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洪恩  张进  王欢 《兰州学刊》2008,(Z1):60-63
"边城"是对来凤县地理位置的写照,"中心"是来凤县发展的美好愿景,如何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将"边城"建设成"中心",主导产业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来凤正是由于主导产业的缺乏而发展缓慢,文章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祥析了来凤县主导产业选择所面临的困境及机遇,认为来凤的主导产业选择应依据大武陵文化圈的区域化发展、全球性现代化运动的文化转向及来凤县现有发展实际,定位为"酉水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以"旅游"为主线,整合所有第一、二、三产业,进行区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
两半山遺址在吉林市东郊白山人民公社紅旗屯管理区,离市区約8公里,在紅旗屯之南約2公里,位于吉樺公路的西南側,距公路約50m。两半山由東酉的兩個半拉山組成,因以得名。其西南紧依群山,北向开闊的鬆花江的沖积平原,为一伸出于平原上的小山头。发源于西南方山谷的一条小河(无名,現已乾涸),流經两半山之間(卽东、  相似文献   

3.
(一)坐腔是二人台的母体艺术,孕育和衍生了许多二人台小戏。二人台要分类,分为二人台综合艺术、坐腔音乐、坐腔中的山曲。传统曲目《走西口》不断在传承中创新,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二)应该允许二人台有各种各样的艺术发展形式。必须指出,二人台走戏曲的路会十分困难,应当走地方新歌剧的路。(三)二人台的改革与发展,一要普及坐腔文化大院,二要健全二人台文化景观,三要坚持宜小不宜大,四要建立"三合一"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6-130
对于《尚书·舜典》中的"纳于大麓",历代注家多有异见。王肃和《尚书孔氏传》以"麓"为"录",其根源在于今文经学系统的《尚书大传》及郑玄对《大传》的注释。被段玉裁归入"古文说"、以《史记》为代表的"山林川泽"说,则认为"大麓"就是"山足"或者"林之大者"。从四岳和有虞氏的身份来看,舜的部族归属炎帝系统,是尧政权下主管山林的行政首领。因此,尧将舜"纳于大麓"是对他的本职工作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57大黄龙岛     
《中文信息》2008,(2):96-96
黄龙有大、小二岛,东西对峙仅相隔500米的大道。大黄龙岛位于菜园镇东南12.6公里处,为嵊泗县黄龙乡政府驻地。因山势雄伟,上呈黄色,远望似黄龙蟠海而得名。岛位于泗礁山的东南侧,岸距4.5公里。岛上岗峦绵延,平地狭小,有山13座,主要有大岙岗顶、太平岗、石屋岗顶、帽顶山等。  相似文献   

6.
宗佩珩十丈为先王母姚太夫人写松贞竹孝图、敬题二首、次友人花朝韵、荒齐寂寞读书朝。掷果频烦大母招。苦憶秋林风瑟瑟。疏檐微雨动空瓢。嗜画。老莲如嗜醇。蟠胸邱壑九江滨。书九江孔殷注、九江即今之洞庭、沅水渐水元水辰水叙水酉水澧水湘水资  相似文献   

7.
《史记·五帝本纪》"居西土,曰昧谷"句系承自《尚书》,"昧谷"有异文作"柳谷",就该处异文产生的原因,诸家各种歧议纷出。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柳、昧之异或因"酉(梄)"与"昧"古文字形相近而导致,《尚书》壁中书疑本作"酉(梄)谷",郑解《尚书》作"昧"乃误识字形,今文《尚书》作"柳"是受伏生所传,口授记音,不失其真。司马迁引《书》多采今文,《史记·五帝本纪》"居西土,曰昧谷"以作"柳谷"为宜,"昧谷"盖后人据郑玄对《尚书》的误识所改。  相似文献   

8.
从西周金文"华"字的字形来看,甲骨文中的"华"字,象束苇之苣的光华。"华"在甲骨卜辞中主要是指一种祭祀名称,其异体或加意符食、酉、皀,或加注声符"往",可以读为"饷",是一种对祖先的馈食之祭。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束苇形这一字形还可用来表示"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莤",即以此为意符。  相似文献   

9.
集中制是中共“二大”、“三大”、“四大”的组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共"二大"、"三大"和"四大"的组织制度,向来研究者不多,偶有涉及者又均持民主集中制一说,且集中于对"二大"的论述而忽略对于"三大"和"四大"的研究.事实上,民主集中制虽是中共根本的组织制度,但是"一大"并没有采用之,直到1927年6月1日才在党章中首次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如果深入考察即可看出,中共"二大"、"三大"和"四大",因其在指导原则上以集中制理论为基础,在组织形态上具有鲜明的集中制风格,在组织制度上则体现了集中制的根本特征,即秘密组织、逐级服从、党委中心、中央集权和摒斥选举等,所以其组织制度不是民主集中制,而是集中制.  相似文献   

10.
周作人回忆说:鲁迅少年时喜欢抄书,但品类颇杂,“不知道在戊戍以前的哪一年,买到了一部《二酉堂丛书》,其中全是古逸书的辑本,有古史传,地方志,乡贤遗集,自此抄书更有了方向”(《鲁迅的故家·抄书》)。按《二酉堂丛书》,清朝人张澍(1782——1847)辑刊,凡二十一种二十七卷。商务印书馆《丛书百部提要》对此书的介绍颇为简明扼要:“澍字时霖,一字伯沦,口介侯,又号介白,武威人。嘉庆进士,官云南石屏县知县。初主讲兰山书院,篡《五凉旧闻》四十卷;旋复搜辑关陇著  相似文献   

