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地山是现代文坛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题材独特、想象丰富,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而这一风格的形成离不开许地山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宗教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摄入。一方面,基督教"博爱""牺牲"等精神融入了许地山的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圣经》文学也从叙事模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启发了许地山的艺术表现;同时,为推动基督教与现世人生的融合,许地山亦对于基督教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种以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创造理念的生态文学。对自然的生态整体主义想象是其文学想象性的独特之处,具体体现在感知自然和塑造生态我两个方面。这种想象的实现要求作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性,实现与自然的主体间交往。生态文学对自然的想象为文学创作带来一股绿色的清新空气,重新燃起人类的诗意栖居之梦。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论及艺术想象在文学创造中的心理功能,及其在创作中的地位。进而阐明艺术想象的本质就是形象思维;并从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过程中,论述了艺术想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内在联系。最后,本文深一层地把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想象即艺术的形象思维与一般的形象思维即一般的想象,作了区别。  相似文献   

4.
想象的机制:人与世界的对话和融通 以为只有文学创作才需想象,习惯于从文学作品中需要虚构和加工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想象,把它看作是文学的特性,这是一个误解.  相似文献   

5.
想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的独特形式,对文学创作中形象的形成及形象体系雏形的构建担负着“设计师”的作用,同时也“孕育”着整个作品的整合完形.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作的完整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而情感作为心理的活动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文学创作的整个心理活动——即感觉、知觉、表象和抽象思维之中。通过分析情感与感觉、知觉、表象和抽象思维的关系,以及情感所具备的自身特点。可以看出情感作用、影响于文学创作的整个心理过程,所以情感对于文学创作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是:1、对于文学创作的促动作用:2、在文学创作的想象中发挥着组织素材的作用:3、为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定向:4、对文学创作中表象活动起着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物色》篇理论建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通过大量使用命题来阐释其理论观点。刘勰在《物色》篇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命题,从形式构成特征上看,这些命题主要有单句式、双句式和多句式三种类型;从理论内涵上看,涉及到创作发生、艺术想象、创作方法和审美特征等方面内容;从价值意义上看,由于这些命题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对古今作家的文学创作和古今文论的理论建构都有着切实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梦叙述是《左传》叙事中独特的风景。其文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梦境以及简洁传神的描绘展现出梦书叙述本身的美学价值;在整个叙事背景中,《左传》梦叙述促进了叙事情节的发展并且编织出精巧的行文结构;作为梦文学的滥觞,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文学创作中的文学想象,是文学创作主体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是以原有表象或经验为基础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过程的加工而创造新文学形象的认识活动。其生理基础,是大脑旧的暂时联系,经过重新组合构成新的联系。由于人们以记忆中保存的表象材料为基础进行加工改造,可以创造出没有知觉过甚至是不存在的事物,所以文学想象是对记忆  相似文献   

10.
生命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对文学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文艺理论界及许多相关论文和著作中对生命体验的概念的界定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人们常将生命体验与生活经验混为一谈。由于概念的混淆,使得对生命体验的特征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特殊作用的研究产生了混乱。本文试图通过对生命体验概念的明确阐释、具体分类,以及生命体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详细论述,旨在引导文学创作主体准确把握生命体验这一独特的文学创作建构过程,指导文学创作,也有利于引起学术界对生命体验现象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哈里·波特》与新时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英国女作家J.K .罗琳创作的儿童文学小说《哈里·波特》风靡全球 ,这部小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新时期儿童文学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 :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 ;想像力丰富 ,具有幻想性 ;独特鲜活的儿童文学艺术形象 ;张扬游戏精神 ,重视娱乐性 ;创作手法不拘一格 ,语言夸张幽默 ,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笔者认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品 ,儿童文学作家只有更新观念 ,与时俱进 ,才能“激活儿童文学的创作生产力” ,创作出脱俗的、新颖的、为广大儿童所喜爱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赵树理有着鲜明的民间文化立场。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立场,并不仅仅是感到了五四新文学传统与大众文化传统的距离,而是还有其自身先天的文化环境、生活阅历,以及个体知性力方面的原因。在解放区文学创制的形势下被当作文艺的方向来推崇和借重后,赵树理仍有自己所要坚守的文化立场、人格操守、道德底线与政治原则,他的价值取向与《讲话》精神甚至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另外,想象力的缺乏是赵树理的创作不能发展成一种大气磅礴的艺术形式的重要原因,但《灵泉洞》是个例外。它是想象的盛宴,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乡土民间的精神狂欢。在这个作品中,我们看到是赵树理艺术潜能的另外一面。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文学领域,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长期处于边缘位置,直至进入新世纪,该类作品才大量出现。根据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以及不同的艺术手法,可以将这些文本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回忆型、体验型和想象型,其中后两者在内容方面有一定交互性,但在创作技法上却有显著不同,想象型文本虽也有现实底色,但艺术手法更为夸张。这三种类型的出现,既有文学题材自身的原因,也与作家们的身份和经历、文学自身艺术手法的多样以及日益宽松的创作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精神劳动的成果,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家会结合历史的发展感受时代的脉搏而创作风格多变,内容迥异的作品,分析不同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可以解读艺术家通过想象、记忆、概括表现人类的历史、人文、哲思、战争等一系列因素,挥洒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知、诠释和创造,从而体味美术作品背后和谐和完整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5.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且作为一个思想独立的艺术家,在他卓尔不群的文学观念中也蕴含着卓异的文学接受观: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文学活动都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自由的精神活动;丰富的想象、关注细节和反复阅读是成为优秀读者的潜质;只有优秀的读者才能用脊髓骨去体验阅读的快乐,并通过文本与艺术家在审美狂喜中相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艺术想象与文化想象、文学的价值向度与文化想象、文学批评与文化想象等关系域,提出并阐释了文学批评需要文化想象的理论命题.文中认为文化想象是全球化语境下,以文化为资源的社会性想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想象;在现时态的文学中,想象的多元以及由此而生的价值向度的歧义,呼唤着有意义的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批评从来就包含着科学的文化想象,当代文学批评要与批评的对象相适应,不仅要对文学中的文化想象予以臧否评价,而且它应当以积极的文化想象为前提去批评,更多地给人以理想和憧憬、给人以信仰和形而上的支持,从而不失其批评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画家的艺术想象力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同时也体现出不同的个人素质 ,是一种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特殊精神活动。文章对艺术想象力与绘画创作规律的关系、绘画创作中艺术想象力的特点、培养艺术想象力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绘画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对生活原料进行改造制作的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 ,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 ,它决定着题材的处理以及创作的其他方面 ;对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有深刻的理解 ,就能更好地处理题材。艺术构思的目的在于创造典型的、完整的艺术形象。灵感的特点是爆发式的 ,像煤气遇到火种一样 ,这种爆发 ,实质上是认识过程中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日本著名文学家川端康成作为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而备受世人瞩目 ,这位多产作家“以敏锐的感受 ,高超的叙事技巧 ,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价值”。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雪乡》、《古都》、《千只鹤》等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引来众多的研究者。本文拟介绍川端康成的文学历程及创作成就 ,探索其名作《雪乡》的艺术特点 ,为增进大家对日本文学的了解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论美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美术创造的灵魂.在美术教育中要通过倡导个性化作品欣赏,倡导艺术想象力的飞跃,倡导创作风格的多样化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