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接送流浪孩子专项行动”启动后,湖北省京山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方案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以维护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核心,全面、及时、有效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2.
梁文艺 《社会福利》2012,(10):58-58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接送流浪孩子专项行动"启动后,湖北省京山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积极主动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告别流浪,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头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 建立部门联动,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京山县建立了以1 10报警台为流浪未成年人的发现机制,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实施具体的救助保护,卫生部门在心理行为方面给予指导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动机制.联动机制职责明确,并依法进行了工作分工.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是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在制度设计上的主要安排和直接载体,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性核心制度。本文以北京地区为视角,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缺失和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制度上的健全和完善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赣鄱大地     
《社会工作》2011,(17):39-40
◎8月25日,南昌市召开全市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会议要求,积极开展严厉打击拐卖和操控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有关专项行动,加大综合治理和救助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5.
彭娟 《社科纵横》2008,23(9):59-60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赋予了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权利主体地位,通过对该法"应当"这一立法表达的法理分析,对其的可操作性我们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在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中,随着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的确立,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与父母的权利必然会发生冲突,我们还不具备平衡、解决这些冲突的社会支撑条件,这必然会影响对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确理解前科消灭制度的内涵,了解域外前科消灭制度的状况,是建构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要前提。我国刑事法律没有前科消灭制度之规定,但从保护和关怀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看,建构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非常必要,它有利于贯彻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社会矫治政策,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促使他们及早复归社会,符合国际社会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趋势;同时,建构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具有法律依据、主体属性依据和刑事司法政策依据。建构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必须完善刑事立法,明确和规范前科消灭的条件与程序,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冉逸 《社科纵横》2008,23(6):79-80
无论是监护权与亲权并存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还是英美法系国家和我国监护权与亲权的民法立法体例,监护权无疑对保护未成年人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在保护未成年人的问题上也有不足,本文通过对监护制度的分析,指出现行监护制度在保护未成年人问题上的不足,提出自己的设想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未成年人刑法制度。然而,现行未成年人刑法制度一方面并没有达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目的,另一方面却又与刑法基本原则及树立刑法权威相矛盾,并与未成年人犯罪日趋恶化形成鲜明反差,必须为此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陈伟 《社会福利》2011,(12):61-61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切实解决新疆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在总结多年救助保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新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难、接送难、安置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伟 《社会福利》2011,(11):59-60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切实解决新疆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在总结多年救助保护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为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确保流浪未成年人得到及时救助,按照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做好暑假期间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及2011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张掖市救助管理站结合实际,认真研究部署,明确任务,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创新顶层设计构建"四层"网络政府运筹网络。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工作纳入顶层发展战略,制定了《"十二五"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成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大救助管理体系;纳入对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将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的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列入安排重点;设立常德市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关爱基金,专项用于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政策孵化网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具体到劳动能力问题上,不满16周岁,不能成为劳动法的主体,也就是法律所禁止的"童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是劳动法的主体,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工"。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其合法权益,有必要对"童工"和"未成年工"给予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06,(8):F0002-F0002,I0001-I0004
为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2006年1月19-20日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等20多个部门在四川成都市联合召开了“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这充分表明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已经引起了中央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流浪未成年人工作走上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展示出流浪  相似文献   

15.
张光君  陈正勇 《创新》2014,(4):71-75
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尤其是司法救助起步较晚,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积累制度建设的经验。重庆市大渡口区针对涉诉、涉罪案件中的困境未成年人开展的司法救助,创新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为他们维持学习和生活需要、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搭建了一座"金桥",具有拓展司法职能,实现了未成年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创新了社会管理,增进了儿童权益与社会和谐双赢;完善了司法救助,弥补了现有社会救助体系的不足等三方面的价值,增添了一道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司法屏障。  相似文献   

16.
明天总是美好的。明天充满着希望。在2006年刚开始起步之时,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团中央等19个部门在四川省成都专联合召开了“为了明天——全国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这表明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工作已经引起了中央各有关部门的  相似文献   

17.
为切实维护流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1年9月1—10日,由市民政局牵头,公安、交通等七部门联合,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员行动。  相似文献   

18.
李颖 《社会工作》2010,(11):31-33
社会工作视野下,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是社会和家庭变迁的产物,而作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主体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应当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承担救助、保护、教育、服务流浪未成年人的责任,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专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流浪未成年人是最需要全社会关心关爱的特殊弱势群体,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赣鄱大地     
《社会工作》2011,(9):39-40
8月25日,南昌市召开全市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宣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会议要求,积极开展严厉打击拐卖和操控流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有关专项行动,加大综合治理和救助保护力度,及时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加大主动救助力度,开展经常化的救助保护服务,建立部门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