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广勤 《现代妇女》2010,(10):31-32
“妇女主义”一词是艾丽丝·沃克为了与西方传统女性主义有所区别而创造的,妇女主义强调的不是种族或性别的压迫与抗争,而是基于人文主义的对整个人类的关怀。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多角世界     
6月22日,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隆重纪念苏联卫国战争60周年。在这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中,2700万苏联人献出了生命,几乎每个家庭都收到了阵亡通知书。正如鸟克兰总统库奇马所说:这是一段不容忘去却的历史。在6月21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就此发表声明说:“6月22日是恐怖、痛苦和灭绝的纪念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入侵是一种损害人类尊严和蔑视各民族自决权的犯罪行为,德国“不得不为希特勒攫取世界统治权付出高昂的代价。”因此,“德国将尽一切努力不让蔑视人类的意识形态、暴力和种族仇恨的所有企图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3.
生产1.2亿“雅利安后代” 希特勒对血统的兴趣远远超越常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他写道:稚利安人,即当代的日耳曼人,是上爸赋予“主宰权力”的种族,是地球上最优秀的人种。只要他们继续无情地保持其“主人”的态度不变,不久的将来将会成为“世界的盟主”。  相似文献   

4.
都市新族群     
“都市新族群”,这是一位社会学家对都市生活中的新的亚文化群体的形象的称谓。都市是一种奇特的生活空间与秩序,一切都在迅速的衍生、迅速地演变。生生不息的“流行”代表了都市生活的节奏与方式,不断分离组合的“新族群”则代表了都市人的生活状态。“都市新族群”,每一种“族群”的人们,他们就象一个微缩的种族、民族。他们有着共同的亚文化的背景与特征,他们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他们拥有类似的行为习惯,甚至,他们也有着同样的缺陷和弱点。如果说种族民族之间的区别建立在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将“族群”与“…  相似文献   

5.
袁斐 《社会学》2001,(3):35-38
研究背景及主旨:互联网络的产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技术飞跃,它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它使人类社会由“资本”时代进入信息(智本)时代,完成了由“原子”时代进入“比特”时代的跨越。  相似文献   

6.
狗被称为“人类亲密的朋友”。可是许多人不知道,狗在人类探索太空的艰苦征途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如果人类消失了。”鸟类学家史蒂夫·希提说,“地球上至少三分之一的鸟类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件事。”  相似文献   

8.
本文略了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其生态哲学层面上的深刻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人类背离“道法自然”的准则后所导致的精神及自然的异化,得出如何改变当今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人类与海洋     
海洋孕育了生命,陆地孕育了文明。地球仍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然而。人类正面临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等严峻的问题。占地球71%面积的海洋将是最有希望维持、容纳人类并持续发展的领地。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将“回归海洋”。1998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海洋年”,已再好不过地提示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那是人类向海洋进军。  相似文献   

10.
人类女性避孕历程文/大水图/黄擎天由于妊娠发生在女性身上,所以数千年都人类女性一直都在寻求行之有效的避孕方法。为了人类种族得以延续,必须生儿育女。但长期以来人口增殖过快,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远远超出了社会、家庭乃至为父为母者个人的供养能力,因此计划生育渐...  相似文献   

11.
闲话“福份”杨陶然人要奋斗,也要享受。何以为度?林语堂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享受生活中太多的幸福”,左中国人看来是“折福”,即减少自己生活中的“福份”。所以,“人当取较清淡之幸福”,这是“家族延续”、“种族延续”的重要保证。由此可知,人的奋斗无穷,而享...  相似文献   

12.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世俗的珍贵历史文献,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出现在遥远古代的、色泽绚丽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文艺作品。如同其他类似的书籍一样,《圣经》中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心理演变进程,无论他们的种族、语言和文化如何,它反映的是人类渴望与追求真理愿望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老鼠的贡献     
老鼠,时常侵扰人类的生活,危害人类的健康,而被列为“四害”之一。但从某种意义上讲,鼠对人类的贡献不算小。本文且避开它对人类的种种危害,单夸它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愈来愈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技术仿佛是照亮人类文明的圣火,但人类又不时为这圣火所灼伤,技术在带给人类光明的同时也不断带给人类技术风险,使人类陷入“技术陷阱”之中。如人们发明了机器,却在一定程度上被机器所束缚;  相似文献   

15.
翟成鹏  孟凡东 《现代交际》2023,(7):106-114+124
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华民族”一词,并根据当时社会局势和国内环境的变化界定和完善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内涵。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初步形成,经历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从古代“夷夏观”分野到近代“种族观”再到近代“民族观”,从近代“民族观”到“近代中华”再到“中国民族”,从“天下合群”到“大民族主义”再到“中华民族”,这一过程实现了中华民族内涵的现代转型。从古代概念内涵到近代西学概念学习,再从吸收近代西方概念到近代中国概念转换,最后完全形成中国化概念内涵的自我超越。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启示我们,要坚决反对防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面构建和谐的世界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6.
朱静雯 《职业》2014,(5):150-150
服装透明化是人类对自由追求的体现,“透明化”从服装舞台上的主角演变成一位出色的配角,生存在时尚界,并为时尚界带来了更多的玩味和新意。从透视装载入时装界的历史开始,它逐渐从直白裸露的“全透明”慢慢演变成了若隐若现的“半透明”。  相似文献   

17.
过年的滋味     
《老人世界》2013,(2):1-1
光阴似白驹过隙,一晃,蛇年春节又到了。春节,坊间习称“过年”。在我们中国,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过年.千百年来都是民间的隆重盛典。尤其是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适逢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兴起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热潮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憧憬,建设“美丽中国”的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企盼,为春节增添了热烈、温躲、幸福的气氛。  相似文献   

18.
“老鹰效应”。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它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于是,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抢得最凶的小鹰存活下来,代代相传,老鹰这个种族就愈来愈强壮。人们将这种“适者生存”的现象称之为“老鹰效应”。“老鹰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是:社会要进步就免不了要有激烈的  相似文献   

19.
两人的美学思想有同有异。他们都反对艺术再现现实,主张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表现性形式,其本质是生命幻象。在如何表现情感上,一个提出形式,另一个提出符号。对于艺术与艺术本质,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苏珊·朗格对克莱夫·贝尔提出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著名观点,进行了批判性的强化,并纳入到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学体系,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朱晖 《当代老年》2009,(9):19-19
1944年6月6日凌晨,英美盟军准备两年之久的“霸王行动”终于拉开了序幕,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