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家     
厂长开会说,春节要赶一批活,春节不回家的,工资付三倍。 他打电话回家,娘接的,他说,娘,过年我就不回家了。话一出口,他的喉咙就有些哽,他狠狠地咽了口唾沫说,一天能赚三天的钱呢,多好的事呀。娘说,不行,得回来,大过年的,团团圆圆,你不回来哪行?他说,娘,一天赚三天的钱哪!  相似文献   

2.
这些天流行说“坏孩子”。我也想说说自己差点成为“坏孩子”的经历。 小学四年级前,我是一个“坏孩子”,老师不待见我。老师不待见我,我就不愿上学,不愿上学成绩就更不好。老师就更不待见。同学看老师不待见我,就学着老师也不待见我。  相似文献   

3.
“为啥光说坏事,好事一件不说?”13岁的舒钰噘着嘴,喘着气,先是不说话,然后吧嗒吧嗒掉眼泪。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11,(30):61-61
一位女性来咨询,问题是丈夫总是打她。“他为什么打你?”我问。“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他?!”我更好奇了。“他就是不像男人嘛!”她非常委屈地说。“那他打了你,你怎么样?”“反正我根本打不过他,只好不再说他了呗。”她一睑无奈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我和老婆结婚4年多,我不清楚这4年多究竞发生了什么,能让一个温柔可人的姑娘变成了如今这个经常撒泼打滚的泼妇,还总说我不体贴也没有结婚前对她好了,说着说着就会大吵大闹摔东西。我说我工作累,她就吵着说她更累;我说她没以前温柔了,她就吵着说我娶了她就奴隶变将军了,针锋相对,寸句不让。我现在特别后悔,为什么当初要结婚呢?  相似文献   

6.
名人名言     
张峰 《老年人》2009,(3):15-15
有个大腹便便的人跟医生讨要减肥妙方。医生告诉他:“非常简单,只需做做摇头说‘不’的运动就行了。”那人不解,医生进而解释说:“就是在你面对满桌子美味佳肴的时候,摇头说声‘不’。”  相似文献   

7.
若想学说话,若想说好话,还是先做人,做个普通的、真实的、诚恳的人,话就会说说了,听着不别扭的话就有了。  相似文献   

8.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说许多不。但也有这样一种人,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最不会说、不愿说或不敢说不。因为生活琐事不敢说不,结果引起许多生活烦恼;因为人生选择不敢说不,导致终生懊悔。说不,需要勇气、需要胆识、更需要预见力、判断力、洞察力。我们常常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境遇,但你必须做出一种选择,非此即彼。因为你无法同时去做两件事,也不能进行两次人生。笔者的一个朋友,家庭、相貌、人品都是一流的,少年时代就有许多女孩子追求他,读高中时,女同学开始约请他,这时正是他必须选择的时候,但他不愿说不;于是,他开始陷入窘境…  相似文献   

9.
伍厚政 《当代老年》2008,(10):21-21
年轻时,读林语堂《我喜欢与女人讲话》时,对其中一句话“她们了解男人,而男人却永远不了解女人”有异议。“男人不了解女人”,若仅为泛指说得通,但若说做丈夫的不了解自己的妻子,那就不合情理。  相似文献   

10.
谁要是跟我说不相信爱情,我一定认为此人有心理疾病。爱情这么美妙的事情,居然都不相信,还能够相信什么?静下来想别人说的那种情况或许是存在的,而我是幸运无比的。  相似文献   

11.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母亲听后就哭了。父亲傻乎平地笑个不停。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说,怎么能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相似文献   

12.
嘘!严肃点     
嘘!严肃点]拒绝求婚一个人去找他的神父,诉说自己的命运太不济了。“为什么呢,”神父问道。“因为我所爱的女人拒绝我的求婚。”“千万别为这件事难过,”神父兴奋地说:“女人说不,常常意味着是呀!”“可是,她没有说‘不’,”这个人伤心地说:“她只是说‘呸’!...  相似文献   

13.
伍振 《老年世界》2013,(10):34-34
《品三国》的易中天红了,《说论语》的于丹火了,他们的走红也给中国带来一场“国学热”。有人说“国学热”不必变成一哄而起,也有人说如果不去真正地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没有意义了。但我觉得“国学热”总比“不热”好。  相似文献   

14.
最美的风景     
友人从国外来,我们很羡慕他看了大世界。多年来,他一直寓居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靠近肯尼迪航天中心。我说,你得天得地,除了天天在海滩散步,还经常可以观看发射航天飞机,真有福气啊。他说,我不去海滩,也从来不去看航天飞机的发射。为什么?他说,不就是电视上播出的那样,有哪样好看?我们听了,很是惊讶。  相似文献   

15.
从前在大森林里,有一只淘气的小刺猬 经常不听妈妈的话。说:“我找不到家了”。小白兔说:“没关系,我来帮你找妈妈。”  相似文献   

16.
李老师:我们宿舍有一个同学,整天这个长那个短说个没完,闹的大家不团结,我常常想躲开她,可她偏偏找我说,几次想说她,可又不愿得罪她。我该怎么办?天津赵强赵强:我提三点建议,第一要有主见且慎言,不轻信,不传播。喜欢搬弄是非的人一个特点就是捕风捉影,甚至空...  相似文献   

17.
爱上男老师     
毛利 《金色年华》2011,(10):33-33
说起来师生恋似乎也是不伦的一种,自从灵魂工程师这五个字被发明后,爱上老师无异于亵渎灵魂。比如教师节这种日子,很多人迫不及待要掏一颗红心出来,说自己曾经受过某某恩师的照顾,二十年后无法忘怀,并且绝对铭记一生。别人说得恩重如山,你忽然降低层次,抛弃灵魂谈感情,自然格调不高。这件事情就好像高中时物理老师抽我起来回答什么叫电磁,我一时听岔说,大象牌电池?从来都严肃至极的物理老师憋住笑说:某某,你真是瞎七搭八,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18.
论怪论     
怪论这个名词,人所共知。其所以称之为怪者,一般人都不这样说,而你偏偏这样说,遂成异议可怪之论了。我却要提倡怪论。但我也并不永远提倡怪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不需要怪论,是完全由当时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如果强敌压境,外寇入侵,这时只能全民一个声音说话,说的必是驱逐外寇,  相似文献   

19.
思绪的水滴     
中国人崇尚相同、相似,而不喜欢差异。看着别人的样子活,心里才踏实。如果哪一块岩石有点与众不同的棱角,必欲锉平磨光而后快。西方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话是针对西方的树叶说的。对中国来说,说“世界上很少有两片不相同的树叶”才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08,(7):26-26
“开会”恐怕是职场人士最为熟悉的一种“工作方式”,有人说,不开会的职场人士要么工作不饱满,要么级别不够高。还有人说,开会是工作方法,是一种工作态度,还是领导评定你忙与不忙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