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对苏丹的政策频遭西方国家、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批评与指责,中国政府与苏丹政府的军品贸易更被歪曲为制造和助长了达尔富尔地区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西方对中国与苏丹军品贸易的攻击与诬蔑,其实质是丑化中国形象,挑拨中国与苏丹乃至整个非洲的关系,独霸非洲军火市场,转移自身责任,获取更大经济、政治和安全战略利益.中国应与时俱进地对军品贸易政策进行适度调整,维护自己的军品贸易利益,恪守国际责任,捍卫国际形象,促进中苏(丹)关系的发展与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我在非洲苏丹任联合国军事观少员的一年问,接触了不少当地居民与来苏工作的中国人。这些年随着中苏经济交往的增多,去苏丹发展事业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很受苏丹人欢迎。在苏丹生活的时间虽不长,但一些见闻却至今印象深刻。中国话很流行我曾路遇两位苏丹年轻女子,出于礼貌我侧过身让她俩先走。没想她们俩停下问我  相似文献   

3.
张田勘 《百姓生活》2014,(12):69-69
埃博拉疫情发展至今,世卫组织已宣布"全球警戒",美国拉响最高防疫警报,人类与这一致命病毒的抗争进入关键阶段。截至2014年8月11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975例,死亡1069人。四级病毒埃博拉于1976年最先在扎伊尔发现,此后在加蓬、苏丹、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和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也先后发生。埃博拉的死亡率在50%~90%,足以与历史上的鼠疫相比。  相似文献   

4.
苏丹自1956年独立以来,与埃及的关系颇为曲折,大致经历了蜜月时期、冷却时期、恶化时期和调整时期四个阶段。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国家利益的因素外,两国奉行的相异的意识形态及当时的国际地区环境是重要因素。1969年苏丹尼迈里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当时苏丹奉行的阿拉伯社会主义与埃及的意识形态相近,再加上保卫红海地区的安全及遏制苏联扩张的需要,两国关系亲如兄弟。1989年苏丹巴希尔发动政变后,实权掌握在伊斯兰民族阵线手中。苏丹奉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埃及关系恶化。1997年以后,国家发展的客观现实迫使苏丹调整与埃及的关系。从长远来看,尼罗河是联结苏丹和埃及的纽带,两国仍然会保持一种特殊关系,这是符合彼此利益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5.
苏丹非殖民化进程是战后初期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术界对土埃统治时期、马赫迪统治时期和英埃共管时期苏丹近现代史以及英国在苏丹的统治政策和统治机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总体而言,国外学术界对国际视野下的苏丹问题,尤其是冷战背景之下的苏丹非殖民化进程以及美国在其中产生的作用的历史考察尚有巨大的挖掘空间,因而完全具备成为冷战国际史研究热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失败是苏丹南北分立的根本原因。北方穆斯林社会精英们没有及时给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国家空壳赋予新的合法性,而按照阿拉伯伊斯兰政治视野建立的国家权力框架缺乏包容性和稳定性。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军(SPLM/A,简称苏人解)领导人约翰·加朗毕生追求的统一世俗民主的新苏丹最终成为了一种空想。美国因素是导致苏丹南北分立的重要外因,其介入苏丹事务受到国内宗教和人权组织的强力推动,但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也显露出了各种局限性。分立后的南苏丹则需要及时科学地进行国家制度建设,较好较快地推动独立后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丹石油资源丰富,为了开发本国的石油资源,苏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为中苏石油合作提供了机会。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在苏丹逐步形成集生产、精炼、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产业链,中国与苏丹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堪称中国在非洲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典范。同时,中苏石油合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强中苏之间的石油合作,建议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政治领域的合作,扩大经济贸易规模,加强与当地石油企业、欧美石油公司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国内外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初步构建中国石油企业投资非洲的环境评价模型,对非洲的19个产油国进行环境评价。然后从中非关系角度入手,并参考国际石油公司在非洲的竞争情况,选取三个新的指标,以完善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安哥拉、苏丹等国投资环境较好,贝宁、喀麦隆等国投资环境较差,从而为中国石油企业投资非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北非战场     
北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军队与“轴心国”军队在这里进行了两年零六个月的战斗,从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册上写下了著名的“北非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北非各国大都为英法两国的殖民地。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了东非的阿比尼西亚,随后几年又相继侵占了利比亚、英属索马里、肯尼亚以及英埃共管苏丹的一部分,从而形成对埃及、苏丹英国军队的夹击。当时意军总兵力(在非洲)已达四十一万五千余人,而英军则只有七万余人。墨索里尼为了占领整个近东地区、控制  相似文献   

