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致胜的根本——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一度的《财富》论坛大会在中国上海于去年九月底落幕。多少年来 ,中国企业界一直把进军世界500强视为一个“图腾”。人们惊羡于500强的实力雄厚、规模巨大 ,也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企业到底缺少的是什么 ?人们直观感觉上差距是多方面的 ,只是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据笔者看来 ,国际企业追求的是核心竞争力 ,正如综合国力象征国家实力强大一样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致胜的根本。中国企业差的正是这一点。一、核心竞争力的含义“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是普拉哈拉德于90年代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最早提出来的 ,是指企业所具有的…  相似文献   

2.
去年,《财富》论坛在上海举行,很让中国的企业家兴奋了一回,纷纷表示获得了一次与世界500强平等对话的机会,但很快就有媒体指出,其实只是获得了一次共进晚餐的机会,平等对话根本谈不上。话说得有些刻薄,但中国企业家存在的许多外伤与内伤却不容忽视。有人说中国企业家是在是非年代、是非之地做是非之事的是非之人,确定道出了企业家的酸甜苦辣: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只会生不会长?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只会长不会大?原因很多,但对企业家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又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历军 《经理人》2005,(8):47-47
联想从“拿起”到“放下”的战略转型,给了中国人很多理性的思考将企业做强做大,是企业家们心中梦寐以求的事情。人们习惯上把“做大”与“多元化”联系在一起,把“做强”与“专业化”联系在一起。究竟是该做强还是做大?先做强还是先做大?一代代企业人在“大”与“强”之间逐渐迷失了自我——要么在盲目多元化的迷途中失去方向,成了大而不强的“纸老虎”;要么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里裹足不前,成为国外大公司的配角,既做不强也长不大。那么,如何在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4,(36):30-31
正年年500强,今年又到盘点时。继《财富》杂志发布"财富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之后,中国企业联合会及全国工商联也先后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对比这3张榜单,也是对中国企业的一次"体检"。财富中国500强财富世界500强之中国企业亮点数据  相似文献   

5.
姜汝祥 《经理人》2008,(6):74-76
尽管30年来,中国企业开疆辟土、高歌猛进,然而放眼全球商业舞台,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还没有哪一家中国企业真正迈进了世界卓越企业的殿堂,成为舞台上的耀眼主角;也没有哪一位中国企业家登上了商业领袖所能企及的世界顶峰,引领全球财富走向。对比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依旧有一条不小的沟壑横亘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未能渡越到彼岸?  相似文献   

6.
<正> 名牌产品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服务名牌”更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靠名牌产品开拓市场,更要靠“服务名牌”占领市场。这已成为我国许多企业和企业家的共识。精明的企业家从创名牌产品效应和激烈的商战中得到启迪:在创名牌产品的同时,更要创“服务名牌”,才能在对手如林中站稳脚跟。市场经济的竞争,不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企业家们,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扬眉吐气,各自摩拳擦掌雄心勃勃,想把企业做大做强, 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据统计,中国的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只有7~8年, 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只有2.9年。中国的企业中,每一天有1.2万家倒闭,每一分钟有近10家企业关门。中国的企业,缘何这样“短命”? 其实,非但中国如此。据调查,排名《财富》杂志世界500强的企业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只有 40~50年,其中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正应验了“富不过三代”这句中国的老话。美国大约有 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岁,只有2%的企业寿命能达  相似文献   

8.
《财富》的故事,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也是财富的故事。读过之后,你会更了解《财富》杂志,了解一本杂志是如何创造财富,如何走进世界500强。’99《财富》全球经济论坛于1999年9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举行,作为本世纪全球工商界的最后一次盛会,这次活动受到中外企业界的重视。本次活动的主办者是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Fortune)。《财富》是一本面向工商业界的财经类杂志,该杂志不仅以分析独到的财经类文章著称,而更以每年评出全球企业500强和举办每年一次的全球经济论坛等活动闻名世界。《财富》的历史可以追…  相似文献   

9.
<正> 全球500强企业是如何获得“财富”的?中国企业与500强的真正差距在哪里?笔者以为,500强企业的成功至少可以带给中国企业以下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夺取“霸主”地位,让企业成为知名企业,让产品“称雄”于市场,这是企业家得以成功的重要经营思想。 现代世界知名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始终体现着企业家的“称强称霸”观。二战后,日本许多企业家矢志赶上和超过  相似文献   

11.
企业家哲学理念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根本性的影响,企业家哲学理念包括:企业家的使命感,对财富的态度,对权力的态度,经营的原则。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应该以社会的繁荣昌盛为使命,追求财富但又超越财富,崇尚权力又不滥用权力,在企业的具体经营上,遵循“天地自然之法”。  相似文献   

