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价收入比是我国经济转型期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明显减弱,房价收入比严重扭曲.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城镇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也存在持续下降的趋势.根本的问题是,房价增长的速度不仅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也明显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是不可能通过市场彻底解决的,还必须依靠政府进行干预.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一些房地产调控和家庭住房优惠(包括住房保障)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兴建或收购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或者租金标准,具有保障性质和特定用途的住房,具体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有租赁住房和限价房。它是用来解决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优化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平抑商品房价格的不合理上涨.缓和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
基于住房市场多方博弈的视角,讨论了中国商品房与保障房的互动关系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住房市场状况下各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的博弈均衡;商品房与保障房之间存在"价格引致"、"存量过滤"等互动关系;遵循住房过滤规律,建立互动机制比分立运行下的住房市场更加有效。住房市场的稳定发展需要商品房与保障房形成有机互动,住房政策应遵循住房过滤过程,建立存量商品房与保障房互动机制,推进住房保障共有产权制度建设、促进住房市场良性运作,提高住房保障绩效。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下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经历了福利型时期、改革探索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后的完善期三个阶段。在福利型时期,政府对房屋实行统分统配,但是这种制度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取消而终结;在改革的探索期,我国迈出了住房商品化的第一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立了以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本文旨在梳理新中国六十年来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演进的历史脉络,进而分析各个时期住房保障制度的运行问题,以期对即将出台的《住房保障法》有所资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北京市住房保障政策与总体思路、建设与供给、审核与退出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发展现状。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思路明确、体系完整、力度强劲、供应体系层次分明。"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应着重于加大工作力度、优化供应结构、完善管理制度和拓宽融资渠道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住房分层:基于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广州市千户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城市住房分层结构是一个从低到高依次由无产权房阶层、有产权房阶层(福利性产权房阶层、商品性产权房阶层、继承性产权房阶层)和多产权房阶层构成的“三阶五级式”结构;个人的政治资本、人力资本、职业状况及收入水平对人们获得住房资源有显著影响;城市住房分层既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又可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因此,住房保障目标、对象及方式的选择应以住房分层状况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振宇 《学术交流》2008,(3):139-141
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和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是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改革采取积极稳妥、不断深入、有目标、有步浇骤的方式进行.在住房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和政策干预,从而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杨梦涯 《探求》2012,(1):56-61
当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工作中存在着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不广泛、保障机会不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功能缺失、住房金融机构单一等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政府在住房金融问题上宏观调控失灵,导致宏观调控措施有时适得其反、宏观调控措施有时造成新的更大的垄断、政府土地储备制度和政府担保制度不完善等。防止政府宏观调控失灵的对策主要有:建立有效的法律体系、建立有效的住房保障机制、制约政府权力。  相似文献   

9.
住房问题是中国重要的民生问题,而住房保障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将住房保障事业看作是由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公共事业",其提供的产品是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保障性住房以及住房保障政策,借用"PES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影响中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政治因素(P)、经济因素(E)、社会因素(S)和政策有效性因素(T).从政治因素来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存在管理不足与法律约束力差的问题.房价收入比、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两个经济因素,反映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覆盖面窄、保障不足,保障性住房供需矛盾严重的问题.人口结构、城市化、传统习俗三个具体的社会因素再次印证住房保障制度保障力度小,供给不足的缺陷.政策有效性因素,反映出住房保障制度本身制度的有效性差,而这一制度缺陷致使道德风险问题频发,带来负外部效应.基于此,完善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应采取的对策为: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倡导新型住房供给与消费模式、增强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历经了跨越式发展,在投资数量和投资结构方面都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预计"十二五"期间,这一建设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尽快对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供求进行有效预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结合区域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条件等因素,分析预测"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保障性住房投资的资金需求与供给,并通过计算其资金缺口进行系统性资金平衡方案的设计,最后提出构建完善的保障性住房融资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社会排斥与城市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难问题是城市贫困家庭普遍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住房市场排斥是城市贫困家庭住房难问题的主要原因。市场化的住房市场天然地对收入低的人群有着强烈的排斥。相关住房政策排斥也是导致城市贫困家庭住房难的原因之一。无论是住房公积金政策、住房贷款政策,还是经济适用房政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都没有惠及城市贫困家庭。  相似文献   

12.
