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明清时期的佛山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曾经活跃着各种商人集团,诸如山西商人、徽州商人、洞庭商人、福建海商和广州行商等。这些著名的商人集团,早已为治史者所熟知。然而,与上述商人生长、存在的同时,另一支重要的商人力量也在形成发展,这就是佛山商人。佛山商人以其众多的人数,成功的经营,广阔的活动范围,为明清社会经脐的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在中国商业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可是,由于过去受史料的限制,对这个商人集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笔者在收集整理佛山家族谱、乡志、碑刻等材料的基础上,拟对佛山商人集团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状况,作一比较详细的考察和估价。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布号与布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号与布庄,是明清时期江南城镇中的棉布业商人组织。就布号与布庄的活动进行考察,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于徽州商人、山陕商人、洞庭商人等商人集团在明清江南市镇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正> 明清时期的佛山商人,是中国商界一个重要的商人集团,在它存在发展的数百年间,曾经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它的产生原因和历史发展状况,笔者曾作过一些粗浅的研究.本文拟进一步剖析明清时期佛山商人资本的来源和形式,探讨其发展的趋势和历史作用.不当之处,敬祈史学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各地域商人特别是外地商人在浙北地区相当活跃,对以蚕桑丝织业为代表的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明清时期浙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外地商人在浙北地区经贸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浙北地区与周边、全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交流,推动了浙北地区市镇经济的繁荣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和巩固了浙北地区的全国丝业经济中心地位。明清时期浙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招商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搞好招商引资必须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完善市场基础,不断增强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明清山陕商人在湖北的活动及其会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伦  李刚 《江汉论坛》2004,(10):88-90
本文分析了明清山陕商人在湖北的商贸活动及其会馆建设概况,论证了明清山陕商人在湖北的活动,对于推动明清以来湖北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因素的增长,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封建社会中,山西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地方。尤其是明清以来,山西商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山西商人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研究,特别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日本学者寺田隆信的《山西商人研究》一书,就是一部在这方面值得重视的学术专著。寺田隆信认为:研究山西商人应当以回答他们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登上历史舞  相似文献   

7.
明清商人会馆建筑的特色与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商人会馆是明清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其建筑特点十分突出,表现为功能齐全、规模宏大;装饰精美、风格华丽;分布广泛,乡土特色浓郁;保存时间长,影响较大。这与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人集团实力的增强、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社会风气的转变、商人文化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商人会馆建筑凝聚着寓居他乡商人寻找失落的乡土宗族情结、渴求社会认同的心理、宣扬商业伦理道德、塑造“良贾”形象的深刻的文化意蕴,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影响,以独特的语言形式向人们展示了明清商人的价值追求、角色心理和道德观念等  相似文献   

8.
论晋商的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初以来 ,山西商人较早地摆脱了传统文化的偏见和束缚 ,广泛接受了儒贾相通、义利相合的价值观念 ,牢固树立了重商是实现人生价值重要途径的进取思想。明清时期晋商在国内外贸易和金融领域功绩卓著 ,成就辉煌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引人注目的一大商人集团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山陕商人开发了西部各地的特色经济,为西部地区培植了市场购买能力,从而将西部地区纳入到全国经济运转的轨道;山陕商人促进了伊蒙草原畜牧经济的发展;山陕商人加强了中原和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的联系;山陕商人精心培植并促进了西部地区各行各业市场经济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明清山陕会馆的创立及其特点--以工商会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伦 《晋阳学刊》2004,(1):86-89
明清山陕(或陕西、山西)会馆的建立,标志着山陕商帮的形成.从山陕会馆创立的目的、方式、过程以及创立资金来源看,突出表现了会馆商人集团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古“徽商”与新“浙商”的区别及共同点 “徽商”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活动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清时代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传遍天下。在明嘉靖以降至清末民初,渐趋衰落。  相似文献   