11.
<高唐赋>所展示的高唐山是簸箕形,它的现实原型是客观存在的蒲矶山.蒲矶山是簸箕山的别称和俗读,是由山形如簸箕而来,与高唐山的总体样态相一致.簸箕山与云梦泽隔江相对,因此,<高唐赋>中的顷襄王对高唐观远处相望,而没有涉江登临.宋玉对高唐山所作的多方面描写.均取象于蒲矶山一带的自然景观,二者可以相互印证.高唐山名称的生成,很大程度上来自它的簸箕形.楚语把周边凸起中间凹空的器物或地形称为"唐","唐"的原始内涵兼有高和空两种意义,并且和楚语存在密切关联.<庄子>书中的"唐"字均取其冲虚空无之义,在相关篇目能够一以贯之,带有楚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是丁酉年,酉属鸡;在我国农历鸡年,人们喜欢借用鸡(吉)的谐音,相互祝福吉祥如意,祈盼安康富足。但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鸡对人类的主要贡献是膳食药用,民间称之为安康养生的"济世良药"。中医理论认为,鸡肉味甘、酸、咸,性平,无毒;具有温中气、益五脏、补虚损、强筋骨、活血脉等功效。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  相似文献   

13.
二年寺工壶、雍工敃铜壶现藏咸阳市博物馆。二壶形制基本相同。圆口,鼓腹,圈足,腹部有三圈凸起的弦带纹,肩有对称的铺首衔环。二壶在腹部及圈足均有铭文,其释文最早公布于1981年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三届年会黄盛璋的论文《试论战国秦汉铭刻中从“酉”诸奇字及其相关问题》中,1983年7月出版的《古文字研究》第十辑发表了黄氏的论文,同年11  相似文献   

14.
陈确是刘宗周三大弟子之一,拜师蕺山是其人生的转折点,对老师的孺慕之情也比其他同门更为深厚,他在其师生前三往问学,死后三往祭奠。刘宗周也曾以"千秋大业"相期许,这种期许成为陈确撰写《大学辨》与《性解》完成对宋儒学术批判,以及倡导"素位之学"的精神动力。陈确后半生还致力于蕺山学的弘扬,曾组织省过社以及同人讲会,薪传"证人社"。  相似文献   

15.
保险公司在盈利策略选择上存在"山派"和"海派"两种不同观点,前者将保险公司定位为追求承保利润的风险分担机构,后者定位为追求投资收益的金融机构。基于中外保险公司的经验证据,本文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海派"理论在中国保险行业有更好解释力,保险公司承保的目的不是为承保业务自身造血,而是为公司的投资输血。另外,保险公司承保利润与投资收益之间明显存在不可兼得的"替代"关系。虽然保险公司发展的两大车轮是承保和投资业务,但是真正驱动其发展的"轮轴"是保费规模和投资收益,偏离了这两大驱动要素,无助于保险公司的绩效价值提升。基于这些研究,文章认为短期内我国保险公司应沿袭"海派"理论对险企的定位,充分扮演好金融机构的经济角色,在注重公司未来现金流基础上对公司资金进行有效配置、运用。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保险市场发展的进一步完善,保险公司应遵从"山派"理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所有的神最初都只是氏族神、部落神,亦即地方神.这正像恩格斯所说:"部落始终是人们的界限."(《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第95页,以下简称《家庭》)湘君、湘夫人最初都只是湘水流域的土著神,后来才逐渐依靠"集合"和"黏附"等逐渐生长为神位高越、神性多样、神格复杂的大神.《山海经·中山经》已证实她们居于"洞庭之山",出没于江渊、沣沅、潇湘.作为母系氏族制度的产物,最初的湘山、湘水神都是女性,所以较古老的《山海经》仅称"二女"而不及其夫.男性的湘君是后起的.二女之降格为天帝的女儿,实在也是后来的事.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19日上午,"红旗民爆杯"宝鸡市"十大名山、十大名水"评选结果通报会召开,公布宝鸡市"十大名山":太白山、紫柏山、鳌山、关山、吴山、鸡峰山、青峰山、景福山、灵山、玉皇山;"十大名水":嘉陵江、渭河、大爷海、石头河、千河、清姜河、通关河、太白河、石沟瀑布、漆水河。由宝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鸡市户外运动协会、宝鸡市地理学会、宝鸡市水利学会、宝鸡市旅游协会和宝鸡市林学会,发起、开展的"红旗民爆杯"宝鸡  相似文献   

18.
"无善无恶心之体"乃阳明四句教之首句,刘蕺山对这句话进行了批判,他认为,倡"无善无恶心之体"不仅会带来理论逻辑上的毛病,而且会对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世界产生严重危害。不过,他的批判有其合理性,亦有局限之处。蕺山先生倡本体为至善,即意为至善。意好善恶恶,一于善而不二于恶,与经验世界之前与后、美与丑、大与小、长与短、善与恶之相对待的情形不同,而是无对之独体,为心之所存。  相似文献   

19.
论青川秦牍中的“为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50号秦墓出木牍一支。《简报》公布后,已有数位同志撰文考释和研究。今亦略述拙见,以求教于同志们。为了讨论的方便,先将正面牍文引述如下:“二年十一月已酉朔朔日,王命丞相戊、内史匽、□□更修为田律: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百(陌)道;百亩为顷,一千(阡)道。道广三步。封高四尺,大称其高;捋(埒)高尺,下厚二尺。以秋八月,修封捋(埒)正彊(疆)畔,及登千(阡)百(陌)之大草,九月,大除道及阪险;十月,为桥,修波(陂)隄,利津梁,鲜草离。非除道之肘而有陷败不可行,相为之□□。”  相似文献   

20.
"两山理念"是新时代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生态+大健康"产业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是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产业路径,发展"生态+大健康"产业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层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有效拉动内需,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阐述了"生态+大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从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政府工作机制、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要素市场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促进"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