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壶动辽宁     
<正>当一种极富力道的锤泥声,以特有的优雅节奏穿越千年,响彻在宜兴每一个清晨、每一条大街小巷的时候,当世界文化遗产的春风,在每一个宜兴人的心里荡起涟漪的时候,宜兴的传奇已然硕果累累承认传奇,是对文化的敬畏,而自我剖析,同样可以彰显出强劲的拔节声。是的,对于喀左人来说,植根于五千年的文明之上,生活在富饶的"富贵土"中间,远望千年制陶史,等待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而历史,选择了今天的喀左人。  相似文献   

2.
<正>宜兴,这座江南小城因紫砂而兴,更是因紫砂壶闻名天下,甚至每天都在出现天价壶王。随着紫砂壶价格不断升高,紫砂原料逐渐减少,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就在此时,辽宁喀左高调宣布,探明10亿吨以上可媲美宜兴紫砂原料的紫砂矿。来自宜兴的南方紫砂艺人,开始纷纷北上喀左创业。喀左凭借丰富而优质的紫砂资源,斥巨资建设紫砂艺术产业园,吸引南方紫砂企业和艺术大师入驻,促进紫砂艺术中心向辽西转移,中国北部新兴的紫砂之都逐渐形成气候。  相似文献   

3.
王筝 《今日辽宁》2014,(4):36-39
<正>他赋予紫砂泥灵性,把对生命的热爱融入其中一块紫砂泥,一把竹尖刀,两天时间,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就在一双巧手下诞生了。天津有个泥人张,喀左有个泥人徐。不同的是,喀左这个泥人,是用紫砂捏的。他叫徐明,土生土长的喀左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明七八岁开始学习绘画,擅长书法、国画和雕  相似文献   

4.
《今日辽宁》2014,(4):20
<正>五千年文明和10亿吨矿藏证明,除宜兴外——在辽西大凌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小城——喀左,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是它的全称。这里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喀左自古以来就享有"金鼎之地"的美誉。出土有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国宝的4件商周时期青铜大鼎;有被考古学界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的"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被称为"东方维纳斯"的裸体孕妇陶像……更有被称为"富贵土"的紫砂矿。喀左紫砂制品,便是以紫砂矿为原料,经过多道  相似文献   

5.
说起中国的紫砂,势必会想到宜兴的紫砂,大家可知道,辽宁也有与宜兴相媲美的喀左紫砂.近日,记者从油画家,陶艺家郭星的陶艺作品中感受到了喀左紫砂的美.浑厚的色彩,古朴的质地,作品将大自然的美与人类智慧完美的融合,赋予了泥土新的生命与意义.郭星的紫砂陶作品选用的泥料,是产自辽宁省朝阳市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喀左"),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可塑性强.  相似文献   

6.
<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无意间成为今日喀左紫砂文化产业的源头。一捧紫红黄绿青五色交融的"五色土",塑造出了喀左人善良与敦厚、热情与豪爽、睿智与理性、乐观与豁达、高雅与淡泊的"五色"品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辽宁的考古专家循着古人留下的足迹,在喀左县城东面4公里处的东山嘴屯,发现了一处隐藏在地下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文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喀左县城,作为外来人的我马上有了新的发现,街道两旁的商铺与我曾到过的其他城市颇为不同,铺面的招牌全部由汉、蒙两种文字构成。汉字大多是红、黑两种颜色,蒙文整齐划一为蓝色,顿觉一股浓郁的蒙古族风情扑面而来。喀左的街路有自己的性情,没有大都市的宽敞,窄窄的却不显拥挤,路上的人与车各行其道,自觉地遵守交  相似文献   

8.
壶中洞天     
洛卿落 《东西南北》2012,(18):78-79
陆游诗云:“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字字珠玑,道出了品茶的神韵。一杯茶包含中国文人、哲人深爱的天、地、山、水、仁、智。试想,在瓦屋纸窗之下,或月白风清之时,独自静坐一隅,或邀请好友二三,一只宜兴紫砂壶!几个素雅小茶杯,或独思冥想,或谈笑风生,真乃是人生大一享受。  相似文献   