12.
论清代前中期外省商人对湖南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船山学刊》2002,(1):74-77
明代中期以来,由于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商品数量和品种的增多,在商业中具有龙头作用的行业在一些地区兴起,传统抑商政策的削弱,商人地位的提高,人们从商观念的转变,商人队伍不断壮大,以至在全国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地域商人集团,他们纵横驰骋于商界,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在这些商人集团中,山陕商人、广东商人、安徽商人、江苏商人、江西商人与湖南商业结下不解之缘。本文拟通过考察这些外省商人在湖南的经商活动来看它们对湖南经济的影响。一、外省商人在湖南的经商活动上述外省商人因其经营方式,经营特点,资本状…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闽粤商人在江南市镇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闽粤商人的活动曾与江南市镇发生过密切的关系,这些活动对于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镇经济的繁荣,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 闽粤商人集团有着悠久的历史,至明清时期,其经商人数之众多,商业资本之雄厚,活动地区之广泛,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明人张瀚曾云:“福州会城及建宁、福宁,以江浙为藩篱。东南抱海,西北联山,山川秀美,土沃人稠。地饶荔梃橘柚,海物惟错。民多仰机利而食,俗杂好事。多贾治生,不待危身取给。若岁时无丰,食饮被服不足自通,虽贵官巨室,闾里耻之,故其民贱啬而贵侈。汀漳人悍嗜利,不若邵延淳简。而兴泉地  相似文献   

14.
吴志远 《中州学刊》2012,(2):148-151
武安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典型商人集团,在明清时期的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形成商帮有多种因素,武安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物产,使这一地区具备了发展商业的物质基础,明初大量的移民,又使这一地区生齿日繁,而与之四方相邻的市镇的发展,集市的兴盛,社会经商观念的转变等因素,也使当地民众具有了一定的经营商业的理念,正是在这种复杂的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的多重冲击下,武安人才走上了商业贸易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寓居杭州的徽州商人活跃于商品流通领域,一方面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则对杭州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明清时期的杭州与苏州并称为江南二大都会。以杭州为中心,把太湖南端的杭嘉湖平  相似文献   

16.
“抑商”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流经济思想,它指的并不是抑制商业,而是抑制商人,尤其是抑制中小商人。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于明清时期蔚然成风的官僚经商现象,就会以为是对“抑商”传统的偏离。作者在探讨“抑商”思想本质的基础上,解释明清官僚经商与各种各样抑商措施并存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倒是一种统一。同时,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继续推行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至于社会形态的更替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17.
从明清起,广西就流行一句民谚:“无东不成市”,意谓没有广东商人的入桂,广西就成不了买卖和市场。据笔者考究,明清时期广西重要城镇基本的经济行业即苏杭什杂行、土产收购行、手工业作坊、典当行、水面行、交通运输行,确实多为沿西江孔道源源入桂的广东商人所缔造。那么,这种情形,在广西的地理布局上有何体现呢?它对广西城镇经济在地理上的网络布局结构有何重要影响呢?这里拟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晋商这一历史课题引起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和外国人做买卖。从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地理等方面多角度地分析,明清晋商对外贸易伙伴主要集中于蒙、俄。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 ,儒家的思想观念广泛影响和规范着商人们的言论与行动 ,对仁、义、礼、智、信、诚、孝、俭和以德服人、以义取利的提倡与追求 ,具有极强的实践色彩。儒家思想观念成为促进商业经营活动有序进行和商人获取利益的重要因素。在商业实践活动中不断拥有和集聚着经济实力的商人及其后辈 ,所渴望和追求的并不是创造出一种属于商人自己的社会文化及价值体系 ,而是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实践 ,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内地商人在云南的经济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明清两代到云南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主要有江西、浙江、湖广、山陕、安徽、闽粤、四川、贵州等地的商人。他们在云南所从事的主要是开中和商屯、商业贸易、高利贷、投资矿业等经济活动。这些活动直接促进了云南农业、矿业和商业的发展,奠定了明清以后崛起的云南商业资本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云南社会性质的质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