10.
非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战场之一.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非洲人民同其他地区人民一样卷入了战争.东非、北非、法属西非、赤道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等广大地区、都直接成为战场,特别是在英属索马里、意属东非和利比亚、埃及、法属突尼斯等地战争持久、战斗激烈.德、意法西斯国家和英、美等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双方投入兵力上百万,战争历时近三年(1940年6月—1943年5月).非洲人民为了反对法西斯的奴役和威胁,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苏丹、纳米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安哥拉……自上世纪90年代踏上非洲那片土地,王林元便将青春献给了援外事业,他一手创立苏杰国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非洲开辟出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如今,已年过六旬的他当选首届安哥拉江苏商会会长,希望能为安哥拉和家乡常州武进两地的经济交流贡献一份力量。结缘非洲,转眼就是27年王林元出生在礼嘉,1977年恢复高考那年,他便考入南京地质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工作。1991年,作为一名水文地质工程师,33岁的王林元被外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思想库高级战略与政治研究所利用美国调整能源政策的契机,于2002年1月在华盛顿举办讨论非洲石油与美国国家安全的研讨会,组建“非洲石油政策起草小组”,发布《非洲石油——美国国家安全与非洲发展的优先选择》白皮书,鼓吹非洲石油对美国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并因之劝导美国建立非洲司令部,从而在美国建立非洲司令部的过程中发挥了创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丹红为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玫瑰茄(H,Sabdariffal),原产非洲的苏丹。苏丹红花萼、苞片营养丰富,色味俱全。根据分析:(烘干样)含氮量(以蛋白质计)8.6%,有机酸(以柠檬酸计)18.9%,还原糖10.95%,并含有维生素、天然色素和人体所必需的十七种氨基酸,可制作各种高级饮料,也可直接泡茶。据资料介绍:坚持服饮苏丹红饮料,对于治疗心血管病、高血压,防治脑溢血、动脉硬化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消暑,促进胆汁分泌、刺激食欲之功能,果实还具有抗坏血病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非洲当前面临的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是非洲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等因素所致。中国长期致力于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教育合作与中资企业培训等方式,已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中国在帮助非洲人才培养中始终遵循充分满足非洲国家所需、着力提升非洲能力建设水平和注重成果落实与合作成效的原则。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人才有助于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最终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苏丹的关系自冷战结束以后就日趋紧张和恶化,美国以人权和恐怖主义等问题为由对苏丹进行制裁。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美国与苏丹考虑到各自的利益需要,开始主动改善与对方的关系,两国关系才逐渐缓和,然而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出现又成为逐渐缓和的两国关系新的障碍。美国与苏丹如能从长远利益出发,消除分歧,解决好苏丹的南北关系、达尔富尔等问题,将有利于尽快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相似文献   

16.
苏丹自1956年独立以来,与美国的关系一波三折.两国关系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状况,除了国家利益的因素外,两国奉行相异的意识形态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是重要因素.自尼迈里政府以来,两国关系先后经历了交好期、恶化期、调整期三个时期.1997年以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迫使苏丹调整与美国的关系,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从长远来看,两国仍然会保持一种特殊关系,这是符合两国利益的互利共赢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的特点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以及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认识的转变,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为非洲国家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参与非洲维和不但有利于世界和平,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稳定,而且对中国有着重大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中非农产品贸易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总量、贸易商品结构以及贸易市场结构。通过对中非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产品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指数分析,探究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而测算2018年中国与24个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实证显示:从整体来看,中非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均相对较弱,中非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仍有待优化和调整。中国和非洲各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中非合作论坛等均对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和潜力再造型,且潜力巨大型国家比例更高,中非农产品贸易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开拓。最后,提出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政策和文化沟通,加快中国与非洲各国互联互通建设,提升非洲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中非农业合作方式升级和内容多元化以及有侧重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等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周术情 《国际论坛》2012,(3):74-78,81
非洲国家的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之实质,在于提高产油国在对外石油开发合作中的收益比率。非洲石油国家本土化战略根源于非洲石油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以及非洲石油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嬗变。非洲产油国对本土化战略的强调和重视,将会挤压外方投资者的逐利空间,影响外国石油公司与非洲的石油开发合作。  相似文献   

20.
非洲殖民化发端于19世纪初,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一战后已进入全面深化时期,非洲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和经济附庸。在非洲殖民化进程中,充满了非洲人民为非殖民化而进行的斗争。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二战结束后,非洲的非殖民化斗争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非洲的非殖民化斗争和胜利既具有不平衡性,又具有全非性质。值得指出的是,非洲国家独立三、四十年的实践,尤其是80年的现实证明,非洲的非殖民化斗争远没有结束,要最终摆脱殖民化的影响,非洲国家还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