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保险会计标准共有三个,其中《保险企业会计制度》、《保险公司会计制度》适用于非上市保险公司,《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5、26号》适用于上市保险公司。国际保险会计准则主要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4年3月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本文通过对国内保险会计标准与国际准则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我国保险会计准则正与国际准则趋同,但在某些专业判断和实施细则方面仍存在差距。这些差异正是我国保险会计准则需不断讨论完善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打开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道,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我国的原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其中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在结合我国特定背景的同时,充分实现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新所得税准则与原准则比较不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有重大变化。新会计准则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与旧准则相比,会计重心由原来的以利润表为重心转向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所得税的确认、会计处理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发布,实现了我国会计处理规范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使中国真正拥有了能够与其他国家沟通的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都有突破,对会计人员掌握新的会计政策,顺利实施新旧会计处理的衔接却是一种挑战。本文首先分析新会计体系的特点,然后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进行对比,最后比较了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并阐述了新会计准则的创新及其对我国企业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海艳 《管理科学文摘》2009,(35):259-26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适合我国国情的内容,会计政策和方法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保持了高度的协调性。然而,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刘婕 《经营管理者》2009,(17):216-216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许多新的会计理念和处理原则,是实现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步伐,本文阐述了我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准则从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新准则的变化及融资租赁会计处理、售后租回交易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6.
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核心,一国的会计准则在结构,体系和规范的内容及方法上是否与国际会计准则惯例趋同,是影响会计国际需求的主要因素,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标志着我国会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必经之路,相应的我国企业会计工作须要有相应的变革,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符合准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会计准则是在各种会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是各会计制度的制定依据,所以,统一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会计改革的关键突破。新的会计准则满足了资本市场中对会计相关信息各种需求,并且实现了根本实质及关键环节与国际准则的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本文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影响入手,详细介绍了实施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迅速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因此所得税会计也应适应形式趋于国际准则,2006年2月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一所得税》,以全新理念阐述了我国新形式下的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的产生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结果,会计核算遵循会计准则规定,目的在于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税收处理遵循所得税法规,目的是确定企业的应纳税额。新会计准则变化的核心就是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由原来的以损益表为重心转向了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从而使新准则中计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等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
所得税会计的含义就是研究洳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浅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点。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斯得税》抛弃了旧规范中听得税会计核算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巍规定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而导致新的准则与旧规范在差异定义,收益确定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亏损处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吊新准则的颁布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所得税会计的真正建立以及完善并真正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真学习所得税会计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新旧昕得税会计准则的差异作一个全面的比较,以期大家共同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保险法》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保险投资现状,认为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最后指出适度放开保险投资的控制力度、强化风险控制、把握正确投资策略、设计出合理的投资模式、创新和完善保险投资的建议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正式实行,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完成其建设任务,正式步入实施阶段。会计准则体系的建成及实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会计的地位,使我国成为国际会计舞台的重要成员,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会计上升到新的高度,同时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新会计准则在原《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新会计准则果断地实施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既顺应会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吸收借鉴了国际化会计准则的精髓,又制定出了适用于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并影响会计的全球化进程。本文首先论述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进而阐述了新准则国际趋同的几点显著变化,最后论及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李娜 《管理科学文摘》2008,(20):187-18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会计准则,建立了我国新的会计标准体系,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本文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及其国际趋同又兼顾我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状况,保留中国特色的显著特点,最后探讨了会计准则的变革所带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是我国会计实践迈出与国际趋同的实质性一步,其中新债务重组准则成为会计界学者讨论的热点.起初人们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利弊的讨论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或推测上,如今新准则在上市公司已经实施一年多,本文将结合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结果,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问题进行理论剖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介绍了新会计准则在资产计价、资产折耗计价方法、矿区权益的转让损益、允许提取弃置支出准备、明确附注中信息披露的要求等几个方面的变化,接着文章指出了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即规范性、明确性、本土化、协调性。最后,文章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带给石油开采行业的机遇与挑战,机遇主要表现在:有利于石油企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石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提高优势采油公司业绩;挑战在于:企业利润、准则实施工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石油企业缓解环保压力、合理分摊支出提供了会计处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寿险领域银行保险在21世纪成为国际银行保险业中成绩最为卓越的一个销售渠道,使银行保险在国际保险业中的位置不断上升。通过分析寿险领域银行保险快速发展的主观和客观因素,透视了银行保险寿险产品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以及影响银行保险在寿险领域中发展的相关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开展银行保险,应该在保证低成本优势的同时,依据现阶段政策环境、结合客户需求,开发新型的寿险领域银行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原准则中的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其中重要的内容是: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提高盈利质量。但新会计准则仍存在着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新会计准则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突破了传统会计理念——收入费用观的束缚,确立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地位,体现了会计理念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本文阐述了资产负债观的理论内涵,并对其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步伐,本文从公允价值运用的角度,以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为依据,分析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以及在新准则中的具体体现,并总结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新形势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