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间党派在抗战时期的政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中间党派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的重要友军;中间党派是国共两党之间的调解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的团结抗战;中间党派掀起的民主宪政运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促进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使中间党派和自由主义者的民主建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力图将其社会理想付诸现实的政治实践.政治会议、联合政府、国民大会三大政治问题,是中间党派促使中国步入民主建国进程的三个具体步骤,其实质是用民主政治的原则替代武力原则,在中国确立现代意义的民主政体.然而,现实政治并没有留给他们足够的施展余地,相反,中间党派在现实政治的参与中迅速走向了分化和瓦解.  相似文献   

3.
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及其历史启迪辛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懈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总结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会得到一些重要...  相似文献   

4.
从抗日战争看爱国主义的全民性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所表现的爱国主义具有全民性本质,这一时期不存在某某阶级的爱国主义。至于抗战中代表不同阶级的政党、团体对抗日所持态度、政策的差异,这不说明他们的爱国主义有阶级的差别,而是说明他们在处理民族国家利益和党派利益关系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论"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是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刚刚形成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过渡性建国方案.这是一个既符合全国人民要求抗日民主的愿望,又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并可能为各抗日党派共同接受的切实可行的民主建国方案.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反对,这一方案最终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和作用董妙玲(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抗日党派和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性妥协的瞬间:近代中国移植西式宪政之最后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4 0年代 ,以民盟为代表的中间党派所发起的宪政运动在 194 6年各党派政治协商会议前后达到高潮。作为政协五方妥协的结果 ,“宪法草案案”集中体现了中间党派的自由主义宪政理想。本文通过对“宪法草案案”主要内容的分析 ,特别是将它与孙中山五权宪法和西方宪政模式进行比较 ,试图阐明中间党派宪政理念的特质和近代中国引进西式宪政制度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抗日战爭的胜利,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經过长期的英勇奋斗,終于打敗了企图灭亡中国、吞并亚洲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爭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爭,是反对德、日、意法西斯的世界战爭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中国人民得到了全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中国人民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爭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貢献。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新路的探索张胜男探索民主新路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在中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广大的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级,任何政党的政策必须要照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尤其在民族抗战的特殊时期,必须团结、动员一切反对日本侵略的阶级、党派、团体...  相似文献   

10.
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乃是由于新的历史环境决定的,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灭亡全中国.这种历史事实,使国内各个阶层、各个党派、各个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着变化.各阶级、党派、集团的一切抗日力量,一致认识到民族斗争是主要的,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抗日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首先热情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主动与国民党谈判.国民党也逐渐改变政策,转到与国内各党派团结抗日的立场.由此可见,在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历史环境下,抗日救国就是全民族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政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多党派参政。在新形势下,支持和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对于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巩固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民参政会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政府成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全国最高咨询机关,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政治舞台,它的存在及其演变在中国现代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初期,国民参政会发挥了团结全国军民,坚持全民族抗战,反对妥协投降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参政会内部出现了摩擦和分裂的端倪。在中期,国民参政会在团结抗战和摩擦分裂中曲折前进,国共斗争成为这段历史的主线。在抗战、团结、进步与投降、分裂、倒退的斗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大局得以维护,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在后期,国民参政会逐渐成为国民党鼓动内战,制造分裂的御用工具。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没落,那个曾经在抗战初期起过团结全国人民,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国民参政会,最终为中国人民唾弃。  相似文献   

13.
李力  曹萌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230-234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是20世纪30年代初兴起的一支抗日武装,它的成立是由多方原因促成的,其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日同盟军的建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与冯玉祥再次合作,建立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抵抗日寇侵略,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5,(7):120-127
在20世纪40年代,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为代表的一批英语作家创作了不少英语抗日广播剧,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展开了独特的书写,向国际社会有力地宣传了中国的抗日斗争,推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援助工作,彰显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不仅有深刻的思想价值,也有丰富的艺术价值,显示了英美广播剧成熟的审美品格。这些作品史诗性地深刻描写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悲壮历程,生动地表现了"人民抗日"的思想和"天下一家"的国际联合抗日的主题,呈现了战争年代特有的英雄崇拜、女神敬仰、国家至上与捍卫和平的价值取向,是人类精神原型在抗战时期的置换变形,蕴含着丰厚的审美价值,对中国广播剧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桂系军阀集团是国民党中较大的一支地方实力派,它曾一度统治过广西、安徽、湖北等省,其势力所及近半个中国。这支反共反人民的地方势力,在“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的关头,曾逐渐改变了其政治态度,朝着抗日、团结、民主方向迈进。抗战爆发后,新桂系踏上了民族解放的疆场,积极参加抗战,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主党派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过卓越贡献。深入研究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以纪念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启示我们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一抗日战争是中国革命史上空前惨烈、复杂的民族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日本帝国主义、汪伪政权、国民党顽固派、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及其各自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殊死搏斗。在斗争中,民主党派旗帜鲜明地站在人民大众及共产党—边,与日、伪…  相似文献   

17.
1941年3月成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年10月改称现名),由第三党、救国会、职教社、乡建派、青年党、国社党及部分无党派人士组成,抗战爆发前后这些党派的抗战主张与行动,对民盟的建立与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民盟及这些党派在抗日战争的历程中虽有区别,但按照其基本相同的抗战建国观,循着抗战、团结、民主的轨迹,寻找着自己的角色位置,主要发挥了积极而特殊的作用,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九一八事变以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第三党较早地从帝国主义的本质这个深层次问题上认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深刻地报示中国人民奋起抗日…  相似文献   

18.
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创建的最具有特色的游击根据地之一,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充分体现了南满地区抗日军民的高超智慧和灵活的对敌斗争策略,是我党抗日游击根据地理论和实践的首创,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此特做此文。  相似文献   

19.
<正> 山东省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7月28日至8月1日在泰安举行。会议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抗日战争的评价。会议认为,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族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必须确认: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这一战争是民族抗战,不是党派抗战。这一观念的确立,对  相似文献   

20.
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游击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那尔轰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创建的最具有特色的游击根据地之一,是东北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充分体现了南满地区抗日军民的高超智慧和灵活的对敌斗争策略,是我党抗日游击根据地理论和实践的首创,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此特做此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