运"全国有奖征文颁奖仪式暨中国民族文学传媒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为收获的季节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文化大餐。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  相似文献   

4.
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重点精品工程项目《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四卷五册),2014年12月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中国回族文学通史》由回族文学评论家、回族文化学者杨继国担任主编,自治区内外回族文学、回族文  相似文献   

5.
张世均  王博 《民族学刊》2017,8(5):77-86, 123-128
2015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学术界对羌学研究的热情依然如故,反映在研究成果增多、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手段丰富、研究领域全面等.但是,2015年中国羌学研究的"冷"、"热"点与2014年相比较,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热"点主要在于关注羌族地区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冷"点主要在于对羌文学、法律、医药、体质与心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另外,2015年的中国羌学研究中仍然存在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西藏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西藏的文学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短暂的高峰之后,西藏文学在80年代开始"井喷","雪野诗"和"西藏魔幻现实主义"登上文学历史的舞台,藏文新文学创作日新月异,纪实文学开始崛起,小说创作更是有了新的突破.新时期出现的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家和文学精品,不仅生动展示了新西藏的时代精神风貌,也实现了西藏文学"从高原走向世界"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宁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四卷五册)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出版后,2015年4月2日,由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杂志社、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  相似文献   

8.
1月1日今天是《内蒙古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日,布赫、刘明祖、乌力吉等领导同志题词,祝贺本报创刊50周年。(《内蒙古日报》1月1日)1月2日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在国务院、国家民委的指导下,从80年代开始对藏族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使大批古代藏文经典得到了保护。(《人民日报》1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积极探索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路子,目前粮食、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化的格局,30%的主导产品基本实现了一体化经营。(《人民日报)1月3日)1月5日从国家民委获悉,1997年民族地区预计累计…  相似文献   

9.
大家庭文摘     
《人民日报》刊文提出领导干部要变三思而后行为二思而后行《人民日报》2009年11月5日刊登延春的文章说,现在很多人都以为三思而后行是孔子的主张,其实这是误解。恰恰相反,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我们不妨看看《论语》原文:  相似文献   

10.
正3年前,刘大印写过一篇《在泥土上生长的文学期刊——〈农民文学〉办刊点滴》;3年后,刘大印应约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题目改为了《在泥土上成长的文学期刊——〈农民文学〉办刊札记》。他说"生长"和"成长"虽然是同义词,但用到细处还是有区别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生长,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成长,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农民文学》办刊4年了,一字之差,一言难尽,真有点应了古话"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相似文献   

11.
聂茂 《民族论坛》2014,(2):60-64
2013年11月18日,由《文艺报》、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作与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瑶族作家陈茂智长篇小说《归隐者》研讨会"在江华瑶族自治县举行。来自文学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对陈茂智这部长篇小说处女作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陈茂智,男,瑶族,江华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大学文化,已在《民族文学》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戏剧作品300余件,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静静的大瑶河》,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江华瑶族自治县作家协会主席、《瑶族文学》主编。其长篇小说《归隐者》于2012年10月由线装书局出版,书中描写一个身患绝症、逃离官场的官员的隐居生活,作品以清新、淡雅的笔调,展示了南方山林香草溪的生态之美、景色之新和人文之奇,犹如湘南大瑶山徐徐展开的一幅民俗风情画卷,被誉为"现代版的《桃花源记》"。《文艺报》副总编辑、著名评论家王山,《民族文学》资深编辑、评论家哈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阎真,湖南省文联原党组成员、作家管群华等6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依孜 《民族论坛》2012,(23):57-60
为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和各民族文学的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继上期推出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长篇小说获奖作品《阿思根将军》(白金声)、《春香》(金仁顺)、《康巴》(达真)、《泥太阳》(潘灵)、《诸王传》(亚生江·沙地克)报道,本期继续推出本届"骏马奖"中短篇小说略赏,希望广大致力于民族文学创作和喜欢民族文学的读者朋友喜欢。  相似文献   

13.
一九九三年民族研究有关学科论文、资料目录索引(续)本刊编辑部民族文学艺术满族文学分期问题赵志忠《黑龙江民族丛刊》第3期第118页关于九十年代朝鲜族文学“后继无人”的思考朱睿《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35页略论保安族书面文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勋《甘肃民族研...  相似文献   

14.
《回族研究》2012,(4):90
《回族文学》是中国唯一以"回族"命名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双月刊。该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貌,文学性与文化性并重,并开辟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栏目。如推介优秀回族作家的"回族作家之窗",转载国内回族及有关作家和学者优秀作品的"佳作选萃",介绍知名回族人物的"回族人物",深入反映回族历史与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9月24日,中宣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以下简称《提纲》)。2009年2月5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全文发表了《提纲》,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学艺术与宗教试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龙长顺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l页过去的脚印与今后的步伐李丛中 —对建国三十五年来云南民族文学经 验和问题的探讨 《民族文学研究》第l期第2才页民族与民族审美意识黄伦生杨克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16页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的科学性张文勋 ‘民族文学研究》第1期第拐页论民间作品在研究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史上 的地位和作用一孟和 《内蒙古师大学报》第1期第43页论少数民族神话在中国文学史上应有的 地位王松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第1期第58页论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17.
正我1996年写的《集印琐谈(》附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用后,有幸被多家报刊转载。2004年就"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成为"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新闻改写后,《美术报》和《名家》杂志等报刊相继发表。拙稿中讲了一个史实:"元末王冕以花乳石刻印,使印章除了作为权力象征和凭信工具外,还为篆刻艺术的形成带来了生机。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文彭则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从此,  相似文献   

18.
大家庭文摘     
《民族大家庭》2013,(6):32-33
2013年8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评论说,有的干部反映,现在有些老百姓成了"老不信",干部表多元、思想多变,确实让宣传思想工作难度系数增大,"说服"与"认同"的阻力加大。但"老不信"现象的出现,也与一些党员干部的言行缺乏说服力有莫大干系。比如,如果有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9.
陈胜乐是以散文创作成名的湖北作家。进入九十年代,沉寂于散文创作园地已有数年的陈胜乐,竟突然在全国性的文艺刊物中,频频推出了他的散文理论文章,并相继出版了《散文研究与思考》、《散文新探索》、《散文美学概论》等理论专著。《人民日报》曾专门刊发过评介文章,认为"《散文美学概论》为散文美学这门新学科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它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它的独有见地的理论阐释和解读,它的对理论状态独特的把握方式,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国内著名的《新华文摘》、《文艺研究》、《作品与争鸣》、《文学自由谈》、《当代作家评论》、《作品与争鸣》、《散文选刊》等诸多报刊,对其散文美学研究成果也给予了充分关注,有3所高校还将此书列作学生学习参考书。至此,陈胜乐在他而立之年,完成了由作家到学者的蝉变。国内知名评论家的评论说:古今中外,至今还没有一本系统的、全面的中国散文美学论著。从"五四"时期以来众多的散文理论专著中不难发现,有的是说史的,有的是单篇文章的合集,更多的则是散文技巧和鉴赏。正是鉴于中国散文美学园地长期荒芜的现实,陈胜乐才大胆地闯进了这片处女地当了一名艰难的拓荒者。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作家,陈胜乐已收获  相似文献   

20.
大家庭文摘     
正《人民日报》解读底线思维《人民日报》2014年3月17日刊登评论文章说,改革,不可能没有风险和挑战。力图以改革解决问题,必须对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做充分的预案。否则,稍有不慎,不仅旧的风险无法解除,还有可能诱发新的风险。就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加强底线管理,应当是我们国家治理的重要思维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