12.
<正> 为倡导慈善事业,近几年曾以制作富豪排行榜而闻名的英国人胡润及其团队5月10日推出了《2004中国大陆慈善企业家排行榜》。颇为引人注目的是,两天后,也就是5月12日,福布斯又推出其在中国的以企业为主的第一张慈善排行榜——2004中国慈善榜,“最终出现在我们慈善榜上的企业,一共是100个。” 福布斯中文版负责人周鹏说。 与福布斯不同,胡润慈善排行榜把目光投向了财富人物,他的这个中国慈善榜榜单收录了中国50名向社会捐款最多的企业家,而初选人员是参考百富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以及民政部门等接受捐赠的机构的捐赠名单,从中选择出300个民营企业家作为候选对象。 据胡润的助手陈冰介绍,胡润及其团队很早以前就有推出慈善企业家排行榜的想法了。但胡润方面认为,在前几年,中国企业家的慈善  相似文献   

13.
“入关”后 ,我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要想取得成功 ,就要树立现代经营新观念 ,在竞争中磨练出独有的企业家气质和胆魄。现代企业取得成功的经营理念为 :一、矢志称强称霸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夺取“霸主”地位 ,让企业成为知名企业 ,让产品“称雄”于市场 ,这是现代企业家得以成功的重要经营思想。许多成功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始终贯穿了企业家“称强称霸”的现代观。企业家没有称霸的思想 ,就没有称强的行动 ,也就不可能成为国际化经营的强者。日本索尼电器公司创始人深井大从涉足电子行业之时起 ,就立志成为全球高技术产品的代表 ,先后…  相似文献   

14.
亚太总裁论坛 “亚太总裁论坛”由“亚太总裁协会”主办。“亚太总裁协会”是在中国香港注册的一个会员制组织,它的成员遍及亚太地区,以香港企业为多。“亚太总裁协会”采取会员制,香港地区的成员以上市公司为主,美加地区则以有跨国业务的企业居多。迄今为止,“亚太总裁协会”已拥有1200多家会员企业。目前,中国内地尚没有它的成员企业。由“亚太总裁协会”主办的“亚太总裁论坛” 已在香港、新加坡和吉隆坡举办过三届。参加“亚太总裁论坛”的成员主要是跨国公司总裁、全球500强企业总裁及其亚太区总裁。论坛旨在给这些企业家…  相似文献   

15.
余丰慧 《领导文萃》2013,(21):32-34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榜单于7月8日揭晓.榜单显示,今年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由去年的73家“稳步”增长至89家,中国大陆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10年增加(中国经济网7月9日)。  相似文献   

16.
与他们所获得的财富相比,中国企业家阶层投入到慈善捐赠中的不仅微乎甚微,就是有所投入,也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有人曾经说:中国的慈善事业之所以滞后和缺位,是因为慈善事业领域的体制不完善,无法吸引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公益精神的人士进入慈善领域。如果企业家们行善也要找个理由,而且还要等到政府制定完善的慈善体制才去投入慈善事业,那么,又如何理解丛飞等人的义举?身价不菲的企业家们是高速增长的市场经济催生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就有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是企业的永续经营,而且要投身慈善事业,回馈社会。龙永…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的经济评论杂志《财富》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球企业的“大比拼”,选出本年度的“世界500强排名”。这种企业评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逐渐成为各国上榜或是争取上榜的企业之间实力的显示和对比,以及各企业所在国家力量的较量乃至各国经济状况的显示牌和晴雨表。  相似文献   

18.
当前西方的第五次兼并浪潮方兴未艾 ,一些著名的大企业强强联手 ,一夜之间便坐了本行业的头把交椅 ,煞是让我国的企业经营者眼热心跳 ;而刚在上海结束的世界500强首脑论坛 ,更是激发了他们的“500强情结”。此外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抓大放小”的战略方针 ,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经营者们进行企业经营规模扩张 ,使企业成为本行业的龙头老大。企业经营者之所以热衷于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原因之一是受经济学中规模经济理论影响 ,单纯地认为只要企业规模扩大 ,就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其二是企业经营者思想认识上犯…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4日,《财富》杂志发布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单,在整个500强榜单中,总部在北京的有98家。另一方面,7月7日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单显示,中国两岸三地上榜公司数量达到100家,其中北京有52家企业进入500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如何看待变化着的经营形势?中国企业的管理有哪些独特的问题和经验?中国企业家的素质及其成长的过程和条件如何?中国优秀企业的创业历程与成长战略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是企业家和管理学者们不断经历和苦苦思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任何单一的解答都可能永远无法穷形尽相,但在众多实践者和思考者的智慧汇集中,有可能使我们更容易找到通往真知的条条小路。“百名企业家的思考”系列由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和《南开管理评》主办,旨在遴选近百名著名企业家,围绕“企业成长”这一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共同主题,切磋经验,聚汇思想,倾吐洞识,启发新智。同一般的“纯采访式工商界人物访谈”不同,“百名企业家的思考”系列不是一种单个企业家随意进行的情况介绍或思想表述,而是一批有作为、有影响的企业家围绕相同的主题,在管理专家学者的深度参与下展开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因此,该系列不仅可以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展露不同企业和企业家的个性风采,而且有助于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作出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为把我国的企业和企业家研究推向深入,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