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学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文化水平低、人数急剧增加等。失学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除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外,还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失学未成年人犯罪对其家庭、社会均带来极大的危害.全社会必须下大力气预防和减少失学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2.
犯罪学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时,主要从静态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区因素、家庭学校因素来展开。在此,笔者力求从动态的社会现象中寻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因为动态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影响较大,最容易引起青少年同题的发生,如果把握正确,引导得当,不但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当然静态的东西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只是说它相对处于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3.
郑嫦 《现代妇女》2014,(7):50-50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普遍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首先将具体定义青少年犯罪,并描述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趋势包括其年龄特征,犯罪动机,以及犯罪特点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化多样化的,本文将重点从家庭因素入手,分析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最近。就婚姻家庭变异,家庭教育问题而导致青少年犯罪原因作了一些专项调研。据了解,青少年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为低龄化、团伙化、暴力恶性等新特点。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他们的思维意识处于朦胧状态,他们的心理、生理正处于不成熟之际,加上愚昧无知和法盲,他们的行为极易触犯法律,并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给社会、学校、家庭都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丽丽 《现代交际》2014,(1):11-11,10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在我国这样的国情之下,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本文浅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青少年自身原因出发,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令人触目惊心,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管教的不力、农村学校的不良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预防与减少农村青少年的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重视农村青少年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海社区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上海社区青少年的数量不断增加。其生存状况有恶化的可能。除去社区青少年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较低以外,造成这种状况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社区青少年无法从其社会支持网络中获得足够的支持。社区青少年生存现状给他们的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使社区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增大。  相似文献   

9.
美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青少年吸毒问题有所加剧,主要原因是贩毒犯罪猖獗、新型毒品的迷惑与诱惑,吸毒者负面社会形象的淡化,演艺娱乐界和媒体的误导,以及不良的家庭氛围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目前也面临着如何遏制青少年吸毒现象蔓延的问题,从美国的经验与教训来看,应当有效打击贩毒犯罪行为,加强毒品识别和危害知识的普及,加强青少年自我克制和保护意识的教育,以及对流行文化中丑恶现象的辨识能力,此外还应为青少年营造有利于拒绝和远离毒品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将来国家之栋梁,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是否兴旺昌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青少年犯罪不但给自身和家庭带来无法弥补之伤害,也对社会、国家之稳定产生重大隐患。预防青少年犯罪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系到国家的长久发展。本文将从李天一案开始说起,总结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自身见解。  相似文献   

11.
成云 《现代妇女》2013,(11):70-70
未成年人犯罪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违反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应予以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任何现象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未成年人犯罪也有其原因,包括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采取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以及司法预防等多种预防方法,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生存环境与文化氛围、父母教育作用的弱化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学校教育导向、未成年人自身道德的扭曲和法律认识的误区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国家要有明确可行的立法,要有强大严明的执法力量,要大力解决就业难问题,社会要营造文明向上的成长环境,家庭要负起青少年初次社会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开放·流动·控制——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动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在研究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时 ,主要从静态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区因素、家庭学校因素来展开。在此 ,笔者力求从动态的社会现象中寻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因为动态的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影响较大 ,最容易引起青少年问题的发生 ,如果把握正确 ,引导得当 ,不但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而且更有利于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当然静态的东西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只是说它相对处于静止状态。青少年犯罪与社会运行社会运行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 ,社会的正常运行与否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和长远利益 ,关系到社会制…  相似文献   

14.
特殊人群涉毒犯罪是我国毒品犯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交通设施建设,特殊人群涉毒犯罪发案数呈逐年上升态势。特殊人群涉毒犯罪侦查工作水平相对落后,存在羁押难、管辖难、取证难等问题,特情侦查、控制下交付、数额引诱侦查等侦查措施的应用也有待完善。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选取10例典型案例对14周岁至25周岁的青少年暴力犯心理成因进行质性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影响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具有良好的规避作用,但是青少年暴力犯家庭及学校教育影响较小;犯罪主体具有知识水平较低、情绪易怒易冲动性、认知狭隘的特性,犯罪个体受群体消极影响明显,责任分散影响下加剧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表现。家庭、学校、社会及个性特征综合需互相配合发挥作用调节青少年暴力犯罪。  相似文献   

16.
李栋 《金色年华》2007,(9):48-49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抢劫犯罪又是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的一个突出特点。2003年以来。笔者所在辖区提起公诉的抢劫犯罪案件365件472人。其中。18岁以下的286人。18-25岁的113人,25岁以下的青少年抢劫犯罪占抢劫犯罪总人数的84%。通过对青少年抢劫犯罪的调查,笔者掌握了近年来青少年抢劫犯罪的特点及其原因。并就如何预防青少年抢劫犯罪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但是这一时期他们的心智发育并不完全,在受到社会环境及网络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冲击下,加之部分家庭、学校缺乏关爱及监管,青少年已经成为了犯罪的高危人群之一。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总体依然呈上升趋势,且犯罪模式向着低龄化、集团化、智能化发展,在国家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这必然会带来不小的社会问题,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显得尤为重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家庭、学校及社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不断完善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严重且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原因是多重的,但心理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的起点,青少年犯罪从心理角度而言,主要产生于不平衡心理、逆反性心理和孤独及空虚心理,本文拟对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及概述,综合了较为全面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成因。希望对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宠物伴现象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宠物当作现实的或是虚拟的同伴的现象。青少年宠物伴现象绝非偶然,具有深层的社会原因,运用多种社会理论如同辈群体理论、孤独感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独生子女理论视角加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刻地看问题,同时帮助我们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社会、家庭和个体三者的张力关系中寻求互动与制衡。  相似文献   

20.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作为世界、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品德修为、知识素质和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新形势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对青少年教育的缺失,其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本文中,笔者结合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及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调查研究、访谈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特征,然后从青少年个体、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深度剖析了他们犯罪的原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预防策略,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作用,从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