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凌宏彬 《江淮论坛》2002,2(1):43-47
针对当前某些人所持的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过时论",作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虽然呈现出新特征,但与列宁所处时代的帝国主义在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运用的阶级分析、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坚持理论分析的客观性、历史性的方法对于今天我们认识资本主义依然适用.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正确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没有"过时".科学对待<帝国主义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是“天下大乱”。“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经济危机的风暴正在猛烈地冲击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场危机清晰地描出了垄断资本统治下无法摆脱的衰败景象,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正处于“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革命导师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部光辉著作中指出,垄断不能消除经济危机。当前,认真学习列宁的这一教导,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加深理解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进一步认清“天下大乱”的国际形势。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这场危机风暴,帝国主义及其辩护士惊恐万状,他们编造种种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同时期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积极借鉴和辩证批判相结合的基础上,列宁帝国主义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历史逻辑和运动规律进行实证分析,从批判逻辑、解释逻辑和建构逻辑层面,实现了理论与思想的升华,具有独具特色的理论原创性。列宁帝国主义论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历史走向的理论反思,是对帝国主义引起的世界结构性矛盾的实践回应,是努力探索和建构新文明社会价值诉求的时代反映,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的思想深化。列宁基于唯物史观对帝国主义研究的方法论和一般原则没有过时,以垄断研究为基石的帝国主义理论命题没有过时,在向旧世界价值观、制度和实践宣战的同时,为未来社会提供了崭新的认知方法、哲学态度和价值理想,成为跨越历史时空的人类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这部经典文献所包含的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历史证实是完全正确的。对世界经济研究来说,这一著作比马列其它著作具有更重大的价值和直接的启示。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怎样运用这部著作来指导世界经济研究。更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列宁这部著作中学到哪些研究方法;是否应该用这部著作  相似文献   

5.
实用主义是帝国主义时期最反动和腐朽的责产阶级思潮之一,是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反动哲学。实用主义的反动历史观和社会政治观点最露骨地表现了麻痹革命人民斗爭意志,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秩序作辯护的可恥目的。而实用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杜威的思想中,又表现得最集中和最突出。杜威生活与从事著作的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总危机的阶段,马克思列宁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4,(5):47-5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新型企业形式在世界市场上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政治等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相应地,考茨基有关资本主义现代形态理论中包含的合理化因素逐步显现出来。以考茨基的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重新考察考茨基关于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现象、帝国主义的本质等观点,分析考茨基从"垄断"与"民主"双重维度理解"帝国主义"的方法,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考茨基帝国主义理论中的不足之处与合理因素,进而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列宁有着极其丰富的全球化思想,它是对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时代全球化浪潮的理论回应.列宁全球化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现实依据,它离不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活动的尝试和探索,是正确认识全球化条件下俄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科学分析全球化时代特征和指导俄国革命以及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共存"时代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这些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桂芬是活动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舞台上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如同其他各阶级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样,都必须对这一历史时期三个根本性经济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些带根本性的经济问题是:外国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主义剥削、奴役的问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中国近代的各种经济思想派别和形形色色经济思想的不同倾向,实  相似文献   

9.
列宁曾经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帝国主义是寄生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就爆发了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了第一次世界革命高潮,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紧接着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旧殖民体系的瓦解,都清楚地证明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与当代全球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一词是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使用全球化的概念,但他们思考和写作有关问题时,总是把视野放在全球的层次和高度来认识的。这种宽广的眼界在他们的思想著作中是一贯的。不管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还是后来一脉相承并根据时代特点发展了的列宁主义,都是放眼全球,从各民族经济交往扩大所形成的世界体系上,来考察和论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的。他们有关这方面的思想,承前启后,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我们认为,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五…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在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民族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个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是,废除封建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建立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把操着统一语言的人们统一成一个民族国家。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民族问题则成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帝国主义把民族问题从一国之内的问题扩大成世界范围的民族殖民地问题。十月革命把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联系起来,结成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阵线。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无产阶级革命如果设有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的配合,要战胜帝国主义是困难的;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如果没有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要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取得斗争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胜利后,如果不把民族民主革命进一步推向社会主义革命,要想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求得民族的完全独立和发展,更是不可能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对列宁的时代观应有正确认识列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出发,根据对当时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对他所处的时代作过许多论断,诸如“金融资本和垄断资本时代”、“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动荡或由帝国主义引起动荡的时代”、社会主义革命或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等等。斯大林在给列宁主义下定义的时候,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两个方面概括了列宁对时代的论断,是符合列宁的思想的。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它必须引起一系列战争;帝国主义战争必然引起一系列革命.战争与革命是列宁时代的主题.列宁时代观的核心内容就是由对这两个方面的分析和论断构成  相似文献   