9.
<正>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提到宜兴,第一个反应只有两个字:"紫砂"。对宜兴而言,紫砂壶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LOGO,以一种人尽皆知的姿态,端端正正地印在这座城市上,使一座平凡的小城名声鹊起,而对于紫砂壶而言,宜兴市的丁蜀镇才是它真正的故园。不同于大商场柜台和工艺品展厅中的氛围,丁蜀镇的紫砂,揭去了高大上的面纱,以一种毫不掩饰的原生态面貌呈现出来。裸露着暗红颜色的紫砂矿;自家院中堆放成块的紫泥;简单实用的大大小小的紫砂工作室;工作室里横七竖八的工具和各式各样尚未完成的紫砂壶。褪去浮夸的外衣,剪掉煽情的桥段,刺破种种高贵冷艳的幻想,眼前的一切都以一种质朴天然的方式展示着紫砂壶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10.
很小的时候,总能在姥姥家看见紫砂茶壶,模糊的印象就是姥爷用它喝茶.紫砂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所以,我对紫砂总有那么一种亲切的感觉,总能闻到一股家的味道.生产紫砂壶,必须要有丰厚的陶土资源.美丽的喀左(全称,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坐落在大凌河上游,紫砂矿产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 喀左紫砂以日用品、工艺品为主,它以高质量、高工艺畅销全国,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备受国内外顾客的赞誉.喀左县政府对紫砂产业相当重视,列入辽宁六大轻工产业、朝阳市十大旅游产业之一,许多专业美术学院的专业人才也被喀左吸引过去.早在1983年,喀左紫砂陶器就被国家轻工业部、国家民委评为优质产品.喀左紫砂陶器既是人们的生活用品,又是美化环境的工艺品.看见紫砂制作的小玩意儿我总是拿起来摸摸它,仔细的看看它.  相似文献   

11.
<正>去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采访,路上听着一同前往的朝阳市委外宣办的一位负责人讲述有关喀左的一些故事、传说,还真让人耳目一新。他讲述的其实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两则成语典故,"老马识途"和"不食周  相似文献   

12.
<正>朝阳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端,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融合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水土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朝阳独有的土特产品,例如建平苦参、喀左紫砂、凌源百合、泉盛河酒、凌塔白酒、喀左陈醋、朝阳小米、朝阳大枣、北票金丝王大枣、北票西红柿、龙潭绿豆粉丝、凌源蓝莓等。其中,独属于朝阳的可以看得见、品得到、带得走的土特产品是不能不细说的。  相似文献   

13.
陈曦  曹卫国  赵敏 《东西南北》2009,(10):12-13
在以字母为发音基础的世界上,汉字曾经被视为一座繁复而无出路的孤岛:过去百年,无论是韩日还是越南,常有人把国家命途的动荡归罪于汉字而改以拼音为主;到最后,连中国人自己都在学习外语上一路狂奔,能够认得的汉字却一代比一代少;甚至有人断言,当人类进入电子时代,继续使用汉字必将自我隔绝于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宜兴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是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紫砂陶制作技艺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身筒或镶接与雕塑结合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相似文献   

15.
《创新》2008,(1)
<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大会主题的重要内容,赋予继续解放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为继续推进思想解放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回首我国29年改革开放的历程,无疑就是一部不断冲破藩篱、打破僵局的思想解放史。没有解放  相似文献   

16.
赵淑清 《今日辽宁》2016,(4):33-37,32
正2013年9月25日,中国喀左紫陶艺术展上,在喀左晚窑展厅,我见到了以紫砂泥为材料创作的名为《沧桑》的作品:两扇颇为古老的木门封闭着,清晰的木纹,枯朽的门框,厚重的门墩,凹显的榫眼,古铜色的门环和门面上两只褐色的虫蜕,让人不由得心灵震颤,浓浓的乡愁油然而生——这是一道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和世事变迁依然屹立的门啊,它穿越了时光,在现代的富庶和繁华中静默着,守候着……那时候,我才知道作者  相似文献   

17.
<正>"小人物有大影响"。一座生活的城,一些平凡的人,集结起一股蓬勃向上的正能量。让善行融入城市,走进心灵。一个城市的文明,更多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受人恩惠时应心存感恩、学会报恩,懂得感恩的人,会继续将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20多年的坚持,感动着残疾人;20多年的奉献,感动着全社会。她用自己的倔强闯出了一  相似文献   

18.
你好!我敢肯定,你想起我的日子比我想起你的多。对镜梳妆时,看着眼角的皱纹,你会想起我;把儿子送进大学校门的那天,你会想起我;女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秘密并把它锁在自己的抽屉里的时候,你会想起我。我是10年前的你,在城市与城市之间,采访和采访之间,事业和家庭之  相似文献   

19.
种植苹果树     
一个穷困的农夫有一位朋友以会种植苹果树而著称。 一天,朋友给农夫一棵小苹果树,让他带回家种上。 农夫收到礼物非常高兴,但回到家后,却不知道该将它种在什么地方。他担心如果把树栽在路边,路人会偷苹果;如果栽在自己的某块地里,邻居们夜里就会去偷苹果;如果栽在自己的房子旁边,他的孩子们会摘苹果。最后,他把树栽进了他那没人能看见的林子里。可因为没有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泥土滋养,树没多久就枯死了。  相似文献   

20.
王剑华  傅明 《唐都学刊》2004,20(2):141-144
邓小平理论中最富魅力的华彩篇章之一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强调国家利益至上 ;突出实力外交 ,既量力而行 ,又有所作为 ;把高度复杂的外交战略变得更易感知更易操作。理性、务实并且冷静。因此 ,继续深入贯彻这一外交思想 ,中国外交无疑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