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现行城镇住房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发展目标上,以拉动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为以关注民生为主;发展平台上,将从目前主要是发展商品住宅转变为发展商品性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格局;需求结构上,将以强烈的投资、投机需求转向理性消费为主;供给结构上,将从偏好开发较高档的大套型商品住宅转向主要开发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房或保障性住房.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18,(2):90-96
对住房市场相关研究的回顾表明,既有研究并没有对住房市场本身和行动者给予足够的关注,而经济社会学的市场理论能为理解和认识真实的住房市场的构建与运作提供诸多启发。基于住房属性的"商品-权利"维度和经济社会学市场理论突显的"结构-实践"维度,可以构建出一个理解住房市场的综合框架,借此可提出新的研究议题,并达成对炒房等现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控"三字经"我认为,这一轮的调控主要是围绕三个字在做文章。第一个是"加",在供应上在做加法,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保障房上面做最大力度的加法;第二个是"减",在需求上通过限购、限贷,包括一些城市采用限价的手段,做减法;第三个是一个更重要的字,就是调整的"调"字,加法和减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实现房地产市场、特别是住房市场能够实现住房发展模式的调整,以及住房结构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权利,住房权的国家义务较具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住房保障政策不必遵守任何法律上的规范标准.在住房权实现过程中,国家具有平等对待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只有在充分考虑未从住房优惠政策中获益的群体的利益的基础上,以尊重利益受到不利影响的公民的平等权为前提,将比例原则作为客观的检验标准,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才具有合法性的根基.而在时下热议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中,更能看出住房权国家义务的客观标准所具有的实际功能.只有符合客观检验标准的住房保障政策才能与基本权利体系相协调,与和谐法治社会的发展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贺桂华  侯欢 《唐都学刊》2014,(2):124-128
我国自实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住宅房地产价格过高、上涨过快等问题.住宅房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国家政府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在调控房地产价格时,始终应当坚持权力法制、秩序稳定、社会公平的原则.在住宅房地产价格调控时,要修改和完善《价格法》,完善土地调控法律制度,完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制定专门法规调整我国住宅房地产,逐步扩大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惠及的范围,完善相关调控主体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胡浩 《创新》2012,6(5):88-93,128
住房市场是一个分散、区域性分割的市场,中央政府无法直接调节,对住房市场的微观调控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之一。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的职责贯穿从住房生产到房屋消费的各个环节,涉及确定需求、土地供应、存量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有时甚至直接给特定群体提供住房。以地方政府行为视角建立一个分析框架,重点剖析地方政府在住房市场中的职责,住房市场利益相关者及管制创新,住房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中央—地方在住房市场既分工又协作的二级管理模式有效运转的约束条件,地方住房战略制定及其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湛泳  李勇辉 《探求》2005,(2):35-37
本文从住房制度改革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中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政策、买公房给优惠制度、廉租房制度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并针对住房制度改革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分层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地位差别的一定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社会分层的实质是反映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状况。西安社会阶层目前已经分化为党政机关和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市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上述十大社会阶层在全国大城市具有代表性。社会阶层不和谐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业劳动者阶层处于明显劣势;产业工人的地位迅速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社会阶层的地位迅速上升;贫富不均。西安对全国构建和谐社会阶层的启示包括:关键要真正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施意见;市委和市政府尽快建立有效协调各阶层利益的经济、政治、文化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公民应享受同等国民待遇;就业和再就业应列为"一把手工程";设立"弱势阶层受损补偿准备金";大城市应构建"菱形社会结构",尽快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大城市应多管齐下,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障向弱势阶层倾斜;我们应在所有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社区的村委会设立"民意接待室";新建"和谐社会指标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导致大量的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及社会分配体系的重组 ,从而引起社会收入阶层的分化 ,出现了高收入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分层有利于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但却不利于社会公平及效率。并且在市场和非市场领域内都存在诸多的不公平因素。为此 ,当前应该在市场和非市场领域内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 ,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