13.
150多年前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历史趋势 ,构建了自己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对经济全球化的动力、物质条件、实质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并富有远见的指出了经济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双重作用及其对世界政治、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光泉 《东岳论丛》2003,(3):106-109
资本全球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逻辑起点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就是其全球化理论 ,也正是在分析全球化的过程中马克思才得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随着全球化的转型 ,马克思主义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由世界历史理论、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到三个世界理论和世界公民思想  相似文献   

15.
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列宁所发现的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客观规律。深刻掌握这一规律是正确认识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论的一个重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大气候并非新问题,它是国际资本主义体系与社会主义体系相互间展开的长期斗争。从1917年到1989年的72年间,大致可分为5个时期: 一,1917~1929年激烈搏斗时期。世界各国共产党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许多国家爆发革命,帝国主义对苏联武装干涉,两大体系呈现互有攻守的激烈搏斗特点。 二,1929~1939年相对攻势时期。在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专政使人类目睹了资本主义最为丑恶的弊端;同时社会主义苏联国力日增,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威望提高。这时的国际大格局,呈现出社会主义体系处于相对攻势地位的特点。 三,1939~1945年,全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两大体系处于相对均衡时期。 四,1945~1959年世界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体系处于保持攻势时期。中国革命的胜利,更使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争相仿效社会主义模式;德日意的战败,英法的削弱,却使资本主义世界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相似文献   

17.
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衰退,失业增加,通货膨胀,面临深刻的经济危机。结合这一现实,认真阅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深入学习列宁关于垄断与危机、危机与战争、危机与革命的科学分析,对我们  相似文献   

18.
武力 《河北学刊》2004,24(6):183-189
从历史阶段看 ,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 19世纪及其以前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二是2 0世纪上半期的帝国主义阶段 ;三是 2 0世纪下半期的后帝国主义阶段。与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相对应 ,中国的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清末 )———全盘西化 ,但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 (民国 )———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194 9— 1978)———改革开放与融入世界 (1979— 2 0 0 4 )的过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资本主义是发展变化的 ,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发展变化的 ,并且可以融入资本主义全球化中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青年时期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根植于浪漫主义哲学之上的.在德国早期浪漫派与黑格尔思想的交织性影响下,并在追求哲学的现实化过程中,马克思走上了实践的反讽诗学之路.无产阶级革命是浪漫反讽在现实世界中表现的历史形式,无产阶级作为历史革命的主体与反讽主体,肩负着摧毁资本主义社会的使命.反讽哲学的自我否定性在马克思阶级理论中具有三次表征,即无产阶级革命在曲折进程中的自我批评;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而造成的资产阶级的自我毁灭;以及无产阶级自我救赎中的自我扬弃.在反讽哲学观的这一视角下重新阐释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这既是对马克思青年时期浪漫主义诗情延续的历史说明,也是对马克思哲学具有浪漫主义根源的现实论证.  相似文献   

20.
1.全球化思想的提出者是谁?有人说是马克思,根据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都提出过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形成世界市场的思想1。另一种意见说,今天的全球化与马克思的上述两本著作的思想不是一回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讲的是:近代是世界历史性时代,因此共产主义不可能是地域性的,而只能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与此相联系的无产阶级革命也只能在一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而现实的全球化却是以资本、跨国公司为主体的。2.全球化与一体化是同一含义吗?尽管世界一体化与全球化的概念常常被人不加区别地运用,但有人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