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日语和中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日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则属于孤立语,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刚接触日语的时候,很多初学者认为,日语是一种入门简单随着学习难度逐渐加深的语言。虽然日语语言中有很多的汉字来源于汉语,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日本人的使用习惯的变化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多汉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担任日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工作者来说,如何在日语打基础阶段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每位初级阶段日语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2.
汉字在对日汉语教学中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由于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提高日本学生对汉语学习效率,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就成为对日汉字教学的重要工作。本文第一部分先简要介绍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对日汉字教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通过中日汉字的对比分析介绍汉日汉字的不同。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一下汉字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下日语中存在不少汉字词汇运用的情况,特别是日语中使用汉语词汇的数量超过了日语原本的固定词汇,可见汉语对于日语形成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后,诸多日语自制的汉字词汇也涌现在中国,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汉语的发展。本文将浅谈汉字传入日本以及日本自制汉字回流的情况,进一步结合日语中汉字词汇发展和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进行探究,望对日后中日文化交流工作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汉语热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欢并学习汉语,但汉字成为很多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不同方面深入分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汉字教学困难的原因,以期帮助汉语教师正确认识教学中的问题,并改善汉字教学的方法,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会汉字。  相似文献   

5.
暴风明 《职业时空》2013,(5):112-114
日语专业学生在用日文撰写毕业论文时,除了论文内容、结构上的问题之外,在语言表达层面上也经常容易出现错误。这一层面上的错误很多是由于不熟悉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造成的。日文论文的文体特点包括使用“てある”体结句,多使用被动句和自发句,多使用双汉字构成的汉语词汇,不能使用终助词、缩约形、拟声拟态词等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自古盛行,中国的汉字也传到日本并得到广泛使用。因此,日语中有很多和汉语相同的汉字以及发音相近的词。作为称谓语的"先生"便是如此。日本从中国引入书籍之时,这一词语便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虽然双方都在使用,但出自同源的同一个词在两个国家已经产生了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本文从历史入手,对汉语的"先生"和日语的"センセイ"用法以及翻译时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日语写作时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表达。这些错误的表达主要表现为:l.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直接使用中文汉字书写;2.受母语负迁移影响用汉语的词义来表达日语的词义;3.受母语负迁移影响按母语习惯来表达日语;4.对日语词汇理解不透,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常与汉语混淆;5.受母语负迁移影响不会正确使用日语特有的表达方式;6.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对副词词义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因此造成了错误的表达;要避免这些错误表达就应强化学生的外语思维,使其正确使用日文汉字及惯用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对日语语音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汉语方言更是影响了日语发音。笔者对湖北某高校日语专业一至三年级本科生日语假名发音做了调查,概括总结了现代汉语方言对日语假名发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汉字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通过搜索近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主要对拼音文字背景下外国留学生的汉字偏误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汉字的偏误类型及成因,指出相应的学习和教学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简要评价,以便对外国学生的汉字学习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日语同属汉字文化圈,都使用汉字,因此中日两国语言中存在大量字形相同的同形词。中日同形词的存在无疑对中日两国交流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它对中国日语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习得。但如果忽视中日同形词,特别是同形近义词的差异,就会产生误用。因此有必要明确同形近义词的差异。本文将从词义、词性、搭配、褒贬、语感、文体6方面研究中日同形近义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黎莉芩 《现代交际》2013,(1):220-221
汉字是意音文字体系,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是以它的本义为基础,这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在汉字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汉字构形理据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提高汉字识记水平。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部分甲级汉字为例,对汉字构形理据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尽管有些学习者精通语法,表达流畅,但是在沟通过程中也很容易被识别出是"外国人",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语音方面的问题。日本和我国一样都使用汉字,但是中国人学习日语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日语作为外国语言并且是一种独立的语种,有着自身的特点。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难点,本文就日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吕新梅 《职业时空》2008,4(4):67-68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记录语言的工具。汉字则是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深广的一种文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和汉语不发生直接联系,语音改变不会使汉字改变,从而使汉字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基本做到通古今,通四方,对确保汉语的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与中国汉字的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相比,其他文明发源地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钉头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的圣书字、美洲的玛雅文字,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在写法上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被认为是汉字教学。由于汉语推广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对外汉字教学也受到重视,汉字教学的方法更是不断出现。文章以"六书"理论为依据,从象形、指事、会意以及形声字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汉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汉字习得偏误主要指的是由于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字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受到识认不清、母语负迁移、完形认知、联想混淆等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所书写的汉字出现如构件模糊、替代、错序等书写错误。通过对汉字习得偏误进行研究,能够指导对外汉语教学更好地展开。  相似文献   

16.
汉字在中华民族这块文化土壤上产生,透过汉字的表层结构,我们可以窥见蕴藏于其底层的汉民族文化心态。汉字作为书写符号系统,不仅是很完满地完成了辅助汉语更好地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任务,同时它又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浸透着我们华夏祖先的物质生活及精神风貌,体现出这个古老民族的观察方式和审美情趣,因此说,汉字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写符号之一,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传承汉文化的工具.人们常说:“认识了中国文字,就是在某些程度上掌握了打开中华文化瑰宝的金钥匙”,考察女旁字的产生和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时期,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改变,其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始终是其重点和难点,有学习者和教学者对于汉字的教学采取重语轻文的态度,认为汉语教学可以只重听说,不重读写。但本文认为在这种方式下,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汉语,因此,汉字的教学以及汉字教材的编写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取三本独立的汉字教材进行分析,通过其自身的基本编写情况,以及三本教材在知识点及生字选取上的对比,研究其编写特点,对其进行评估,并为后续的教材编写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计伟 《金色年华》2011,(12):42-42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一言以蔽之”,这里的“言”是“话”的意思;但我们也说“五言诗”、“七言诗”,这里的“言”又指单音节的汉字。如果我们混搭一下,把“言为心声”中的“言”理解为单音节汉字的话,那么你会找哪一个字来代表自己的心情和对现实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文明得以传承,汉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经历了这样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楷书、行书。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汉字始终以它固有的形式真实地传承着中华文化。因此,无论汉字经历怎样的演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都是相对稳定和规范的。这就显示出了书写规范汉字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集中和系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的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介绍中学生汉字书写的现状以及如何提高中学生汉字规范书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